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之一沈周的大作,流落在外何時能歸鄉


流落在美國的明代畫家沈周的《虎丘十二景》,現珍藏於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沈周,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

這套作品名為“虎丘圖”,作品中所畫的是吳中地區的十二處風景名勝:虎丘山、玄墓山、虎山橋、南峰、橫塘、光福山、天池山、賀九嶺、上方山、覺海寺、姑蘇臺、蓮花峰。

2010年北京拍賣過一副沈周的《松窗高士》立軸,成交價1.523億元,成為2010年十大最貴藝術品之一。

沈周作為明四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古代書畫市場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該畫作表現了虎丘的地理風貌和勝景,並未採用地理名字來為作品命名。這是沈周這套畫冊作品的一個與眾不同之處。

沈周以粗筆山水著稱,筆觸融進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其抒發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變為宏闊平和。

沈周的書法師從黃庭堅,書風“遒勁奇崛”,與他的山水畫蒼勁渾厚十分相似、協調。

沈周的作品多藏於大博物館。其中故宮博物院館藏最多,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圖》軸、《滄州趣圖》卷、《卒夷圖》、《墨菜圖》、《臥遊圖》等。

南京博物院也藏有沈周精品,其中有《東莊圖》、《牡丹》軸。

遼寧博物館藏有兩幅沈周的傑作,一幅是《盆菊幽賞圖》卷,另一幅是《煙江疊嶂圖》卷。

臺灣故宮博物院還藏有一幅沈周極有名的《廬山高圖》軸。

沈周早年多畫小畫,40歲以後才畫大幅繪畫作品,中年畫法嚴謹,用筆沉著,晚年筆墨豪放,氣勢雄強。

這副畫冊不知道怎麼跑到美國的,查了一下博物館的信息也沒有說明。大概也是來自圓明園的文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