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於更好的寫作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不知不覺入了秋

這樣不冷不熱的日子

要是天氣晴朗

好像做什麼都可以

10月5日我們邀請到

有著“現代冰心”之稱

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家喬葉

來到噹噹梅溪書店做分享

賈平凹說人活著容易迷失自我

讀喬葉這般自在文字就會活得自在

遲子建說喬葉的文字

樸素安詳,血肉豐滿,詩意盎然

作家喬葉對什麼生活有什麼感悟?

是怎樣寫出這般美好的文字?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同行的還有喬葉的老朋友

同樣是名作家的馬笑泉

兩位將於書店相聚

暢談生活和寫作的關係

#小時候,純淨散文#

10月5日

“天氣晴朗,做什麼都可以”

魯迅文學獎得主

喬葉長沙讀者見面會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地址:長沙噹噹梅溪書店L2層

嘉賓:喬葉

特邀嘉賓:馬笑泉

掃二維碼報名

掃碼報名赴喬葉的現場分享會

媒體評論:

喬葉寫的是日常,寫的是身邊的人和事,她寫得自在,我讀得自在。人活著容易迷失自我,讀自在的文字自己自然就在了。——賈平凹

她的文章能使人想到早年的冰心。讀她的故事沒能使人感到自己的世故,我甚至覺得,她的每篇文章都可以選入中小學生語文課本。——李洱

她的散文和小說一樣以白描見長,樸素安詳,血肉豐滿,詩意盎然——遲子建

喬葉的文字,美而堅韌。她的好,是天地眾生裡踏實厚道的好,讀喬葉,恰如讀醇香的好光陰,夠筋道,夠味道。——雪小禪

嘉賓簡介: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喬葉 河南省修武縣人,河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出版小說《認罪書》《拆樓記》《藏珠記》,散文集《深夜醒來》《走神》等多部作品。

曾獲莊重文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北京文學》獎、人民文學獎、錦繡文學大獎、郁達夫小說獎等多個文學獎項。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馬笑泉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任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出版有長篇小說《銀行檔案》《巫地傳說》,小說集《憤怒青年》,詩集《三種向度》等。獲《當代》文學獎、湖南省青年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文。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文章試讀:

在千島湖,做一棵樹

文丨喬葉

年齡越大,我越喜歡旅行。在旅行中會越來越驚奇地發現:自己原來有那麼多匪夷所思的念頭,這些念頭是日常生活中絕不會有的。

比如生為呼倫貝爾的小草會怎樣,在東海里成為一條魚又如何……

來到了千島湖之後,一種念頭便油然而生:想在這裡,做一棵樹。

或者,就做一棵山上的樹吧。

千島湖的山不高大,不雄奇,不陡峭,卻也不庸常。之所以不庸常,大概全都倚仗了這些樹吧。

一棵一棵的樹,一坡一坡的樹,一山一山的樹,這些樹,讓這些山像油畫一樣,是活潑的油畫,是正在生長的油畫,是不停變幻的油畫,是誰的一雙大手在沒日沒夜地、痴迷地創作這一幅又一幅油畫。

這些油畫,一眼望過去全都是綠,一大團一大團的綠,一大堆一大堆的綠。

可是仔細看,這些個綠,每一塊綠和每一塊綠都不一樣。

有的綠是淺淺的,如十一二歲的少女,是竹林吧?有的綠是深深的,如老成持重的長者,是松柏吧?有的綠很明媚,如剛談戀愛的姑娘,是銀杏吧?有的綠很清新,如剛剛畢業的學子,是水杉吧?

一道雲纏纏綿綿地繞過來,讓這些個汁液豐沛的綠又變得羞澀起來,神秘起來,內斂起來,既像什麼,又不像什麼。

也許,說到底,它們像的,只是自己。不是嗎?

即使是同一塊綠,也有著無數個影像。它們清晨時一個樣,黃昏時又一個樣,有風時一個樣,有雨時又一個樣。等到春夏秋冬時節更迭時,不用說,它們肯定是一個樣又一個樣。

滿山的綠中,我默默地走著,忽然遙遙地看見一個人在一棵樹下坐著。他坐得那麼久,看得那麼遠,不知道在看什麼。

我便也坐在另一棵樹下,也想讓自己看得很遠。可無論看得多遠,視線所及之處,依然是滿山的樹。

“玉川浮出碧山頭,煙樹重重翠欲流。”就是如此吧。看著看著,我就覺得自己也成了一棵樹。

或者,就做一棵島上的樹吧。

島都是小小的山,被偌大的湖面映襯著,便更顯得小小的了。小小的,很玲瓏,卻不會擔心被忽略和被淹沒,因為它的存在本身即是耀眼和悅目。

如果說千島湖是一件衣裳,一件巨大的衣裳,一件碧青色的絲綢質地的素淨衣裳,那麼,這一個個的小島就是衣裳上的翡翠釦子吧,這些翡翠的品階還都是高翠。

這些高翠釦子沒有拋光,所以它的翠色還有點兒澀感,讓人的目光落在上面不容易打滑,而一旦落上去呢,也會被粘得牢牢實實,不容易離開,也捨不得離開。

那就在這樣的島上做一棵樹吧。

低處也好,可以葉葉安恬。高處也好,可以月照疏枝。傍花也好,可以蜂蝶拂香。臨路也好,可以聽聞市聲。島頂也好,可以與調皮的猴子們相伴嬉戲。若是湖邊自然也好,可以於晨昏之時飽覽沙鷗翔集……

