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一.決定考研的原因

1.前面兩年半的墮落與迷惘

初入大學時,我曾懷著對大學無限的憧憬與期待,當然這些幻想與實際相比就顯得不夠現實,我曾幻想著大學裡不需要再那麼努力的學習,不要再累死累活的為了前程拼搏,我認為,自己可以休息了,然而這和真實的大學是截然相反的,這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同時,我對將來自己要做什麼也不夠明白,我總是自以為是的用一句“找個好工作”來逃避現實,而從來不去細想自己的追求與理想,滿心企圖求得一時的安穩。於是乎,我的大學前兩年,變成了這幅模樣:每天早上睡到中午,下午開始打遊戲,晚上繼續打遊戲到深夜,即使是期末,我也沒有盡心去複習,隨之而來的接二連三的掛科給我更多的打擊,我卻依然沒有醒悟。每天沉迷於醉生夢死之中,“怡然自得”。

2.對自我提升的追求

等到大三時,面對越來越多的掛科,面對漸漸逼近的畢業求職,我開始了一些改變。

我意識到繼續前兩年的醉生夢死並不能給我帶來任何前程,毀的是我自己的未來,我的大學四年很有可能以沒有任何收穫而收場,我開始重新燃起鬥志。求職,考公,考研這些都曾是我的備選項,但我個人更想繼續提升自己學歷水平,更想實現自己的學術追求,我還有很多想看的書,我還有很多想研究的知識,我希望自己這一生有所成就,而不是隨波逐流,畢業求職。

一句話,我不甘心!

因此,縱然面對著眾多的掛科,縱然面對著學位證不保的巨大風險,我毅然決然的決心重新拿起課本,找回知識,考研!

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二.面對的諸多困難

1.跨專業

初定考研時,我也曾糾結於考什麼專業,考本專業?實在是不感興趣,我的學術興趣並不在此。考其他專業?又有什麼專業適合我呢?興趣!無論做什麼事,首先你必須得感興趣才有可能做得更好。我的興趣是政治,哲學,歷史,這些方向無一例外都是冷門專業,但是,我覺得,人生在世,一定要做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冷門專業。縱然需要跨專業,縱然已經四年不曾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我已然下定了決心,不再更改。

2.對如何複習和考什麼題型一無所知

在確定專業之後,我又陷入了另一個迷惘:這個專業我該怎麼複習?需要看哪些書籍?考試的題型是怎樣的?出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我也沒有去參加任何輔導班。沒人能夠幫我,既然一無所知,那就慢慢積累,大不了自學!

3.自己的惰性和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恐懼

雖然下定決心考研了,但我內心的惰性依然存在著,依然在干擾我,偶爾我會厭倦學習,偶爾我會想去玩遊戲,經常我會想睡懶覺,經常我會想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除此之外,我也對未來充滿顧慮,無非是考研失敗怎麼辦?家裡人會不會非常失望?掛科無法通過以至於拿不到學位證怎麼辦?耽誤了實習機會,以後影響找工作怎麼辦?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去實習了,我甚至想過放棄考研。這些都是我內心之中對未來所充滿的不確定性的恐懼。

所幸,內心對學習的堅定決心幫助我戰勝了惰性,輔導員的積極鼓勵也幫助我戰勝了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他告訴我,“你現在所擔憂的,無非是未來所充滿的不確定性,但是隻要你夠努力,這種不確定性就會變成你成功的確定性。”這句話我至今記得,並在考研最難熬的一段日子裡鼓勵我堅定考研的決心不動搖。

4.路人甲的冷嘲熱諷以及喧囂的學習環境

由於我已經墮落了很久,很久不再學習了,所以初決定考研時,有很多人還是投來了質疑與嘲諷的目光,再加上身處學風極差,每晚“戰鬥”到兩三點的環境,對我不得不說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我很清楚,為了自己的前程,我沒有選擇,唯有靜下心來,克服煩躁,聽一曲《追夢赤子心》,克服煩躁,繼續做題,因為,我不甘心於平庸!

