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小壹平時會喜歡做一些讓自己看起來“工作量很不飽和”的舉動。比如:翻著1月的院線片單,掰著指頭計算,年前還打算進幾次電影院。

偶然點開壹哥發來的這支剛剛發佈的預告片,小壹看完後,一時間滿腦子想的都是——

我們家過去丟的那個狗子,我多想你也能自己跑回來呀。

然後默默地將這部新片,放進了正在規劃的“年前必看”片單。

電影的名字叫《一條狗的回家路》。沒錯,就是兩年前那部超級催淚彈《一條狗的使命》的最新姊妹篇。

終極海報上的slogan寫得很清楚:不用幾生幾世,只要今生今世。

相比上一部的“四世輪迴”,這次的故事簡單了許多:在美國的科羅拉多高原地區,一隻與主人離散的狗狗貝拉,為了完成“回家”的約定,就此踏上了持續兩年、六百多公里的返家之路。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離散、兩年、六百多公里、回家。

不養狗的人或許不容易理解,怎麼簡單的幾個關鍵詞,就把小壹煽地有些雙眼泛紅。

但養過狗的夥伴們,你們懂的?對吧!

尤其是,《一條狗的回家路》在形式上,延續了《一條狗的使命》中,以狗狗的視角和自述的方式作為敘事的主要手段。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必須要對主創們說一句啊——

這種賦予狗狗人的聲音和靈魂的操作,真的就是作弊和開掛似的“雞賊”啊!

說真的,小壹作為標準的狗黨,對這類題材的電影向來沒有多少抵抗力。《一條狗的回家路》,以狗狗貝拉的視角,來講述這個“千里回家”的故事。

而從這支最新的終極預告來看,《一條狗的回家路》的新鮮感,更多將會是在貝拉兩年多的返家冒險之上。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這一路上,她在岩石下躲雨,在森林中過夜;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與路上結識的狗朋友們集體去快餐店“討飯”;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遭遇雪崩的危險;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甚至被狼群包圍,經歷生死攸關的時刻。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她也遇見了形形色色的臨時主人,孤獨的靈魂,在一起溫暖相擁。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讓這段冒險更顯傳奇的,還有貝拉與一隻美洲獅的“革命友誼”。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從幼年到成年,它們從相依為命,直到成為生死之交。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當然,這一路,我們也將看到美國西北部壯闊的自然風光。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無論是遇到新的主人,還是新的夥伴,引領貝拉向前的,始終只有兩個字:回家

預告片中貝拉的那些話,同樣觸動人心——

“我們都會面臨困難,唯一使我們克服困難的,是我們生命中所遇的特別之人。“

“引領我回到盧卡斯身邊的,那個無形的繩子,就是愛。”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與此同時,小壹也在想,電影之所以打動人,想必正是源自這個狗狗的主觀視角——

當我們看著堅定、勇敢而忠誠的貝拉經歷冒險,同樣思念貝拉的主人盧卡斯,始終沒有出現在視角當中。

這便更讓我們會去不自覺地代入,不自覺地去想,盧卡斯與貝拉失散的這兩年,又是怎麼度過的。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於是最終,戳心的,還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那些與狗狗相處的回憶。

你們第一次相見,莫名的好感,它朝你跑來,瘋狂舔舐你的臉頰;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你們成為形影不離的朋友,它送你上班,等你下班,陪你度過週末。

而有一天,當它意外地離開了你的生活,那種心情,怎麼說呢,就是實實在在的痛吧。

所以,換個角度想想,電影中的盧卡斯,在尋找與等待貝拉回家的兩年多里,那種煎熬也會是無比揪心的吧。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但說句真心話,與狗狗的忠誠與堅持相比,我們人類的那點兒思念,或許真的沒法同等比較。

一條狗的平均壽命為12年,兩年多的回家路,就消耗掉了貝拉生命的六分之一。

但在貝拉眼中,這一切犧牲與苦頭,都是值得的。

人無論多麼悲傷,總是能學會向前看,對狗狗來說,要做到顯然困難得多。

又想起,《一條狗的使命》中有一句臺詞:“人類實在是太複雜了,總是做著狗狗不理解的事。”

因為,它們永遠只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們,卻是它們生活的全部。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對很多人而言,狗狗或許是TA們兒時最忠誠的夥伴。

就像《靈犬萊西》中一次次從公爵家中跑回到喬的身邊的萊西,每每想起他們的故事,心裡便湧起一股暖意;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靈犬萊西》(2005)

同樣是二戰的背景,《我的小狗斯齊普》中,前面的相處有多開心,最後的離別就有多催淚。

甚至於,這會讓小壹在養狗上產生這樣喪喪的想法——

如果最後的結果總是註定傷心,那麼又何必開始呢?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我的小狗斯齊普》(2000)

而理智下來,讓小壹最為稱道的狗狗電影是那部《馬利與我》。

無關其他,最打動小壹的,是電影對人與狗情感的平實呈現。

從出生到去世,馬利一直都是那隻普普通通的拉布拉多犬。它的一生,就像是主人的縮影,那些年老力衰後的妥協與無奈,亦透出看透世事的脈脈溫情。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馬利與我》(2008)

所以,從“四世狗生”幾十年後最終與主人重逢,到這次的不顧一切千里返家,電影《一條狗的回家路》試圖喚起的,都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簡單卻也最強烈的情感。

而在這個春節在即、你我都將踏上返家之路的當口上映,似乎又有著特別的意義。

回家,這個對於中國人而言含義頗多的簡單詞彙,背後凝聚的意義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在一起。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電影中,貝拉始終記得的,是自己抬頭看,盧卡斯那溫柔寵溺的眼神,與手裡的一小片奶酪獎勵。

我們以貝拉的視角凝望盧卡斯,他,就是貝拉超越時間與空間也要回家的動力。

我們每一個在春節前,使盡渾身解數、動用海陸空各種交通方式,也要搶到回家票的動力,亦是如此吧。

甚至於,壹哥已經在藉著片名自我調侃了:《一條單身狗的回家路》。

無論在家門的背後,等著我們的是父母做好的一桌飯菜,還是嘮叨與埋怨。我們都開心地照單全收。這正是春節的奇妙之處——

我們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變得戀家,視角單純地如同貝拉望著盧卡斯那樣。因為,這就是我最熟悉、也最放鬆的生活的樣子。

這部新片,我最怕看卻也最想看

掐指一算,《一條狗的回家路》將是狗年的最後一部以狗為主題的好萊塢進口片了。

說真的,小壹其實有一點點害怕去看,這實在是心裡一個太容易被觸碰的柔軟之處。可到最後,應該還是會約上朋友一起去看吧。

只為了那隻曾經、現在或將來的好夥伴。

1月18號,影院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