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領域主頻600MHz的最強性能王者——i.mx rt1052 使用心得

遊學電子科技,很不幸的從事了嵌入式開發領域.因此也很幸運的從nxp的官網看到這樣一條消息:nxp推出來業界最高性能的mcu,主頻是多少呢?回答:600MHZ.沒錯就是600MHZ.

嵌入式領域主頻600MHz的最強性能王者——i.mx rt1052 使用心得

imx rt1052的功能圖

那對於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了,600Mhz高嗎?我的臺式機CPU還是4核3.2GHZ呢.呵呵,這裡我解釋下我們嵌入式領域的cpu,不同於臺式機主板和手機的cpu.手機cpu,通常叫做mpu,術語叫做應用處理器,主要用於運行各種應用軟件的.而嵌入式的mcu叫做微控制器,主要用於採集不同協議的信號數據的芯片.那mpu可不可以採集數據信號呢,也可以.這也是為何技術發展到今天,mpu和mcu的應用領域越來越模糊的結果.通常來說,mcu在rt1052未出現前最高的主頻是不超過300M的,而伴隨i.mx rt1052的出現這一局面被打破了,直接提高了一倍,到達了600MHz.

600MHz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是600M頻率,我們知道:1/頻率=週期,那麼rt1052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就是1/600 000000=0.0000000017秒=1.7納秒 (1秒=1000毫秒=1000 000微秒=1000 000 000納秒) ,你一定會驚訝的哦.把1秒分成了10億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我們這個納秒的概念了.

事實上,rt1052的執行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這裡我只是片面的介紹了主頻.當然如果做項目,可不僅僅是隻考慮主頻這一個因素的.比如芯片的擴展了,flash大小,ROM大小,芯片價格都要考慮.因為rt1052就是這樣一款跨界的mcu,所以它有一些缺點:

1.用戶無法使用flash,雖然內部有flash的空間但是用戶無法使用.意味著用戶只能另外購買flash芯片進行擴展.

2.芯片價格適中.每片大約34元人民幣,但是考慮到flash芯片的擴展價格,還是rt1052的封裝是BGA需要座子的和電腦的cpu類似,因此不適用手工焊接.這2個圖展示了BGA封裝是什麼模樣的.

嵌入式領域主頻600MHz的最強性能王者——i.mx rt1052 使用心得

BGA封裝

嵌入式領域主頻600MHz的最強性能王者——i.mx rt1052 使用心得

LQFP封裝

遊學電子科技因為用慣了LQFP封裝,還是覺得LQFP好焊接.

3.資料方面,rt1052現在野火和正點都有了開發板,但是相對來說資料方面尤其是中文資料更是太少.不過經過幾個月的蒐集終於發現國內的野火,正點原子,周立功都有了相應的中文版i.mx rt1052的資料,很適合前期學習,但是就項目來說真的不推薦大家用了,原因就是rt1052的使用者太少,目前多是學習者,沒有經過項目的錘鍊很難將一款芯片的性能問題故障等展現出來,看看各個開發板公司的論壇就知道了,很多問題都無解,因為太少人用了.出了問題,就造成這種尷尬局面.

4.開發工具keil5.26推薦.nxp官方有個IDE,但是無法配置野火的仿真器,所以只能用keil了,挺好用的,網上有keil的破解工具,可以除去32k代碼的限制,如果哪位也從事rt1052的開發,想要破解keil可以聯繫我哦.這裡留個qq群吧,方便大家交流群號:115398391

最後,贈大家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rt1052由於國內市場剛出現所以前期資料少,項目少,這是必然階段.如果你想學習,也是很有前景的.

最後我引用nxp的官網一段話來介紹imx rt1052吧,方便大家對rt1052有個瞭解:

i.MX RT 系列芯片誕生的背景也即它期待解決的痛點,據 NXP 官方的介紹,他們設計

該芯片的初衷如下:

多年以來,嵌入式處理領域一直根據設計的需求分為兩個不同的陣營。要求經濟實惠

和靈活實用的應用場合會依賴於 MCU。超出 MCU 功能範圍的設計會改為使用應用處理器。

但是,對於嵌入式設計師而言,在 MCU 和應用處理器之間實現無縫擴展並非易事。在

MCU 和應用處理器之間做決定時,嵌入式設計師如今通常會遇到幾個痛點,包括:

 需要比 MCU 更多的功能(更高的性能、更多顯示、更多連接選項),但不能增加成

本或複雜性

 缺少經驗豐富的員工和/或預算資源,難以為基於 Linux的應用處理器設計提供支持

 既需要實時系統,也需要應用處理器級別的性能和集成度

 必須為應用處理器的設計降低整體物料成本,同時保持性能水平不變

消費者對於提升智能,安全領域產品的用戶體驗以及功能的需求從未止步,這也推動

了 MCU 和應用處理器的雙雙發展。

但是,對於很多新興的使用案例,不管是應用處理器還是 MCU,都無法完全滿足該情

形的需求。

在 MCU 和應用處理器之間靈活擴展是可行的,但需要採用一類新的跨界嵌入式處理

器來打破高端 MCU 和低端應用處理器之間的技術鴻溝。這些跨界嵌入式處理器主要面向

消費者、工業和不斷髮展的物聯網應用,能夠為設計提供應用處理器的高性能和功能性,

同時兼具 MCU 的易用性、低功耗、實時運行以及低中斷延遲特性。此外,跨界處理器的

架構中無需使用嵌入式閃存、外部 DDR存儲器和電源管理 IC,因此降低了系統的總體成

本。

跨界處理器使用應用處理器架構,提供高集成度、高速外設、更高的安全性以及可提

升用戶體驗的引擎(例如, 2D/3D 顯卡),但僅通過運行實時操作系統(例如 RTOS)的

低功耗 MCU 內核為系統提供動力。因此,跨界處理在市場中界定了一塊全新的急需領域,

能夠幫助 MCU 客戶升級到應用處理器級別的性能,同時沿用當前的工具鏈,而且可能不

需要花時間和成本將複雜的 Linux(或其他更高級別的操作系統)軟件開發納入其產品設

計週期

嵌入式領域主頻600MHz的最強性能王者——i.mx rt1052 使用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