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走出國門:真的良心劇,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網劇《白夜追兇》要走出國門了。據報道,《白夜追兇》近日被曾出品過《紙牌屋》等美劇的世界最大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買下了海外發行權,將通過Netflix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成為首部正式在海外大範圍播出的國產劇,這也是國產網劇首次“出海”。

《白夜追兇》走出國門:真的良心劇,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劇情全程高能、分外燒腦,一環扣一環的包袱、迭起的懸念,動輒讓人腎上腺素飆升;演員演技普遍在線,特別是分飾性格迥異的兄弟兩角的潘粵明,近乎炸裂的演技於一顰一笑間不揚自顯;製作配得上“精良”二字,構圖拿捏得恰到好處,臺詞則不落俗套,劇中的刑偵細節和破案邏輯都經得起考究……

號稱“中國首部硬漢派懸疑推理劇”的《白夜追兇》,無疑是部現象級的網劇:它既沒有很多所謂“鉅制”那樣的豪華陣容,也沒有重金宣傳,卻憑著匠心與品質,被奉為國產良心劇中的“良心”,最終口碑和錢景雙收——豆瓣評分9.0,在獨家播放平臺播放量高達40多億,吸引“自來水”無數。

《白夜追兇》走出國門:真的良心劇,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口碑亦是加冕,質量才是王道。《白夜追兇》牆內開花牆內外都香,成為首部被Netflix買下海外發行權的國產網劇,憑的正是實力。走出國門,對於這部劇而言,無益於為其高品質“蓋戳兒”,也給更多用心製作影視的人展示了“俘獲觀眾的正確打開方式”。

畢竟,被國內民眾追捧,被國外網站購買,是種“用鼠標(遙控器)投票”式市場認可,也印證了一個影視製作和市場口碑方面鐵律:念念不忘質量,必有迴響。

而從更宏大的層面看,《白夜追兇》的“走出去”,縱然難跟國產劇打了翻身仗畫等號,也稱得上是國產劇“走出去”的標誌性節點:要知道,作為國際在線視聽市場大賣家的Netflix,一直是中國引進外國劇的重要供應商,這次“出口”變“進口”,本就是是風向之變。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個重要信號:隨著中國影視行業內容製作水平的整體提升,國產劇正迎來出口新機遇。

《白夜追兇》走出國門:真的良心劇,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影視的本質屬性是文化產品,影視走出國門往往就連著文化輸出層面的價值承載。揆諸現實,一個國家的影視劇出口情況跟其整體實力,通常也是正相關的。以往很多國人就熱衷於追美劇韓國,許多美劇韓劇在國內收割了大量劇迷,相形之下,國產劇對外出口情況與之並不對稱,影視領域的“貿易逆差”很是嚴重。

近些年來,這情況已大有改觀。從《甄嬛傳》到《琅琊榜》等,國產劇“出海”已不再是“新聞”。像《琅琊榜》,就風靡韓國,吸引了大批追劇族;而《微微一笑很傾城》,成為去年越南互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電視劇。有些數據可供觀照:2016年全年,我國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及綜藝節目的出口總額達到了1.2億美元,是2013年的6066萬美元的進兩倍。雖然整體出口比例過低,價格也偏低,可也呈現出了出口規模穩步擴大、從主要向文化弱國輸出變為也向文化強國出口等特點。

拿網劇來說,在很多人眼中,網劇質量通常比在上星的電視臺落地的電視劇要遜上幾籌,簡陋場景、粗糙特效是其慣有標籤。但如今,《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餘罪》《河神》等口碑極盛網劇頻密湧現,也標誌著,網劇從“野蠻生長”走到了追求精細化階段。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上線網絡劇241部,與2016年同期相比數量基本持平,但高達581億次的播放量比2016年增長146%。

《白夜追兇》走出國門:真的良心劇,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從電視連續劇到網劇,國產劇整體上的提質,是中國軟實力增強的印證。這幾年,國家層面對文化“走出去”尤為重視,不僅將影視文化出口納入國家文化戰略,還加大了對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獎勵扶持力度。《白夜追兇》等國產劇走出去,契合該戰略,也不啻為展現中國軟實力的迷你展臺。

可以預見,《白夜追兇》登陸Netflix,只是國產網劇“出海記”這部大戲的開頭。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會因此停滯,只會繼續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