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梅用政治生命去賭英國脫歐

特蕾莎·梅用政治生命去賭英國脫歐

邱 林

英國政局到了最緊要關頭,或者說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政治前途到了生死時刻。當地時間1月15日晚,英國議會下院就特蕾莎·梅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投票表決,協議最終以202票對432票未獲通過。這意味著,特雷莎·梅需要在3個議會工作日內(21日之前)給出替代方案,由議會下院重新表決。

這個表決結果是1924年以來英國政府遭遇的最慘重失敗。近兩年,被稱為“鐵娘子”的特蕾莎·梅在英國脫歐這條旅程上走得頗為驚險。最關鍵的是,她必須竭盡全力說服英國議會批准她的脫歐方案。這場脫歐,註定成為她政治生涯的致命一擊。

如今,特蕾莎·梅可謂腹背受敵:一方面要應對咄咄逼人的歐盟,另一方面要抵擋來自保守黨同僚和反對黨——工黨的明槍暗箭。

分析人士指出,倘若脫歐協議推進失敗,特蕾莎·梅可能將被迫辭職。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早前曾表示,一旦協議被否,將提議對特蕾莎‧梅政府發起不信任投票,迫使對方提早舉行大選。

就在投票表決前,特雷莎·梅還勸告議員,希望他們做出對這個國家而言最好的決定,避免無協議脫歐。她早前也曾多次表示,“脫歐”是英國人民的選擇,政府應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

之前,在經歷了英國與歐盟馬拉松一般漫長的談判之後,歐盟已經對英國關上了談判之門。德國總理默克爾甚至放了狠話,要求英國必須對歐盟開出的脫歐條件“照單全收”,特蕾莎·梅政府“沒有權力挑三揀四”。

大家都知道,2016年,英國在全民公投中選擇“脫歐”。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悲傷地表示,“我一個要‘留歐’的首相無法帶領一個想要‘脫歐’的國家”,於是卡梅倫就這樣任性地“撂挑子”走了。

卡梅倫曾異想天開地認為,將脫歐問題交由公投是為了避免保守黨分裂以及繼續維持執政的一次豪賭。但脫歐公投的對立不僅撕裂了英國與歐洲,也將英國撕裂為兩半,蘇格蘭、北愛爾蘭乃至倫敦市要求留在歐盟的聲音十分強烈,英國在未來勢必面臨二度分裂的困境,不只一個統一的保守黨,一個統一的英國也成為了卡梅倫豪賭所下注的賭本。

顯然,卡梅倫及其親密搭檔、財長奧斯本錯估了形勢,導致了“一場失敗的豪賭”。卡梅倫賭輸了,不論是否情願他都必須認賭服輸,為自己的判斷失誤負責,因此公投結果揭曉後短短几小時他便宣佈辭職——即便如此在未來幾個月內他還不得不一面忍受“先惹禍、再甩攤子”的譏諷,一面勉為其難地充當了幾天的看守內閣首相。

後來,特蕾莎·梅則是保守黨內部競選中獲勝,臨危受命“接棒”卡梅倫,當上英國首相的。“脫歐”公投後的英國極度撕裂,壓力重重。保守黨內訌不斷,民眾因“脫歐”問題分歧巨大,蘇格蘭要求“脫英入歐”,歐盟還向英國索要天價“分手費”。

更重要的是,特蕾莎·梅上臺後,將領導英國“脫歐”作為自己這屆政府的重要使命,直接參與了脫歐談判。可惜特蕾莎·梅所領導的保守黨在議會只有微弱多數席位,她這個首相要想當得舒坦,必須通過保守黨在英國大選中佔據絕大多數席位,才能改變這種局面。

但特蕾莎·梅希望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出於害怕面對即將到來的羞辱性失敗,她於2018年12月10日宣佈,政府推遲原定於12月11日的下議院脫歐協議投票時間推遲到今年1月15日舉行。此舉讓英國脫歐進程陷入了混亂,同時也突顯出她對權力的掌控十分脆弱。

也許特蕾莎·梅正在走卡梅倫失敗的老路——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去豪賭脫歐。不得不說,特蕾莎·梅上臺時被勝利衝昏頭了,她以為投票脫歐勝利就是自己的勝利。如果她要是精明一點,上臺以後,讓強硬派去和歐盟談判,結果也許好點。現在,她辛辛苦苦談出來的結果,強硬派卻百般挑錯。要是當時她讓他們去談,那現在就是她挑他們的錯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