殲10首次對接伊爾78,可與全世界軟管加油機兼容,方便繳獲戰利品


長期以來,有傳言稱中國戰機無法與俄羅斯空中加油機兼容,所以轟6只能給殲8、殲10加油,而從俄羅斯進口的伊爾78則只能給蘇27、蘇30、殲11、殲15、殲16等蘇霍伊戰機對接。然而最近曝光的一張照片卻顯示,殲10戰機完全可以接受伊爾78的空中加油。

畫面右邊的受油探頭即將與伊爾-78的軟管錐套對接。而接受加油的這架戰機,並不是蘇30MKK,而是國產的殲-10。這是因為殲-10的空中加油管安裝在座艙右邊,而蘇霍伊系戰機受油管安裝在座艙左邊。

如圖所見,殲10的空中加油管安裝在座艙右邊。

如圖所見,蘇霍伊戰機的空中加油管安裝在座艙左邊。

圖為受油管探頭部件。事實上,不管是殲8D、殲10、殲15、殲16、蘇30MKK、殲20,還是加裝了受油管的轟6K、轟6N、空警500,這些機型的受油探頭技術標準都是統一兼容的。

追根溯源,其實蘇聯/俄羅斯那一套軟管加油系統,技術上本來就和美英法等北約國家的是兼容的。加油管技術標準一致,是為了在萬一爆發新的世界大戰時,最大程度地利用可能得到的敵方高技術裝備資源。圖為2018年歐洲空客A330加油機,給俄製蘇-30MKI戰機進行軟管空中加油的畫面。

而近些年來,隨著空中加油機的增多,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已經成為我軍飛行員的一項必備技能,甚至連老式殲教7都具備了空中加油訓練能力。當然,由於殲教7並沒有受油管,因此它只能擔負模擬加油訓練,就像教練機只能模擬在航母甲板上起降一樣。


而在地面上,我軍飛行員更是土法上馬,利用一切可能的器材,進行空中加油的基礎技能訓練。

在空中加油機方面,除了轟6U和伊爾78之外,我國自行研製的運20U空中加油機也實現了首飛,有了自己的國產大型飛行平臺之後,未來的我國空中加油機數量和質量都會上一個臺階,而且能夠給所有裝備空中受油管的國產戰機加油,包括殲20。

圖為世界各國所有的空中加油機,目前運20U雖然已經首飛,但是看看圖片就知道,我們仍需要加倍努力,突破硬管加油機、隱身加油機等更先進的機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