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今天是進入臘月的第三天,朋友圈裡春運的火車票買的如火如荼。

隨著慢慢長大,過年的氛圍也越來越淡,一年到頭待家裡的時間總共加起來不超過20天。“過年”之於一個離家的人,不過是電話裡那句“回家吃飯,做你最愛吃的菜……”

如今我們時常回憶起從前,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頓飯十幾道冷熱葷素在一個小孩的眼裡總歸是過癮的,何況連續幾天都是如此!倒未必真的嘴饞,多半隻是對富足的本能快感。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而“家鄉味道”幾個字便是在很多年之後再次回想起那些味道的後知後覺。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小時候吃過,種下了因,在生養你的地方開花,於異地結出果子來。不僅是過年時飯桌上的那些豐盛,許多家常小菜,放學後在小賣部裡買過的各色零食,長大後去外地旅行偶然間品嚐到的風味小吃,全是極珍貴而令人饜足的記憶。在嘴巴乾乾胃裡空空的時刻,可以反覆拿出來,咂摸幾下。

中餐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烹飪時“心有靈犀的寫意”,通俗點說,就是在“少許”、“適量”、“若干”的迷宮裡,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通路。正如,四川媽媽做的辣醬,湖南媽媽做的臘肉,北方媽媽包的餃子、擀的麵條……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朋友甘肅人,求學在外,工作在外,工作地點是全國各地,去年在廣東佛山一家小館子裡吃到了家鄉的漿水面,當下就激動地發了朋友圈,外出許多年,第一次在千里之外吃到家鄉的面……

食物是人類最大的慰藉,越是離家千里你才知道,胃才是最思鄉的部位。

《舌尖上的中國》中說:“中國人善於以美食縮小他鄉與故鄉的距離。”你心裡有沒有那麼一道菜?可能很普通,很常見卻是陪伴你長大,直到現在每次開心或疲憊的時候就會特別想念?

馬上就要回家過年了,

這些家鄉菜就先給你解解眼饞吧~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杭州 ●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浙江杭州一道傳統的地方風味菜。

魚一般選用草魚,烹飪方法簡單但重點在配料調製的細節,不放鹽,吃的就是醬味,白糖、米醋、醬油、料酒按比例調成芡汁,薑末一定要在最後撒。

吃完這麼一道菜,完全不想轉什麼錦鯉了,有西湖醋魚就夠了。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淮揚 ● 紅燒獅子頭

紅燒獅子頭大名鼎鼎,小名四喜丸子的流傳度也很高,是一道淮揚名菜。

至關重要的在第一步,做肉團。肥瘦相間的豬肉加雞蛋、澱粉、花椒粉、鹽、糖、料酒、蔥薑末混合,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打勻這樣口感更好。

然後團成球入油鍋炸制,炸好的獅子頭再放入鍋中慢燉二十分鐘這道菜就做好了。出鍋的獅子頭光紅潤油亮,看著就胃口大開。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東北 ● 豬肉白菜燉粉條

豬肉白菜燉粉條可以說是東北炕頭菜了,可以從冬天一直吃到來年。

選一塊肥嫩的五花肉切塊翻炒,加粉條和大白菜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幾分鐘後飄香四溢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就可以出鍋了。

粉條白菜肉塊上都泛著油亮的光澤,讓人胃口大開,就著能吃好幾碗米飯。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河南 ● 燴麵

河南大街小巷裡最常見的是什麼?燴麵。燴麵不能單純的歸為面類,而是糅合葷、素、湯、菜的綜合性麵食,吃的較多的是羊肉燴麵。

做法很明晰分三步:燉湯,和麵,煮麵。湯要熬製五個小時以上,最講究的是面,要用中筋麵粉,面片擀好後一定要塗油撒鹽。

煮好的面片加上精心熬製的羊湯,再加上麻油和香菜,一碗暖到心窩子的羊湯燴麵就完成了。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廣東 ● 雙皮奶

廣東要介紹給大家的是一款經典甜品—雙拼奶。廣東的早茶享有盛名,雙皮奶也在甜品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雙皮奶的配料很簡單:全脂牛奶、蛋清、糖。

牛奶倒進鍋裡煮到微微冒泡倒出來,晾出奶皮,蛋清加入砂糖輕輕攪拌均勻後倒入牛奶,最後大火蒸上十分鐘。

蒸好的雙皮奶爽口嫩滑,香濃新鮮,一次做多點放冰箱裡,想吃的時候隨時可以吃到真的超級幸福。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食物可以成為一個地標性的存在,彰顯著一個城市的氣質或者一個群體的偏嗜,同時,它也能成為一個人靈魂上的標記——走得越遠,標記便越多,若連成一條條曲折的線段,則可以成為深深刻畫在脾性上的紋路。

心安之處是吾鄉,能讓胃安定下來的地方,方為真安。

離家久了,家鄉味道就是張回家的車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