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中國超2000億負債壓身!前行政總裁創業,不排除競爭關係

1月30日,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冠誠控股將發行1億美元的優先永續票據,初步分派率為每年7.75%。預期票據發行將於2月8日完成。

綠城中國在公告中表示,發行優先永續票據的所得款項淨額預計將約為9900萬美元。公司擬將發行票據的所得款項淨額用於為集團若干現有債務再融資及用作一般公司運營資金。

在此前1月28日,綠城中國亦曾發佈公告,發行一筆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所得款項淨額同樣用於現有債務再融資及用作一般公司運營資金。

搜狐財經“公司深讀”梳理發現,從2018年起至今,綠城籌資摺合人民幣約260億元。而截至2018年中期,綠城中國總負債2051.51億元,負債率近80%,淨資產負債率55.1%。其中一年內需償還的短期借款共246.76億元。

業績未完成預定目標,融資力度加大

綠城中國是為數不多未完成去年業績目標的房企。2019年1月7日綠城發佈了業績報告:截止2018年末,綠城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1564億元,同比2017年的1463億元增長約6.9%。按照年初定製的1600億元銷售目標,完成率約97.8%。

6.9%,這是也綠城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增速。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TOP100房企同比增速高達30%。在多數房企業績大躍進的環境下,綠城由2017年的第11名下降至第17名。

綠城中國超2000億負債壓身!前行政總裁創業,不排除競爭關係

(綠城集團於1995年在杭州創立,在房企排行榜中位列第17名。)

在銷售不及預期的情況下,綠城加大了融資力度。

除了最近一週發行的債券外,綠城中國在2018年12月21日還發行了5億美元的非上市高級永久資本證券。此外,7月9日,曾獲得兩筆合計6億美元的貸款;7月3日,曾獲得8億美元的貸款。資金用途為境外債務再融資。

綠城上半年亦進行了多筆融資,除發行了60億元公司債及40億元短期融資券外,2018年1月,還獲深交所批准了額度人民幣100億元的供應鏈ABS,並於去年6月首次發行供應鏈ABS人民幣2.93億元。

這導致綠城的負債率有所上升。綠城中國2015年資產負債率為74.63%,2016年資產負債率為76.84%,2017年資產負債率為80.16%。從2015年算起,當時綠城的負債總額僅有1078億元,三年多的時間翻了近一倍。

頻繁拿地是導致綠城近年來負債攀升的原因之一。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綠城在土地市場上積極增厚土地儲備,上半年共新增19個地塊,總價248億元。而2017年新增37個,總土地款為644億元。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房企拿地排行榜,2018年全年綠城拿地金額共351億,面積373萬平方米。

土地儲備的增加還帶來公司現金流量下降。數據顯示,近三年末和2018年上半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7.26億元、34.50億元、-150.83億元和-77.81億元。

前行政總裁創業,與綠城不排除競爭關係

綠城業績未完成目標或與其代建業務增速下滑有關。代建業務曾被綠城寄予厚望,但2019年1月7日發佈的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綠城代建銷售額552億元,同比增長22%,遠低於2017年137%的增長速度。

2019年1月20日,綠城原行政總裁曹舟南創辦的公司“藍綠雙城”亮相,並宣佈藍綠雙城成立三個月即落定了17個項目,有12個為代建項目。

而在此前,曹舟南一直負責綠城的代建業務。根據綠城中國2018年業績報告,公司全年銷售額約1564億元,其中代建項目為552億元,佔比約三分之一,穩居行業首位。

去年8月2日,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收到曹舟南主動請辭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職務信函,辭任於2018年8月1日起生效。來自中交系統的張亞東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行政總裁。

2014年12月,中交集團以總價60.13億港元收購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及關聯人士控制的42%股權中的24.2%股份,與九龍倉成為並列第一大股東。隨後,中交集團又進一步獲得綠城股份,成為綠城唯一大股東。2015年3月,中交收購綠城股份正式完成。

綠城中國超2000億負債壓身!前行政總裁創業,不排除競爭關係

(綠城創始人宋衛平)

此後2016至2018年間,綠城人事調動時有發生,直至2018年8月,原綠城行政總裁曹舟南的離任被認為是“老綠城人”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曹舟南在發佈會接受採訪時公開對媒體表示,藍綠雙城和綠城未來不排除競爭關係,但也不排除在具體項目上會有合作。雖然在曹舟南發佈會現場,代表中交系的張亞東和綠城創始人宋衛平雙雙出席,但無論是綠城方面還是曹舟南均表示,雙方沒有隸屬關係。

而如果未來綠城代建業務受到藍綠雙城擠壓,綠城的處境或將更加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