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從命名看中國航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玉兔二号”: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月球存在著無限幻想。從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的民俗傳說,到按照月相週期來計算日期的中國農曆(陰曆),古人對於月球的好奇與遐想其實從未停止。

更不用說數量豐富的與月亮相關的古詩詞了,自古以來,“月圓”就與中國人最看重的“團圓”緊密聯繫著。時至今日,中國的航天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人已經得以在月球上烙下自己的足跡。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及“玉兔號”月球車踏上月面,在月球上留下中國的第一個足跡,與此同時,中國也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它一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超長服役兩年多。

“玉兔二号”: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1月3日夜,嫦娥四號的著陸器與巡視器(月球車)順利分離,巡視器駛達月球背面,著陸器上的監視相機拍下了月球車“玉兔二號”首次在月背留下的足跡,圖像通過中繼衛星“鵲橋”傳回地面。

“玉兔二号”: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由於月球的同步自轉,人類永遠站在地球上能看到永遠是月球的相同半面。也是因此,“玉兔二號”在月背的著陸與傳遞迴的寶貴圖像,才顯得更加意義非凡。

“玉兔二号”: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同步自轉

由於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速度與方向都相同,因此月球面對著地球的永遠是同一半面。

當我們得以涉足月球表面,中國人並沒有忘記千百年前人們對於月球的美麗憧憬與無限遐想,中國航天人們用對於航天航空探測器的獨特命名,隔著時空對千百年前古代中國人們的憧憬與遐想給出了最最浪漫的回應。

“玉兔二号”: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strong>登月探測器:嫦娥號

<strong>月球車:

玉兔號

<strong>探月工程:嫦娥工程

<strong>玉兔著陸區域:廣寒宮

<strong>航天站:天宮

嫦娥與玉兔的故事是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李白《把酒問月》詩云: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嫦娥攜寵物玉兔奔月,棲息廣寒宮,正如登月探測器攜月球車著陸月球表面,這樣的命名不僅貼切,又極富浪漫的人文情懷。

<strong>通信中繼衛星:鵲橋號

秦觀《鵲橋仙》雲: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如今,鵲橋已經從神話故事裡溝通牛郎織女的由喜鵲之橋演變成了溝通互相思念的雙方的橋樑之意。這樣命名也正應和了地面的人們期待著“鵲橋”號中繼衛星傳回月背圖像的迫切之情。

<strong>GPS全球定位衛星系統:北斗

北斗七星是古人夜觀天象之後對於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的命名,古代中國人用此來辨別方向。

<strong>暗物質探測器:悟空

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目前已知的物質。也許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夠在其中窺得一二。

<strong>火星探測衛星:螢火

中國古書上將火星稱作“熒惑星”,而將火星探測衛星命名為“螢火”,古今各取一字,同時也蘊含脫胎於熒惑星的螢火之意。

<strong>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夸父計劃

夸父計劃由三顆衛星組成,用以全天候監測太陽活動的發生及其伴生現象、太陽活動導致的地球近地空間環境的變化以及地球極光分佈等。上古神話中夸父逐日最終也只是身體化作山川河海的一部分,誰又能說今人的夸父計劃不是給了神話傳說一個最完美的結局呢。

獨特的命名背後展現出的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極具浪漫主義情懷的中國航天人們用獨特的命名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敬意,同時也使得那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有了新一層的解讀方式。

<strong>❖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