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其實是個悖論

文 | 早午飯zaowufan001

比我懂保險的沒我敢講實話~

一位前保險內部人士的自白,這裡僅考慮投被保人感受。


在重疾、壽險等長期保險中,保險公司並非是按“自然保費”來計算保費,而是利用“躉交”或“均衡保費”的方式來承保。

採用均衡保費的方式,實際上我們前期的保費交“多”了,因為所收保費大於死亡和重疾的成本;而後期的保費交的“少”,因為所收保費小於死亡和重疾的成本,所以保險裡面,各家公司都要從已收到的保費裡面,提取一個叫“責任準備金”的東西,以便將來應對保單的給付。

如果遇到投保人退保或者其他原因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情形,保險公司前面提取的責任準備金就要拿出來,還給投保人,這就是現金價值,因此我們一般把它也叫“退保金”。

什麼?「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其實是個悖論

我們舉個栗子:

28歲的李萌萌買了一份終身壽險,30年繳費,每年保費5千。

實際上,李萌萌在28歲時的死亡概率很低,一年需要保費實際也就1千塊;但是隨著年齡增加,李萌萌老了,78歲的李萌萌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當年他28歲投保時保險公司推算)此時一年的保費需要1萬。

長期險的均衡費率,就是通過計算,將李萌萌15萬的總保費,平均分攤到30年的每一年,所以每年5千元。如果遇到保費豁免的情況,無疑,李萌萌“賺了”,剩下的就是保險公司風控所考慮的了。

什麼?「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其實是個悖論

因此,年輕時的你,其實已經把你年邁時的“高保費”給承擔了,並不是因為你保險買的早,到年老時自己應交的保費,就能真正的享受到低的保險費率。

這裡如果看暈了的話,沒關係,我們反推一下就明白了。

假設上述李萌萌的終身壽險保額是100萬,那麼等他58歲再購買同保額100萬的這款終身壽險,此時躉交的保費還是和年輕時總保費一樣,還是15萬。沒毛病。

什麼?「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其實是個悖論

重疾險,同理,這也是為什麼20多歲購買1年期30萬保額的重疾險,保費才300塊不到的原因!同保障的長險/終身怎麼都得上千。假設各醫療險也變幾十年長期,那麼現在1、2百就能買的產品,也得上千。

But,採用均衡費率還有很多好處滴~

由於每年保費一致,投保人不用擔心繳費越來越多的壓力,也不會因為投保人的財務、年齡狀況的變化,而導致中途斷繳以致退保。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同一保單的剩餘部分,反而讓投保人“感覺”所交保費佔自己的收入越來越小。

什麼?「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其實是個悖論

我們經常聽銷售說的“越老越貴”,既是事實,也非事實。“再不買就晚了!”,這是事實,早買早保障,最主要的是因身體情況變化,會產生拒保加保等風險不是嗎?

關注尋保日記,瞭解更多,那些年你不知道的保險套路~喜歡記得分享哦

end


本文系尋保日記作者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印刷傳播,如有需要請聯繫作者獲得使用許可。本號不接受各壽險公司或經紀代理公司廣告,望知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