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刷屏,背後的營銷套路是這樣的!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終於開始了!

今天,一年一度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在網友的千呼萬喚中終於開啟,瞬間就被刷屏,只因為掃任意福字就能集福,哪怕是對準電腦上的福字圖片掃一掃也能集福。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刷屏,背後的營銷套路是這樣的!

集五福活動是從2016年開始的,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如果說最初的集五福活動只是單純的春節借勢營銷,而如今的集五福已經變成了像吃餃子、看春晚一樣的新年俗,對於眾多網友來說,沒有集五福的春節是不完整的。

那麼,支付寶是如何通過集福活動激發用戶,使用戶著迷,激發其傳播欲的?

一、打造過年新習俗,使用戶產生情感認同

2016年“集五福”活動誕生之初,瞬間就引爆了整個互聯網。首先,對於用戶來說,平分2.15億的大獎,很具誘惑力,再者“敬業福”也因數量較少而被炒火,將集五福活動推向高潮。

從2018年開始,支付寶轉變了集五福營銷策略,在弱化金錢屬性的同時,更加註重傳統民俗。比如,支付寶為每個省市設計了不同的福字,“四川福”中融入了大熊貓元素,“西藏福”中融入了布達拉宮元素……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人都通過一個福字被鏈接在了一起。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刷屏,背後的營銷套路是這樣的!

正如支付寶五福產品經理冠華所說的那樣“我們有一千個創意來做營銷活動,有一萬種運營手段來產生一個漂亮的數字,但我們最珍惜的情感、最傳統的民俗、最踏實的那種獲得感,是無法用營銷數字來量化和支撐的”。

支付寶通過表達“福”字所蘊含的深厚情感,賦予了“集五福”活動以情感,在激發情感共鳴的同時,也引發了網友的自傳播,將集五福打造成真正的新年俗。

二、藉助社交貨幣,使活動更易傳播

其實,集福活動自身可以充當社交幣,有一定的社交屬性。比如說,過年回家老同學聚會上,很多人吃完飯不知道聊什麼,就拿起手機玩,陷入了迷之尷尬。然後同學群又如死水,此時集福就可以作為一項小活動,在同學之間互動起來。

而且大家會有一種社會比較心理,即互相比較誰的福字比較多,誰收集齊了五福,以及誰抽到了少之可憐的敬業福。如此一來,同學之間的尷尬得到緩解,彼此的溝通有了契機。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刷屏,背後的營銷套路是這樣的!

另外,如果有人的某一張福卡很多,很有可能會轉贈或者彼此交換,這樣又多了一種互動。同時,在大家比較誰先集齊五福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所以願意這樣互動。

因此,支付寶的集福營銷活動本身便具有社交屬性,在人與人之間充當一種社交幣的作用,讓人們自己去傳播。當活動在受眾與受眾之間發生自主傳播時,那麼這波營銷就做得很到位了。

三、抓住用戶心理,使用戶更加著迷

首先,我們都知道,過年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買“福”字貼在自家的門上或窗戶上, 為什麼?是為了圖吉利,同時也是對未來一年的美好願景。

所以,支付寶的集“福”字活動其實是對用戶傳統文化認知的一種延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傳統行為互聯網化,是對用戶的一種心理刺激。本質上來說,贏得紅包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集五福這樣一個行為,為自己未來的一年帶來更多“福氣”。

再者,今年的“錦鯉營銷”活動的刷屏,說明大多數人對碰運氣這件事還是缺乏抵抗力的,集五福活動就是抓住了用戶碰運氣的心理,對於用戶來說,這就像抽獎一樣,重在參與。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刷屏,背後的營銷套路是這樣的!

今年支付寶,除了集齊五福的用戶將在除夕晚拼手氣共分5億現金紅包外,用戶點擊福卡背後還能獲得一張五福刮刮卡。刮開有餘額寶100萬全年體驗金、淘寶清空購物車、到店付款新春15天免單、淘票票全年觀影、2019歐洲國家聯賽觀賽之旅等超級大獎。雖然這些大獎中獎幾率渺茫,但網友還是樂於嘗試的,畢竟驗證一下自己有沒有錦鯉體質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刷屏就是很好的把握了用戶的同理心,讓用戶做到了表達與行為的不一致,可能這也是最關鍵的因素,畢竟從用戶內心激發的行為才是最容易激勵用戶的。

如今,對於支付寶來說,集五福活動的意義已經從最初的獲得現金獎勵變成了聚集福氣,集五福作為新年俗也在網友的自發進行中,深入人心,使其牢牢抓住春節的營銷入口,具備極強的流量號召力。

今天分享到這兒了,喜歡的點擊上方頭像關注我!每天為您帶來企業網絡營銷/銷售管理乾貨!公眾號:厚昌網絡 等遇見你!筆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