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甩賣房產 折價200萬仍難出售

1月15日,上海三毛公告稱,由於房產交易市場不活躍,公司位於深圳兩處住宅房產降價近200萬後仍無人競買,公司擬終止前述兩項房產的掛牌事宜,該房產已經撤牌。

上市公司甩賣房產 折價200萬仍難出售

上海三毛此前公告顯示,該項目位於深圳市海王大廈13B、13C,面積分別為130.32平米和121.2平米,賬面原值分別為136.4萬元和126.8萬元,評估價格為980.93萬元。從公司下調後的掛牌價格來看,出售均價在3.9萬元/平方米。首次掛牌交易價格為1177.11萬元,後因交易市場不活躍,經公司內部決策將掛牌價格調整至980.93萬元,但至今仍無人問津。

上海三毛還公告稱,公司目前仍有一處位於重慶市渝北區房產項目處於掛牌中。

1月5日,新華傳媒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持有的位於上海市商城路660號樂凱大廈的房產,將再次通過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掛牌價格調整為1.68億元,大幅降價1900萬元。

上市公司甩賣房產 折價200萬仍難出售

為了衝業績,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年底突擊賣房。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有169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產,佔比47.57%,合計持有市值達1.1萬億元。不過隨著全國範圍內房地產市場降溫明顯,上市公司賣房想賣個好價錢越來越難,折價處理、無人競拍導致撤牌的案例越來越多。

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一次性出讓多處房產,不乏規模上億者。萊茵體育2018年10月底公告,公司計劃出售杭州47套房產(商業物業),賬面原值1.95億元,擬售價達到了2.8億元。公司表示,出售房產是為了盤活公司現有資產,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一向“不差錢”的券商、銀行也紛紛加入賣房隊伍

國元證券計劃出售位於上海的四套住宅,轉讓價格約為3541萬元。

中原證券計劃出售位於北京鄭州等地11處房產,合計評估價格為6835萬元。

華西證券則出讓了剛竣工的總部大樓部分產權。

去年12月末,浦發銀行掛牌14宗房產,轉讓底價為6190萬元。該14宗房產均為國有資產。

業內分析師認為,近年來樓市的快速發展,使房地產成為市場可靠的“投資品”。房地產的升值,使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賣房迅速獲取大量流動資金,不僅可以快速增加淨利潤、美化報表,對於一些主業不振的上市公司來說,賣房產甚至可以讓企業“轉危為安”。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樓市低迷,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