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農民: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老人: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文|雯雯

話說在上世紀香港尚未迴歸的一段時間,港英政府為改造舊城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然而,就在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的時候,半路殺出一位老人亮出家譜抗議道:“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乍聽之下,正常人都會尋思這老人是想著訛錢作的秀又或是年紀大有點痴呆罷了,不予理會就行。

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農民: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港英政府的態度亦是如此,面對老人這副義憤填膺抗議的樣子也只是敷衍了事。原以為這事像茶餘飯後的閒話翻頁就過去了,沒想到老人接下來就憑著這一本家譜抗議了整整半個多世紀之久。這位執著於追回“自己的家”的老人名叫曾灶財,他的老家就在廣東肇慶蓮塘村。

1937年恰逢中日戰爭打響之際,而這一年僅十六歲的他迫於生計,背井離鄉來到香港打工。在他30歲左右時,他不慎在工作時受了工傷瘸了一條腿。這對一個文化水平有限只能靠勞力賺取收入的打工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生活再苦總得繼續,他就靠著在家門口做點小生意勉強過日子。

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農民: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連自己都不能保證不餓肚子,怎麼娶得起媳婦,更別說後代子孫如何了。就在他萬念俱灰的時候,許是老天看不下自己窮苦潦倒的生活,一次偶然讓他翻到自家家譜。而就是這本家譜,讓曾灶財重新看到了一絲活著的希望。按他自己的說法,家譜上清楚地記載著自己的祖先曾是九龍城的首相。

既然祖先是這九龍城的首相,那麼自己身為首相的傳人,不就是九龍城的“主人”了?有了家譜有了證據他也就有了底氣,挺直腰桿直奔港英政府去“討回”這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曾灶財似乎下定決心死咬著這根最後的救命稻草不放,不論港英政府讓他進多少次警局,找多少專家勸說他就此罷休,他仍不肯收手。

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農民: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為了宣誓家族對九龍的“主權”,曾灶財執起毛筆,不厭其煩地在香港各個角落抄寫他家的家譜。此外,他還給自己封為“九龍皇帝”,即便在當時經常是他人調侃嘲笑的稱呼。港英政府見他頑固到這種程度,又礙於他並無實施任何暴力行為不好下罪狀,便任由他寫寫畫畫。哪知他這一落筆,直到2007年他與世長辭才收尾結束。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窮了大半輩子,自己終於也能有希望的曙光掌握在手中的一天,曾灶財自找到那本家譜起,他的筆跡遍佈香港各個角落,無聲地支援著他“討回地盤”。或許到臨終之時,他最大的遺憾其實不是沒要回自己的“地盤”,做回自己的“九龍皇帝”,而是普天之下,沒有一個屬於自己溫暖的家。

港英政府拆遷香港舊城區,一農民:不準拆,整個九龍都是我家的

人生有多少個50年?我們可以想一想,老人是真的為了錢才追討地盤嗎?誰會用50年的時光,去堅持做一件事,無論老人的目的是什麼,他這種堅持的信念讓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