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騙子也在衝業績了

年底了,騙子也在衝業績了,就連週末都能收到好多莫名其妙的短信和電話。小編有必要帶你們複習一下近期流行的網貸騙術。

未放款先收費

放款之前先收費是無抵押貸款最常見的伎倆,貸款被騙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進了這個坑裡。

騙子抓住借款人急於求成,而常識缺乏的心理,第一步先取得信任,號稱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之類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第二步,編織各種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費用,通常以材料費、保證金等由頭忽悠借款人上鉤;第三步,當借款人將錢打入對方賬戶以後,騙子完成一輪騙局,消失。

騙子人往往抓住人們急於用錢的心理,以先收手續費再放款為理由騙取錢財。無論是在哪一個平臺上進行貸款申請,所有正規的單位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費用,牢記這一點,可以避免90%的騙局。

年底了,騙子也在衝業績了

朋友圈、電話短信貸款廣告

很多騙子會在朋友圈裡或者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告訴你他們可以提供“低息”“黑戶通道”“無門檻大額度”“不用還”的貸款,將借款人騙過來,最後以高息放款。

比如媒體曾報道過一起借款人被騙的案例,市民王先生貸款3萬元,結果日息高達3000元;再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裸條貸款”,女大學生借錢周息高達30%,這也是高利貸無疑,而且這種高利貸通常還伴隨著暴力催收,一旦上鉤,就很難走出這個惡性循環。

一定要謹記這段話: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騙局多始於貪念,同在簽訂貸款合同時,一定要對高利貸有一個基本概念。

資質包裝,不下款包賠

“貸款資料包裝,當天下款20萬到50萬,不下包賠。”這是大家經常可能收到的詐騙短信內容。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一旦交納手續費之後,按照對方的要求辦理了貸款,最終遇到的結果就是貸款沒到手,高額的手續先被騙走。

年底了,騙子也在衝業績了

按照刑法規定,採用這種虛假的包裝貸到款,可能觸犯刑法,涉嫌騙取貸款罪或者貸款詐騙罪。

花錢消除信用汙點

由於不少借款人申貸被拒是個人信用產生汙點導致,於是騙子也做起了這種買賣。通常情況下,騙子號稱銀行裡有熟人,或以花錢消除徵信汙點,一旦你上套,大筆的好處費就進了騙子的腰包,而你的個人徵信卻並不會因此好看半點。

個人徵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統一管理,沒有人或者機構可以幫你洗白個人徵信。任何人或者機構,都無權刪除或者修改。所以那些告訴你有辦法洗白徵信的,都是騙子。

騙子套路深,千萬別當真,看完告訴身邊人,避免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