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最新上市標準

科創板最新上市標準


記者瞭解到,目前上交所已完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方案草案,正在結合市場參與各方的意見建議對草案修改完善。

同時,從地方金融辦到券商都在梳理可能符合要求的儲備企業名單。有市場人士預計,明年3月左右就會有第一批科創板企業掛牌上市,推進速度會比預計快很多。

科創板定位傾向於“硬科技”

科創板的定位是面向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雖然科創板的細則尚未出臺,但政策方向已經有所明確,各方普遍傾向於硬科技,以是否含有科技含量作為篩選標準。例如芯片設計、半導體制造、新材料、高端裝備、雲計算、大數據、生物製藥等,暫時排除商業模式創新、網絡遊戲、區塊鏈、網絡直播等行業。

12月17日,陝西省西安市金融辦官網正式發佈了“龍門行動”計劃之遴選“科創板”上市企業徵集令。記者獲悉,本次主要是邀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領域,屬於擁有“硬科技”特質、掌握核心技術、行業地位領先、市場認可度高的“四新企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入“龍門行動”計劃之科創板上市後備企業大軍中。

科創板六個上市標準

日前,監管部門召集多家券商就科創板的制度設計進行了小範圍溝通。知情人士透露,初步按照企業估值差異劃分了6種情形,可選指標包括淨利潤、研發投入、現金流、營收等等。科創板草案有可能會設置六個上市標準,包括:

1. 估值10億元以上,連續兩年盈利,兩年累計扣非淨利潤5000萬元;

2. 估值10億元以上,連續一年盈利,一年累計扣非淨利潤1億元;

3. 估值15億元以上,收入2億,3年研發投入佔比10%等。

4. 市值20億元以上,收入3億,經營性現金流超過1億元;

5. 市值30億元以上,收入3億;

6. 市值40億元以上,產品空間大,知名機構投資者入股。

科創板申報模式

科創板申報全部採用系統申報,全過程基本在網上申報、網上審核。審核中會參考創業板,配財務專業和法律專業的審查人員。注重信息披露,交易所不做實質性判斷,借鑑香港的聆訊模式。所有的審核都是問詢制,原則上6個月審核完畢。只符合披露真實性。交易所審核,證監會報備。交易所審核完畢,證監會給批文。目前不存在“地方政府推薦科創板企業”,都是以券商的核查、風控為主要依據。

投資者門檻

在投資者准入門檻方面,要建立專業投資者、機構為主的市場準入機制。參考主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標準,借鑑國際經驗,科創板的投資者要以專業投資者為主,個人投資者需要有50萬元-100萬元金融資產,至少2年以上的相關投資經驗。

交易制度

另外,交易制度方面也有所創新,科創板長期應當與成熟市場接軌,實行T+0、無漲跌限制、熔斷機制、放開槓杆等的交易制度,以保持二級市場相對的活力與效率。初期在交易層面可在上交所現有制度上增加科創板的制度,執行T+1制度,保留漲跌幅限制,但漲跌幅限制或適當提高至20%,並允許適當加槓桿。

科創板的四大意義

上交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表示,整個境內資本市場過去錯失了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兩代互聯網的發展紅利,非常遺憾。在中國經濟處在新舊增長動能轉換階段下,這種情況非常需要改變,科創板的推出和實施正當其時。

科創板的意義在於:

第一,增強境內資本市場服務創新企業發展的能力,破解科創企業融資困局。

第二,設立科創板是進行制度增量改革的試點,而增量改革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非常重要的經驗。

第三,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提升上海作為全球卓越城市的能級,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