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三.期間的努力與經驗分享

1.複習階段

在複習期間,我給自己定下了很多學習計劃。比如,

上午,我會選擇去背誦英語單詞,背誦經典的英語作文範例,然後學習自己的專業課。單詞,作為英語的基礎,是必須花費大量時間來重點攻克的,沒有更好的辦法,唯有耐心一個一個的去記憶,去理解。而作文作為考研英語中佔分達到30分的題型,唯有注意平時的積累,經常動筆去寫,才有可能厚積薄發,在考場上寫出佳作,同時,對於一些比較經典的作文範例,選擇將其背誦下來,將會使得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最起碼也可以讓自己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不至於詞窮。而專業課,因人而異,我的專業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近現代史,這兩門課都需要背誦記憶,而上午則是記憶的絕佳時機。

下午,我則會選擇重點攻克難度很大的英語閱讀理解,我做了上百套英語試卷,為的就是彌補好自己的弱項。眾所周知,考研英語一難度較大,是讓很多人頭疼的科目,其中,閱讀理解佔分達到40分,是分值最大的一種題型,而且難度較大,因此,我始終將其作為重點練習的對象,幾乎每天都會做一份真題試卷,只有保持訓練強度,才能提升做題的速度與正確率。

晚上,我則會選擇學習考研政治。也許很多人都會選擇忽視考研政治,認為它都是曾經學過的公共基礎課,很簡單,考前突擊即可,但做題結果往往讓人失望。原因就在於,考研政治並不像大家所理解的簡單,從其每年平均分不過60即可看出,只有堅持看書做題,堅持背誦,重在理解,重視細節,才能脫離平均分。

這些計劃很適合我的學習習慣,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想一如既往地堅持一年更加困難。複習期間,惰性,不確定性,學習環境,這些都是會極大地影響學習計劃能否堅持完成的重要因素,唯有始終保持專心,不去糾結於與考研無關緊要的瑣事,才能夠持之以恆的保持學習效率。

2.初試階段

考前,在經過緊張的等待過後,終於得知了自己的考場所在,所幸在一個較近的地方,省去了諸多麻煩,我甚至提前跑到考場附近轉了下,為的就是熟悉考場環境,保持良好的考試心態。只是,不幸的是,考試那兩天,恰逢身體不適,只能用煎熬來形容當時自己的狀態。但我深知,這次考試將是我唯一的一次升學的機會,也對我一年來努力成果的檢驗,所以,我一直壓制著身體的不適,努力保持平靜的心態,專心於考試,盡力支撐。直至最後一場,我似乎已經無力答題,精疲力盡,也不知是什麼支撐了我完成答題,細細思索,大概就是內心不甘心於平庸的倔強吧。

3.複試階段

2月中旬,成績即將公佈,我盡力裝作淡定的樣子,滿不在乎,實則內心緊張得近乎窒息。

還好,還算順利,總算過了慢慢考研路的第一關,但我深知此時大意不得,複試被刷下的例子比比皆是。故而,我依然保持著學習狀態,對複試所要考察的書籍細細研讀,至於其中的英語,包括聽力,專業英語,面試英語,則是早早開始準備,絕不可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複試期間,最重要的莫過於保持良好的心態,尤其是面試,過於緊張只會使得自己腦中一片空白,甚至詞窮以致無話可說。要坦然面對面試,那其實只不過是一次聊天,你所要做的不過是將老師所問的,自己想好的答案,告訴老師而已。

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四.一年考研之路的些許感悟

1.選定目標,拋棄雜念

考研複習,切忌屢次更改目標,切忌三心二意。雖然選好適合自己的專業學校很難,但是這對於考研複習的效率與動力非常重要。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專業學校?地域,名氣,前景,家庭,就業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沒有最適合,只有更適合,早做決定,專心複習才能夠事半功倍。

2.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回不去的時光

一年的考研之路告訴我,不管當下的處境有多困難,都不能虛度光陰,只要肯付出,目標一定可以實現。若始終執迷不悟,沉迷於當下的“怡然自得”,吃虧的必然是自己,毀的也是自己的前程。時間飛快,一旦過去,就不會再回來。只有抓緊當下,修煉自己,才能更加卓越。

3.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有目標

無論你是身處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不能無所追求,要給自己定下目標,它會讓你活得更有動力,更有方向。考研結束了,但這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接下來怎麼走,我將做好規劃,繼續修煉自己。

還在為考研憂愁嗎?快來看看某學長給你分享的考研歷程與經驗

此外,人生苦短,一定要做一件自己的感興趣的事情,大膽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光陰易逝,莫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