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大力營造誠信用網的網絡環境

2018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日前在京舉行。本次大會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民網、人民視頻承辦,以“網絡誠信 美好生活”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凸顯網絡誠信理念,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大力營造依法辦網、誠信用網的網絡環境。(12月11日《人民日報)》

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改變生活。不管你有無體驗,不管你承不承認,網絡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並將繼續影響我們的未來。看一看現在的信息差大大壓縮,舊有的商業邏輯不復存在,個性化定製越來越成為現實;看一看指尖一點就能實現消費,滿足各種消費需求,即使出門,亦毋需擔心小偷會盯上口袋裡的一疊鈔票;看一看不管天南地北、海角天涯,都能瞬間“見面”、取得溝通,不再為關山阻隔、路途艱辛而發怵;看一看家庭辦公越來越成為流行,打卡、簽到的作用越來越小,以及互聯網催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業態、新模式,就知道網絡是多麼的神奇與不可或缺了。

無網絡,不世界。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網頁數量共計2604億個,年增長率10.3%,網站數量達533萬個,其中“.CN”域名下網站數為315萬個,總體佔比59%,年增長率為21.8%。此外,IPv6地址分配總數為23430塊,佔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總數10.38%,居全球第二。2017年中國網民人均週上網時長為27個小時,手機成為了最主要的移動上網設備。手機上網人群佔比從2016年的95.1%提升至2017年的97.5%。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聯網這個當代堪稱最為偉大的發明,同樣是柄“雙刃劍”,在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的同時,也被一些人用來危害社會、危害人民。近年來,以一些自媒體為代表的“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活動日趨活躍,其中使用虛假身份辦理銀行卡、支付寶、財付通、4G網卡,作案手法專業,已形成集假網站製作、假身份銷售、假銀行卡賬號辦理於一體的非法產業鏈條,讓人觸目驚心。網絡領域的誠信問題,嚴重戕害了美好的生活。

電子商務領域亦是如此。這個新生業態的發展過程,也始終伴隨著一系列誠信不足的弊端: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服務違約、虛假交易,刷單炒信、惡意差評以及濫用、洩露和倒賣個人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不絕如縷、危害極大。中消協發佈的《APP個人信息洩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曾因個人信息洩露而被騷擾或侵害的人數佔比高達85.2%。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危及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由此不難看出,凸顯網絡誠信理念,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大力營造依法辦網、誠信用網的網絡環境,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更重要的,誠信是塑造網絡共治格局的基礎和抓手,在網絡主體多元、利益多樣的背景下,唯有誠信,才能維繫人際之間的正常交往,才能保障個人的正當權益,也才能搭建起互利共贏的廣闊平臺。

建立誠信網絡,實現美好生活,需要取得廣泛共識,需要付諸具體行動,需要提供法規保障。人民群眾早就對網絡失信現象心存不滿,期待建立一個可信的網絡空間。網絡平臺要順應民意,成為不實信息的過濾器、偏激觀點的校正閥、社會心態的壓艙石。同時,法律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要時時高懸,絕不能讓網絡成為法外之地,成為法律調控的盲區。就像此前公安部門依法嚴打自媒體違法犯罪,關閉大V賬號千餘個那樣毫不手軟。當然,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大力營造依法辦網、誠信用網的網絡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但願首次舉辦的中國網絡誠信大會開個好頭,在今後每年舉辦一次的大會上聚焦不同領域,以問題為導向,找準發力點,持續推進網絡誠信,助力網絡強國建設。(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