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最近,李彥宏剛剛將百度智能音箱帶上了央視節目,隨後他的內部信就被曝光。

由此,百度2018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在字裡行間中流露出AI在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該內部信的用意,不但是為百度2019年吹響衝鋒號,更進一步向外界宣佈百度佈局AI的決心。

目前,百度還未公佈第四季度的財報,AI到底賺了多少錢,仍不得而知。

但是,人們仍然對AI在百度2018年營收中的佔比充滿了好奇。

畢竟,對於喊出“All in AI”口號的百度來說,AI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智能音箱是AI落地的超級入口?

業界普遍認為,2018年是智能音箱飛速發展的一年。

據《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達到485萬臺,同比增長39倍。

其中,百度迅速崛起,包含小度系列與DuerOS的智能音箱銷量大漲,已與阿里、小米兩家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也許正因此,李彥宏才會特意帶著百度智能音箱登上央視節目,為百度的AI戰略站臺。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同時,李彥宏在央視節目上還表示,未來20年人們對手機依賴度會越來越低,會開始依賴AI。

言下之意,就是手機作為最重要終端的地位將不保,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智能終端設備,而AI將是其重要的特徵。

眾所周知,智能音箱不僅是人氣的智能硬件,也是智能家居的新入口,更被視為AI落地的超級入口。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自2014年亞馬遜推出搭載智能助手Alexa的Echo至今,智能音箱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並引來各大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相繼跟進。

但從目前行業態勢來看,智能音箱仍然難以取代智能手機的地位,這與兩者的應用範圍有很大的關係,智能音箱的侷限性較大,側重於家居環境。

但是,從李彥宏的話中,也讓人感受到另外一層意思,即AI的落地並不會僅侷限於智能手機等類似的終端硬件,而是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行業來看,除了互聯網、科技領域外,包括汽車、金融、家居、醫療、教育、消費品、安防等不同領域均有AI的涉足,並已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商業化落地。

因此,未來AI不會侷限於任一終端,而是融入到各個行業的各種應用中,作為底層技術,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用戶體驗。

全面推進AI平臺化

平臺化是任何一家科技企業的目標,誰不想建立類似谷歌Android或蘋果APP Store這樣的大平臺,成為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

在目前的AI領域,還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標準或一家獨大的局面,自然留有巨大的空間,可以說是一片藍海。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上文提到的DuerOS就是百度專為AI設計的操作系統或開放平臺,也就是一個AI平臺化的產物。

除了智能音箱外,它還能應用在智能手機助手、智能電視、智能冰箱、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以及掃地機、空氣淨化器等各類智能硬件中,適應性極強。

可以說,DuerOS為其他廠商提供了現成的平臺,無疑將大大節省開發成本和週期,勢必受到廣泛的支持和歡迎。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此外,Apollo是百度面向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相關場景的開放平臺,也是一個平臺化的產品,從軟硬件等多個方面為包括汽車廠商在內的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持,其中AI在其中自然是重中之重。

由此可見,百度依託DuerOS和Apollo兩大開放平臺,已針對智能硬件、智能汽車兩大AI場景或領域進行了佈局,其全面平臺化的策略可以說在國內已處於領先地位。

從內而外的AI賦能

賦能,從互聯網+到AI+,都是熱門詞彙,其含義就是強調創新技術對於各行各業帶來的推動和變革。

AI不僅是底層技術,更需要融入應用場景和商業化落地,才能真正帶來價值。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百度的AI落地可以用從內而外來形容。

首先,AI將賦能百度原有業務場景,例如李彥宏內部信中所提到的中文搜索、貼吧、百科、網盤、百度App,以及百度地圖、愛奇藝等等。

AI技術的加入,將使得這些原本以解決信息不對稱為目的的互聯網應用,進一步在高效、智能、易用上得以提升,從而大幅提升用戶體驗,也就是李彥宏所說的“用戶至上”。

其次,對外的賦能,例如通過開放平臺為智能汽車、智能硬件等合作伙伴提供軟硬件的支持,還與重慶、保定、雄安新區等國內城市合作,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和落地。

同時,百度還擁有百度大腦、百度智能雲、人工智能實驗室及般若大數據風控平臺等技術平臺,可為內外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所以,AI已經貫穿到百度業務的方方面面中。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2B or 2C

最近,BAT三家不約而同地調整內部組織構架,目的都是向2B端發展。

前不久,百度將智能雲事業部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以承載2B業務和雲業務,從而加強了AI,也強調了雲計算的重要性。

作為重要的算力平臺,雲計算對於AI佈局非常重要,更成為百度各大開放平臺的“幕後英雄”。

可見,百度向2B端的轉型已是勢在必行。

同時,各大廠商都在尋求AI落地的場景和方式,仍然處於探索的階段,為2B端賦能,賦能各行各業成為一種趨勢。

不過,百度一直被認為是2C的公司,其原有業務和產品均面向2C端,其中雲計算的慢人一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是一大短板。

營收首破千億!百度AI未來能否搶佔先機?

目前百度在國內雲計算市場上份額也明顯落後於阿里和騰訊。然而,百度在AI技術和開放平臺則領先一步,勢必能有所換回,仍然有不錯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正如李彥宏所說,AI會是世界發展的潮流。

例如,自動駕駛等技術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對於現階段來說,如何讓人工智能技術商業落地是首先要考慮的,但也不是說就不要前瞻科技的研究,兩者都應該同時進行。

坊間傳言,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百度的技術。

技術創新,也正是AI發展唯一路徑,因此百度仍然有機會。

儘管千億對於現在的百度來說,已經實屬不易,但阿里和騰訊營收早已超過兩千億,甚至與京東、小米相比,也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可言。

但這卻是一個好的開始,預示著百度“All in AI”戰略已經邁入“深水區”,未來前景可期。

下一個20年,AI大戰的序幕已經拉開。

文中圖片均來自pixabay.com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