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關於NBA的總冠軍一直有一種說法:老二冠軍不值錢。這也是皮蓬6冠在手歷史地位卻不太高、科比的地位如此受爭議的原因。

那麼,究竟什麼是老二冠軍?有人說了,很簡單,看FMVP不就行了了?事實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比如2007年FMVP是帕克,但那時候馬剌老大毫無爭議的就是帕克麼?

再比如1988年FMVP沃西,恐怕沒人認為他是湖人老大,魔術師是老二吧。

最極端的例子莫過子2015年FMVP伊戈達拉,此公平時能在勇士排進前三?

地位和作用決定球隊老大

因此,老大冠軍老二冠軍,不是以總決賽系列賽表現好壞區分,<strong>而是要看當賽季這名球員在球隊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衡量?很簡單,作用看數據,包括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基礎數據(總體輸出)和高階數據(質量和效率)。地位看球員榮譽,當賽季的MVP排名和最佳陣容。數據和榮譽相輔相成,沒有足夠的數據就換不來相應的榮譽。

如果球員在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基礎、高階數據,以及榮譽方面全部在全隊領先,毫無爭議是球隊老大,即使總決賽打得爛點,丟了FMVP , 也算是帶隊冠軍,雖然有點瑕疵。

典型例子來自魔術師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1980年雖然魔術師以新秀身份拿下FMVP,但湖人老大還是賈巴爾。

比如1988年魔術師常規賽19.6+6.2+11.9+1.6斷 ,季後賽19.9+5.4+12.5+1.4 斷,基礎數據(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均為全隊最佳,高階數據的PER(球員效率)、 WS(勝利貢獻值),常規賽為23.1和 10.9 ,季後賽為22.9和4.0 ,也均為全隊最佳。

榮譽方面,魔術師是1988年MVP第三,一陣,而沃西均榜上無名。

因此,雖然總決賽被沃西摘了桃,但1988年的湖人冠軍絕對是魔術師帶隊,這一點沒有爭議。

同理,雖然1980年總決賽,魔術師在賈巴爾受傷的情況下力挽狂瀾拿下FMVP ,但那一年,不論在作用還是地位方面,賈巴爾都是湖人絕對的老大。

三連冠的湖人老大其實很明確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三連冠時期的科比雖然很強,但還是比不過奧尼爾。

2000年不用說,奧尼爾單核冠軍。

2001 年常規賽,奧尼爾28.7+12.7+3.7+2.8帽,PER30.2 , WS14.9

科比常規賽28.5+5.9+5+1.7斷,PER24.5,WS11.3

2001 年季後賽,奧尼爾30.4+15.4+3.2+2.4帽,PER28.7 , WS3.7

科比季後賽,29.4+7.3+6.1+1.6斷,PER25.0 , WS3.8

除了季後賽WS稍勝,科比均不如奧尼爾。

再看球員榮譽:2001年奧尼爾是一陣,科比是二陣。MVP排名奧尼爾第三,科比第九

那一年奧尼爾是湖人老大毫無疑問,最後FMVP也是奧尼爾。

2002年常規賽,奧尼爾27.2+10.7+3+2帽,PER29.7 WS13.2

科比常規賽25.2+5.5+5.5+1.5斷 PER23.2 WS12.7

2002年季後賽,奧尼爾28.5+12.6+2.8+2.5帽 .PER28.3 , WS3.8

科比24.6+5.8+4.6+1.4斷 , PER20.5 , WS2.6

所有數據,科比均不如奧尼爾,

球員榮譽,2002年奧尼爾和科比均為一陣,MVP排名奧尼爾第三,科比第五,還是奧尼爾稍勝

最後FMVP也是奧尼爾,2002年湖人老大毫無疑問還是奧尼爾。

因此,雖然2001和2002年科比表現很好,數據也很好,甚至在有些季後賽系列賽壓過奧尼爾,但很遺憾,他的總體表現還達不到球隊第一人。如果科比能在同一個賽季具備2001年的季後賽和2002年的常規賽(尤其是榮譽),那麼差不多可以和奧尼爾平起平坐。

談談馬剌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鄧肯雖然數據上並不逆天,但5冠裡的絕大多數時候他還是無可爭議的老大。

