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喜歡周星馳

再看《美人魚》!

《美人魚》到底好不好看,網絡上的評價很兩極,喜歡的會覺得周星馳怎麼拍都是個好,不喜歡的覺得沒新意,太血腥(成人不會有這種感覺,再說《西遊降魔》開頭大魚吞吃小孩就已經預警過他不是喜羊羊,他是大灰狼),不好笑(從他獨立執導電影開始,早就是悲喜劇而不是純喜劇路線)。散場的時候我也聽有觀眾說“不好笑啊。”

就是喜歡周星馳


《西遊降魔》的孫悟空大概是最醜陋最狠毒的孫悟空,然而周星馳是真正理解吳承恩的人,他一點也沒受電視劇版《西遊記》的洗腦。

我就是前一撥人,周星星總是極好極好的,連他滑鐵盧的《長江七號》我也邊看邊哭。他早已經過了巔峰期,你覺得不好,那是你拿《美人魚》和他自己比,如果橫向和所有人比,比2015年的國產片的95%都要好,尤其那些頂著電影名號實則是小品還是既不逗又混亂的小品。

今天就要當他的自來水,講講周星星是怎麼個好法。

我是看他的屎尿屁電影長大的,逃課去電影院看過六次《唐伯虎點秋香》。那時純是被他的逗樂吸引,那時他也只有逗樂,刺激你的只有那些笑料。從他全權掌握電影之後,周星馳非常有意地寓教於樂。從《喜劇之王》“演員的自身修養”到《少林足球》團結才是力量;從《功夫》的吊絲逆襲到《長江七號》的父子親情,《西遊降魔》更是單純到用兒歌來教育觀眾。《美人魚》也一樣,這次他居然用略顯殘忍的方式講了一個環保主題,當然永遠要附贈上不計名利的純愛。

就是喜歡周星馳


周星馳在電影裡的三觀永遠是那麼正大光明。你看其他大導演,他們的思想世界複雜到三觀經常是錯亂的,甚至陰暗的。比如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父子相弒,夫妻互仇;比如馮小剛的《手機》,商業片裡的深刻之作,但人與人之間的多疑與齷齪直接堵到胸口。他們是成年人,周星馳是小孩子,可他不是裝小孩,他就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周伯通。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也知道他不是偽裝的。


就是喜歡周星馳


周星馳的電影有粗口有流血,但永遠沒有內心的算計——很奇怪,他生活中怨斷六親討人嫌,這種藝術家人格如果是我的朋友,應該會自動遠離他。但電影裡周星馳永遠能幹乾淨淨像個孩童,還是四歲之前最可愛的那個階段。宣講正能量其實難度遠比傳播負能量高,春晚應該請周星星去做總導演,他是真心相信真善美的,所以他的真善美不做作不生硬不噁心。

周星馳沒有固定的星女郎,他的審美極其多變。朱茵、莫文蔚、黃聖依、趙薇、張柏芝、舒淇、張雨綺、林允,這些當他有絕對決定權之後決定的女主角,沒有任何相似性。清秀、美豔,高挑、嬌小,大眼,小眼,圓臉、方臉,當紅、新人。。。什麼樣的可能性都有,他既不是誰紅跟誰玩,也沒有偏愛某一種類型,基本是依據角色去挑選。我受不了玩命捧自己媳婦的導演,所以只要趙濤一直演那些不適合她的廠花縣花,就沒法愛上賈樟柯。

就是喜歡周星馳


就是喜歡周星馳


同是露胸,張雨綺和林允是完全不同標準的臉,不同規格的胸,蘿莉和御姐,所有男人的喜好一起滿足。

就算是當過周星星女朋友的朱茵、莫文蔚,也並沒有因此得到過特別多的機會,她們出現頻率還不如周星馳的丑角班底,他其實對醜倒是有固化的偏愛的模式。你無法想象紫霞不是朱茵,火雞不是莫文蔚。這種公允,只有李安能夠做到。然而周星馳是個直男,就更難了。

不忘初心。周星馳的片子總是很賺錢,但他當演員時會為賺錢而賺錢,當導演時可以等待,把電影當作品而不是工具。這條看著容易,但當一個人明明可以撈很多錢卻能忍著的時候,很不容易,好多文藝片導演不是不喜歡票房啊,是真沒有啊!

他真是一個分裂的人,生活中那麼計較金錢卻還只在電影這塊守著原則,除了尊重自己的職業我想不出別的解釋。

因為尊重職業尊重觀眾,在老去之後他就不再主演了,甚至不去客串,對自戀的人來說需要多大剋制力!


就是喜歡周星馳


作為一個早年的顏粉,其實也不想看到他以現在的樣子出現在殘酷的大銀幕。

從不用網絡舊梗,只會創造新梗。儘管周星馳一直在重複自己,但他似乎不會上網似的,能完全屏蔽外界對他的影響,這點趙本山也能做到。他們懂得人類永恆的命題是什麼,所以並不會過氣,反而是那些自以為迎合年輕人的導演才過氣。千年的段子不過氣,去年的段子才過氣。

他在電影裡反覆用的純愛、童真、理想這些母題,因為他相信,所以真,那些不信的人怎麼拍都是不真的。


就是喜歡周星馳


當然周星馳是有缺憾的,他最大的缺憾就是無法突破自己了,《功夫》應該是他最後的突破,之後再也沒有能刺激到他令人驚豔的表現了。

以前他還會另類,現在他只是板正。像《大話西遊》初映的時候票房很不理想,勉強覆蓋成本,這在周星馳的功勳簿上是很丟臉的成績,大部分觀眾接受不了,畫面黑乎乎,表達過於複雜,如果不是被水木清華BBS翻出來重新解讀,加上大學生和知識分子的推動,它也只能是周星馳的失敗之作。

我喜歡的周星馳可以再自我一點,再不顧觀眾一點,他不是和庸眾們賽跑,是和自己賽跑。

還能再愛他五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