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今天是臘月十二,是<strong>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誕辰。印光大師名列民國四大高僧之一,更是被公認為淨土宗第十三祖。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祖師,他接觸佛法、學修佛法的歷程,想必會給人許多啟發。

不過印光大師並非一直都對佛法這麼信心滿滿的,甚至曾經一度是個積極反對佛教的“叛逆少年”。<strong>真正讓他信受佛法,欣求淨土的,是一場大病,和一本古書。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印光大師如獲新生,成為了佛門的一代高僧呢?時值印光大師誕辰,禪風君與大家一起了解。

敏而好學,仿效先儒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印光大師出生於陝西合陽。在清代末年,這裡是一個各宗教影響力都極小的地方。人們的思想,更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有學問的人們,也以儒學律己,學習儒家典籍,參加科考。

印光大師也不例外。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一直由他的兩個哥哥教導他學習儒典。<strong>唯一一個接觸佛教的機會,可能便是韓愈、歐陽修等古代大儒文章中描述的佛教了。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可是,這些大儒筆下的佛教,可說不上是什麼光鮮的形象。甚至可以說,他們筆下塑造的佛教形象,都是愚昧腐朽的象徵。

原來,韓愈、歐陽修最開始接觸到的佛教,都不是那些正信的佛弟子,而是盲目信佛的皇帝、大臣等人。這種盲信讓這些大儒感到頗為不滿,因此撰文批判。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韓愈後來遇到大顛和尚,歐陽修後來遇到明教禪師,深入交流後,他們都發覺了自己所接觸的佛教現象不足以代表佛教,因此有所悔悟。但是他們批判佛教的那些作品早就已經成為了成名作,為眾人知曉。

印光大師早年接觸到的,便也是這些批判佛教的文章。於是他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也開始效仿韓、歐,撰文闢佛。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印光大師後來不無慚愧地回憶到:“<strong>光本生處諸讀書人,畢生不聞佛名,而只知韓歐程朱闢佛之說。群盲奉為圭臬,光更狂妄過彼百倍。”

當時意氣風發的少年,很快就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些打擊。

因病悔悟,坎坷求法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印光大師十五歲那年,不幸罹患重病。以那時的醫療水平,他只能臥病在床。他對當時字跡的狀況描述道:“長嬰病苦,數年直同廢人。”

於是在病中,他閱讀、反思,最後幡然醒悟:

“佛法自無權力以脅人服從,必賴聖君賢相護持,方能流通天下耳。倘其法果如韓、歐所言,悖叛聖道,為害中國。豈但古今聖君賢相,不能相容於世;而天地鬼神,將亦誅滅無遺也久矣;又何待韓、歐等託空言而闢之也耶?”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這是說,佛法的流傳,是無法靠自身的爭權奪勢來完成的。只有君王宰相擁護,佛法才能流通。因此<strong>如果佛法真的是愚弄人心的糟粕,不用等韓愈、歐陽修闢佛,佛教已經先被君王否定了。

於是他決心出家。清光緒七年(1881),21歲的印光大師禮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道純和尚出家。次年,到陝西興安縣(今安康市漢濱區)雙溪寺印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這中間又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原來,印光大師出家,雖然其父母並不反對,但自幼教導他學習儒家經典的大哥卻非常反對。出於對佛教的誤會和對印光大師的憐愛,大哥將他強行帶回了家裡。

然而印光大師此時出家的志向早就堅定不移,因此又找到了機會逃回了南五臺。在禮謝了道純和尚之後,只住了一年便離開了南五臺。此後畢生沒有再回老家。

歸心淨土,終成大師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印光大師出家後,是以弘揚淨土而聞名的。從一個飽學宿儒到圓頂方袍的僧人,再到一個畢生弘修淨土的淨宗祖師,這一路上,另一個改變他的節點便是曬經。

原來曾在湖北省竹溪縣蓮花寺曬經時,<strong>得讀殘本《龍舒淨土文》,得知唸佛法門之妙。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龍舒淨土文》並不是一本佛經,但是對於印光大師的影響卻極大,甚至可以說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點。

這篇文章是宋代一個名叫<strong>王日休的居士寫的。王日休是龍舒(今安徽舒城)人,而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又是在介紹淨土法門,因此便以“龍舒淨土文”為名。

印光大師雖然所見只是殘本,但卻因此瞭解到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從此歸心淨土,畢生實踐並弘揚淨土法門。最終得到唸佛三昧,自在往生。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印光大師給《龍舒淨土文》作的序中寫道:“<strong>其書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生決定往生為宗。詳觀斷疑生信,普勸修持,往生事蹟,特為勸諭等,以及居士一生所行,末後所現。則上中下三根,無根不被。信願行三法,無法不彰矣。”可見印光大師對此文的讚歎。


恭迎印光大師誕辰!身為淨土十三祖的他為何自稱“常慚愧僧”?



十五歲那年的一場大病,和這一本殘本的古書,成為了印光大師人生的轉折點。從那以後,法身慧命得以滋長壯大,無異於一場新生。

恭逢印光大師誕辰,禪風君想說:瞭解了印光大師的這一段往事,我們更能夠深切認識,<strong>佛法得來不易,哪怕是印光大師這樣的高僧,也不是生來就能接觸。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聞法的機會,努力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