2007年馬刺,鄧肯在所有上述標準全部碾壓帕克,因此,最後雖然沒有FMVP ,但那一年馬刺老大肯定是鄧肯。

倒是2005年季後賽,吉諾比利 的作用被低估,那一年,吉諾比利季後賽WS4.2壓過了鄧肯的3.5 , PER24.8也和鄧肯的24.9旗鼓相當。當然因為基礎數據和榮譽的劣勢,吉諾比利肯定算不了那一年馬刺的老大。

到了2014年,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雖然鄧肯在基礎數據方面仍然是全隊最好的,但高階數據方面,常規賽WS他不如萊昂納德,榮譽方面, 帕克是當賽季二陣+全明星,鄧肯兩項空白;常規賽MVP排名,鄧肯和帕克並列第15,再加上最後FMVP給了萊昂納德。2014年的總冠軍說是鄧肯帶隊有些勉強。

<strong>總體來說,鄧肯的5個冠軍有4個是老大冠軍,但只有3個FMVP。

加內特和皮爾斯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加內特在2008年差一個FMVP就圓滿了。

2008年的凱爾特人和2007年馬刺很相像。加內恃比較虧.他在常規賽,季後賽的基礎數據,高階數據全部領跑全隊,同時也是一陣一防+MVP 第三。可惜最後FMVP給了皮爾斯。因此這個冠軍很難說是皮爾斯帶隊,但和2007年馬刺不同的是,皮爾斯是球隊老臣,而加內特是新來的, 直接說是加內特帶隊又有點不合適。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是:<strong>2008年凱爾特人,加內特是全隊作用最突出的球員。

活塞一貫是多核模式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活塞五虎各司其職,所以整體戰力非常強大。

大部分總冠軍的老大是很明確的,但也有少數冠軍沒有明確的帶隊者。

2004年的活塞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一年活塞地位最高的其實是大本(二陣一防,唯一的全明星,MVP第七)。但在數據方面,他和比盧普斯、漢密爾頓相差無幾。加上最後FMVP給了比盧普斯,那一年的活塞是典型的多核模式,說是誰帶隊都不合適。同樣的例子在1989-90兩連 冠的活塞身上也有發生,托馬斯、杜馬斯甚至蘭比爾在基礎數據、高階數據和球員茉譽方面各有千秋,也是多核模式。

勇士的雙核誰更強?

怎樣才算帶隊奪冠?FMVP說了不算 得看球員貢獻和地位

雖然庫裡是勇士的魂,但杜蘭特這個外來戶的作用並不比他小。

前面說到,2015年的勇士肯定是庫裡帶隊奪冠而不是伊戈達拉,但2017和2018年來了杜蘭特以後是什麼情況?

我們還得來具體看數據和地位。

杜蘭特和庫裡這哥倆,這兩年的數據、表現和榮譽大體上差不多。

2017年常規賽,庫裡場均25.3+4.5+6.6,杜蘭特則是25.1+8.3+4.8。高階數據方面,庫裡PER24.6,WS12.6,杜蘭特則是PER27.6,WS12,比較下來,兩人各有千秋。

2017年季後賽,庫裡場均28.1+6.2+6.7,杜蘭特場均28.5+7.9+4.3。高階數據,庫裡PER27.1,WS3.4,杜蘭特PER27.5,WS3.1,還是旗鼓相當,不分勝負。

兩人在當賽季都是入選二陣,而MVP投票,庫裡第六,杜蘭特第九,榮譽方面依舊差不多。<strong>所以,2017年儘管FMVP歸杜蘭特,但勇士是“杜庫雙核”,說誰帶隊都不合適。

2018年情況略有不同。

常規賽,庫裡場均26.4+5.1+6.1,PER28.2,WS9.1 杜蘭特場均26.4+6.8+5.4,PER26,WS10.4,兩人差不多

但到了季後賽,庫裡場均25.5+6.1+5.4,PER22.3,WS2.1 杜蘭特場均29+7.8+4.7,PER25.1,WS4,杜蘭特佔據一定優勢。

榮譽方面,當賽季,庫裡只入選了二陣,而杜蘭特是一陣。MVP排名,杜蘭特第七,庫裡第十。還是杜蘭特略佔優。

<strong>總體而言,2018年雖然勇士還是雙核模式,但庫裡因傷病缺席較多比賽,杜蘭特是那個賽季為勇士做出貢獻最多的球員,而他也連續第二年拿到FMV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