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全民AI時代,誰能獨善其身?

上個月,吳恩達剛剛宣佈開設針對企業管理人員的AI新課程——“全民AI”。

最近,國內就有一張《人工智能實驗教材》的圖片在網上瘋傳。


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對象並不是成年人,而是覆蓋從幼兒到青少年的全年齡段,也就是說有了這套教程,無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高中生都能學開始AI了!

與此同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宣佈推出的一套“人工智能精品課程系列叢書”,成為目前首套涵蓋從小學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

如今,AI人才缺口嚴重,即使高薪“搶人”也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培養相關人才也就成為各國的重要戰略目標。

無獨有偶,今年3月遠在大洋彼岸的硅谷就傳來消息,全球首個幼兒深度學習培訓班開班!


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其實,該培訓班就是一個名為“Keras 4 Kindergartners”的網站,首頁用醒目的文字寫道:“朋友,想讓你的孩子上哈佛麼?”

然而,就在不少美國家長被觸動神經而趨之若鶩的時候,竟發現該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玩笑、嘲諷。

可見,“望子成龍”所導致的焦慮並非國內家長專屬。

但是,放眼全球, “編程從娃娃抓起”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少國家的共識。

相比之下,中國只僅僅是剛起步而已。

從學編程到學AI

作為科技強國,美國也是少兒編程的熱潮的起源地之一。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時期,就非常重視計算機基礎科學的普及,尤其針對青少年進行大力的推廣,其中就包括曾發起旨在呼籲全美小學生學習編程的“編程一小時”行動。

麻省理工學院(MIT)還為少兒編程設計開發專門的編程工具——Scratch,即便不認識英文單詞、不使用鍵盤,也可以進行編程。更厲害的是,構成程序的命令和參數通過積木形狀的模塊來實現,只要用鼠標拖動指令模塊到腳本區就可以了。

據HackerRank發佈的《2017開發者技能報告》現實,目前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是美國,達到44.8%,並且遠遠超過滲透率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亞。


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相比之下,中國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僅0.96%,差距明顯。

2016年,美國政府就宣佈投資40億美元開展編程教育,並將編程加入STEM教育體系(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的英文首字母縮寫)。

“人人都應該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因為它將教會你如何思考。”喬布斯曾這樣描述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在美國的教育理念中,將編程視作為創造能力,也是人類未來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目前,國內開展的少兒編程教育內容主要分兩類。

首先是機器人編程,例如通過組裝、搭建、編寫程序來運行機器人(樂高機器人),著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其次是編程語言,通常使用Scratch等圖形化編程語言,在培養落實思維的過程中,逐步加入Javascript、C++、Python等代碼編程語言的學習。

而從網上流傳的《人工智能實驗教材》來看,其中AI教育同樣圍繞實例體驗(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物聯網、雲計算等)和入門編程(藉助Scratch、Python等簡易的工具包)兩方面。

因此,與少兒編程相比, 該AI教材側重的也是培養動手能力和簡單的邏輯思維,不涉及高深的程序編寫,只是啟蒙“玩具”而已。

是教育,還是生意?

在教育市場化的當下,教育機構和培訓公司往往會利用家長的焦慮,並試圖通過編程、機器人、AI等具有高大上的詞彙,以牟取暴利。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所學到的僅僅是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實際效果可想而知,僅僅是興趣教育而已。

而家庭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自然就打水漂了!

從AI技術來看,低齡孩子很難掌握,更不用說幼兒園階段了。

因為AI除了編程之外,還涉及大量的數學基礎知識,其中至少要學會高等數學,例如微積分。

這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即便是大學生來說,也需要大量數學、統計學等知識的積累以及實踐後,才能投入AI相關的課程學習。

儘管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的確有一定的幫助,但有需要在小學四五年級之後才行,

眾所周知,幼兒園是培養孩子語言、社交、認知以及主動學習的最佳階段,並不適宜學習大量的邏輯思維、灌輸較高難度的知識,一旦強求難免有“拔苗助長”的感覺。

而且,AI相關知識和技術均為前沿科技,並在不斷迭代、更新中,例如新的算法、語言、框架不斷更新。孩子原本就難以理解,再面對技術的快速更新,只能是應接不暇吧。

此外,AI人才具有較高的門檻,需要博士以上的層級才能有所成就,不僅需要擅長程序語言,也要精通數學、統計學等學科,更離不開長期的鑽研和學習,並非一日之功。

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過早的AI教育顯然是操之過急之舉。

不可操之過急

人們常說,編程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AI亦是如此,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或方法。

由於AI的本質是讓機器實現學習,以模仿人的思維和動作,幫助人提升工作效率、解決問題。

所以,AI將代表國家和企業的技術實力、創新力,乃至競爭力。

幼兒園都在學AI了,你焦慮嗎?


綜上所述,AI人才要求非常高,可以說屬於尖端科研人才,甚至科學家,必須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拿到高薪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說互聯網代表著草根逆襲的話,那AI產業則是科學家、研究人員、技術專家以及工程師發揮真才實學的舞臺,從而通過AI為各行各業賦能,提升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最終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AI人才可遇而不可求,但也不可操之過急。

幼兒園學AI,為時尚早。

文中圖片均來自pixabay.com及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