微雨中,我行在龍山島。從海公祠出來,便見左手側的臺階下,有一家賣烤魚的小店,小店門口,長著一棵碩大的白蠟,正值花期。碎花滿樹,累累垂垂。

走近細賞,覺得它們有點兒像桂花,卻又比桂花璀璨,簡直像陽光雕成的一樣。傘碰到了它們,它們便落了一傘。人碰到了它們,它們便落人一身。

彷彿是問候的笑容,又彷彿是親密的低語:你好嗎?你好啊。

這可愛的小模樣,著實有些招惹人。這風雨的天氣,也招惹了風雨。動了心的風雨一會兒便會碰它們一碰,它們便也嬌嬌弱弱地落了一地。

可是這情形卻並不讓人憂傷,彷彿它們是在用花朵來繡這個世界,落到哪裡便繡到了哪裡,哪裡都是它們繡出的錦緞。

在這樣的島上,做一棵這樣的樹,也是好的吧?

還一定不會失眠,每天晚上都一定能睡得酣酣甜甜。睡在這一粒高翠的翡翠上,每一個夢都會閃閃發光吧。

或者,就在許源村、在江村、在烏龍村、在外朱村、在樓底村,做一棵茶樹吧。

驚蟄時分,春耕催芽。清明前後,採茶上山。立夏將至,治蟲追肥。中秋月圓,秋茶待採。重陽整枝,入冬培土……

我的世界條栽密植,越野橫崗。總有人們在為我辛勤忙碌。我要做的,就是和我的夥伴們一起迎著山風,浴著晨露,輕搖曼舞,聊天生長。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滿山的茶樹都是相熟相親,簡直就像一家人一樣—不,應當說,簡直就是一家樹一樣。

“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這是范仲淹為我寫下的詩句。

還有唐代的詩僧靈一也曾緩緩吟出:“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

千年之後,他們的詩句依然在我的白毫裡活著,我的氣息也依然在他們的詩句裡活著。

或者,乾脆隨便做一棵什麼樹吧,隨便做一棵什麼樹都好:在芹川村做一棵樹皮斑駁的榔榆,在筆架尖做一棵幼枝紫綠的蘭果,在桐子塢做一棵芬芳四溢的香樟……

當然,也是隨便長在什麼地方都好。哪怕是“芳草西郊外,疏籬野老家”。

只要是在千島湖,就好。

為什麼這麼想做一棵樹呢?我問自己。

想了想,便自問自答:因為知道樹往往比人活得久,活得靜,活得深,活得美。

尤其是在“天下第一秀水”的淳安,在千島湖這樣好山好水的地方。貪婪的我,就想做一棵樹,不動,不走,就在這一個地方,一生一世。

想做一棵樹。一直很想。在這裡,尤其想。

也許,上輩子的我,就是這裡的一棵樹吧。

(以上文章節選自《天氣晴朗,做什麼都可以》書籍)

10月05日歡迎來噹噹梅溪書院,參與喬葉和馬笑然的現場分享,聽作家聊生活與寫作,對生命和人生的意義深沉的思辨和探索。

地址:長沙噹噹梅溪書店L2層

新書推薦

《天氣晴朗,做什麼都可以》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美而堅韌、清新雋永,對生命和人生的意義有著深沉的思辨和探索。

這本書是以描寫風物閒美為主的散文集,收錄了作者的生活隨筆、旅行隨筆、文學評論三部分內容。喬葉筆下的一花一葉、一個身影一個夢,即便是信手採擷的一縷風,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思索。

《一往情深過生活》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詩意盎然 、樸素安詳,有愛之人,有情之人,盡情地享受生命最初的純真。

這本書是以寫人為主的散文集,收錄了有關親情、愛情、身邊的人與事等四部分內容。作者不疾不徐地傾訴生命平凡美,有熱愛的人,有閒話溫語,有詩意的四季,平凡的日子其實是那麼可愛。

文末彩蛋

瞭解《楊蔚然詩集》詩歌沙龍活動

瞭解國慶節我們為你準備的“小時候”主題活動

(內有福利)

生活不止于更好的写作

10月1日至10月7日

梅溪書院

“小時候”的大門,等你來開啟

梅溪書院

城市生活文化現場

添加書院小管家微信:meixishuy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