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價下跌,或許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如果房價下跌,或許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對於大部分購房者尤其是剛需來講,都希望房價有能夠下跌的一天,然而隨著調控以及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所謂的降房價是相對的,如果真想要房價實現全面下跌,或許要滿足這幾個條件,而這條件也全部是從房價的組成結構上來計算的,畢竟政策和市場都是很難判斷的,但是硬性的要素還是可以。

首先,房價最大的組成部分就是地價,雖然調控也一直在抑制房價,部分地區也針對過高的地價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控,但是從根本上解決地價的卻並沒有多少,目前大部分城市都需要土地財政,而如果砍掉這一塊,除非是尋找到了更好的財政來源,不然從地價的角度來講,只能是越來越貴,只不過是速度快慢的問題。

其次則是建築成本,這裡包含了人工還有建材等等,無論是鋼材還是水泥都是建築的基本要素,雖然上下有所波動,但是想要大幅度削減是不可能的,其他企業也需要生存,而對於人工成本來講,這個就更加沒辦法縮減,本身買房就很難,收入不達標的情況下,自己想要買自己開發的房子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接下來就是所謂的一些稅收,這些如果真的降低對於房企和購房者來講自然是利好,但是地方財政呢?總不能每年都減少吧,這所涉及到的已經不僅僅是房價的問題了。當然也有人會提出縮減房企的利潤,這個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這兩年房價快速上漲過程中,房企囤地了大量的低價土地,利潤也是實現了大幅的上漲,但是利潤起來了,負債和規模也是越來越大,而對於房企來講,這個大魚吃小魚的市場,不向上就要面臨被吞併的危險。

房價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或許對於買房人來講,少花點錢自然是利好的,但是對於地方和企業來講,承擔不起房價下跌的影響,為何現在各地都在控制房價而且是控制房價下跌,尤其是個別房企私自降價之後往往會被約談?房價可以不漲但是不能下跌,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情況,即使是現在的燕郊等地也只不過是有價無市,下跌之後只能是橫盤,而從市場交易的角度來講,並沒有太大的波動,有嚴格的控制,我們看到的也不過是臆想當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