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C雙十一業績創新高 本土服裝零售品牌如何玩轉雙十一

KIKC雙十一業績創新高 本土服裝零售品牌如何玩轉雙十一

(2018年天貓雙十一的最終成交額鎖定在2135億元。)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各大品牌必爭之地,今年天貓最終成交額就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確實是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但是到了下一年,這個數字就會輕鬆被打破,紀錄被刷新,這也反映了背後那股強勁且持續的消費力。

雙十一已經到了第十個年頭了,從單身狗的自嘲,演變成了全民的購物狂歡節。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覆蓋了生活幾乎全部的場景,據數據顯示:11月11日24時,隨著最終數字的定格,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達到2135億元,相比去年增長約27%。相比於2009年的5200萬元成交額,增長超過4100倍。同時,今年天貓雙11全天物流訂單量達到10.42億,再創新紀錄,進入1天10億包裹的時代。

今年雙十一共有18萬品牌和20萬家線下門店參與,不少品牌憑著這個節日贏得了名利雙收的局面,就服裝品牌方面,優衣庫奪得冠軍。位於第二名的是波司登。市場份額為1.6%。從預售佔比來看,優衣庫以五分之一的銷量排在首位。從折扣率來看,森馬的折扣力度最大,打折優惠不到一半的價錢。而大部分都在六七折之內。

除了優衣庫這樣的國際品牌外,雙十一還給了很多國內年輕品牌登場亮相的機會,例如本土男裝品牌KIKC在今年的雙十一就取得不錯的成績:11月11日凌晨剛開始,KIKC天貓旗艦店就宣佈破千萬業績,在雙十一當日更達到四千多萬的營業額,比往年的記錄更加矚目,事實上,這家本土年輕品牌成立時間不算久,但每年的雙十一都能保持穩定、快速的增長速度。

雙十一購物節就像一個大舞臺,讓這些本土服裝品牌嶄露頭角,同時,這也得益於網購日益趨向年輕化,讓這類注入年輕血液的本土時裝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肯定。

KIKC雙十一業績創新高 本土服裝零售品牌如何玩轉雙十一

(KIKC雙十一現場)

從線上到線下,本土品牌如何玩轉雙十一?

2018年10月20日,天貓雙十一預售正式啟動,KIKC響應號召順勢推出了優惠活動——全場全場買3付1(單筆入手3件產品只需付最高價款的費用,商場同款除外),最終雙11當天銷售額達到3315萬元。據KIKC提供的數據,淘內曝光量約6000萬次,超38萬人參與此次雙11活動,互動次數超110萬次。更為重要的是KIKC也在向外界發送訊號:雙11當天線上銷售服裝數量已經超過10萬件,達到119273件,坐擁約30萬粉絲量,而這場雙十一大戰,KIKC無疑是贏得漂亮的。

除了線上可以大搞文章之外,本土品牌要玩轉這個購物節還可以從線下抓起!KIKC這次雙十一線下門店就玩了多件疊加,折扣遞增的活動,區分於線上購物節,線下優勢就在於不用熬夜、扎堆地盯著手機搶貨,適合更多成熟人士。

把握好兩個關鍵點才能打贏雙十一這場硬仗

從2009年到今年,10年“雙11”熱門銷售商品的變化,反映出10年間全社會消費浪潮的蓬勃發展、線上線下商業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一個“新消費時代”正在到來。

從歷年“雙11”的熱銷品來看,人們在對待消費的態度上越來越願意為“品質”埋單。以服裝為例,過去大多數人選擇網購衣服都是以價格便宜為出發點;而現在更多人希望買的是品質和款式好的品牌。

KIKC雙十一業績創新高 本土服裝零售品牌如何玩轉雙十一

(在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更期待買到高端、質量好,甚至更好玩的商品)

因此,單純打價格戰這一策略已經無法取悅到消費者了,注重品質升級才是品牌的競爭核心。“從設計到選料、生產各個環節都是垂直化的,好把控每一個環節的完成質量。”KIKC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3年品牌初創開始,就一直注重品質和消費體驗,不打價格戰,累積了品牌口碑,才能在雙十一厚積薄發,取得理想成績。

再加上,本次雙十一線上線下全包圍,線上活動玩法豐富,線下區別化產品活動簡單直接,多渠道的消費模式方便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者,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2018年雙十一狂歡落下帷幕,商家們已經開始籌劃下年的雙十一戰略,本土品牌想要分一杯羹,則要堅持產品的品質升級、用戶的體驗升級、品牌發展的初心與品牌理念的不斷昇華。一切的堅持都是打基礎,任重而道遠,期待下一個雙十一,更多本土品牌能夠繼續發光光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