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險,房企速度和質量的選擇


樓市風險,房企速度和質量的選擇


近年來,樓市在政策的刺激下,在購房潛在需求被大量催生的情況下,房企也實現了量價齊升,而且銷售速度和房企的規模也快速的擴大,無論是千億房企的數量還是龍頭房企的銷售額,都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然而在這快速擴張的市場背後卻存在著一系列的潛在風險,當面臨速度和質量的選擇時,即使是所謂的大房企也會難以抉擇。

18年樓市頻繁爆出大型房企工程質量問題以及房屋交付後的使用問題,而一次次的事故背後其實就是利潤和質量的選擇,房企為了加速快週轉,自然會在工期上提速,而且雖然是標準化的施工,但難免存在漏洞,工匠精神只是被提在嘴邊,真正實行的並沒有多少,幾個月就完工的房子和一兩年完工的房子必然有所不同,即使是達到了所謂的驗收標準,但是居住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工程的安全一直是購房者的心病,因為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房子存在著風險,而這種風險將有可能在未來的居住時間裡發生,購房者在高位時傾盡大部分財力購買的房子,如果出現問題,當真是欲哭無淚。

在監管的層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那就是懲罰和實際獲利嚴重不成正比,房企違規成本過低也是樓市頻發問題的關鍵,而且對於一些地方來講,大型房企的進入會增加經濟的增長,即使是出現問題也是輕微的處罰,樓市已經不單單是房子那麼簡單,關乎著眾多行業的情況下,購房者的問題只能是小問題。

當然,如果房企頻繁的出現問題,那麼一定會受到市場和購房者的懲罰,口碑將會是最致命的利器,尤其是在網絡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購房者瞭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爆料房產問題的情況日益增加,長期下去,房企也將面臨嚴重的失信危機。目前,多家房企已經開始針對快週轉進行了改革,但是已經開發的房產,以及未來的監管都將決定購房者是否能夠買到安全放心的房子,當下的購房者已經經不起風吹草動,畢竟大部分的身家都已經壓在了房子上,而房企在速度和質量上也需要有所抉擇,不然只能漸漸失去購房者的耐心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