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strong>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說到對聯,我們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除夕時候貼的春聯了吧;可能還有一些毛筆字寫得比較好的朋友,會自己寫一些對聯。而這些對聯大多用詞講究,寓意美好,是我們為了新的一年或者某些人某些事祈福用的,有時候會覺得千篇一律,沒什麼意思。但事實上,對聯是非常有趣,也非常有用的一種文學形式。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故事,講的就是一個江南的才子到北方去遊歷,遇到一個小乞丐後發生的趣事。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那麼小乞丐對出的下聯是什麼呢?為什麼旁人都對他刮目相看呢?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我們知道,自古江南出才子,古時候的蘇州城就出了不少狀元,有功名的才子就更多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才子,雖然不是這些狀元之一,也不是鄉里極負盛名的才子,但是他出生在這裡啊!而且他的水平也不差,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有一年,他的一個去了京城發展的發小來信讓他去京城遊玩,見見世面。於是他帶著書童,乘著馬車就上路了。古時候沒有什麼電子設備,車上又顛簸不好看書,一路上真的是非常無聊。有一天,他在馬車裡聽外面人說到什麼“神童”啊對句啊,突然就來了一探究竟的興致——實在是被憋壞了。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於是他讓書童把馬車看好了,一個人興沖沖地就打聽“神童”去了。結果經過一路的人指點,最後看到的,卻是一個神色傲然的小乞丐。喝!他那一身衣服穿的,天都要入冬了,就只上身一件破棉襖,下邊還是條單薄的褲子,頭上還戴著不知道哪裡撿來的草帽。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就這樣,還一臉驕傲地站在一張小桌前,桌上還寫著“神童對句,對上付一文錢,對不上給三文錢”。字的旁邊就是一個破碗,已經裝了不少錢了。有很多人來的時候躍躍欲試,走的時候垂頭喪氣。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雖然他看不上那一文錢三文錢,但就看不慣小乞丐驕傲的樣子,走上前去,押了一小塊碎銀,說:“我給你出個上聯,你要是對上了,這塊碎銀就是你的;你要是對不上,我也不要你的三文錢,你就……從這桌子下面鑽過去吧。如何?”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別看鑽的是桌底不是胯下,其實和胯下之辱是差不多的概念,都丟人。不過不管怎麼說,這筆買賣能做,小乞丐沒有生氣,也沒有退讓,還是帶著驕傲的小表情說:“大叔你出題吧!”

大叔?才子倒是被這個稱呼激怒了,他明明還是個美少年!原本想難為一下小乞丐,一生氣就逞口舌之快了,才子指著小乞丐的衣帽,出上聯:<strong>“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

這上聯就是在嘲笑小乞丐穿個衣服都不知道季節,是腦子糊塗了。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小乞丐聽了之後,笑吟吟地對道:<strong>“生南方來北地什麼東西。”他這語氣倒是輕鬆,也沒有咬牙切齒,把才子氣得咬牙切齒。原來小乞丐聽出了才子的口音,知道了他是南方人,所以這麼對。這下聯說不上有多精妙,但是以“南北東西”對“春夏秋冬”,也是可以的。更絕的是“什麼東西”這四個字,才子無論怎麼理解都是在罵自己。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可以說,這個下聯雖然歪,但這效果確實令人刮目相看啊。旁觀的人紛紛為他叫好。才子氣歸氣,還是按照約定把錢給了小乞丐。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有句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誰說小地方就不會出人才呢?誰說小乞丐就不能有文化呢?當然,這位才子最大的錯誤並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看到那麼多人都敗在小乞丐手下,居然還衝動地“奉”上一塊碎銀?明明事實證明小乞丐確實是個神童了,還非要自己冒大風險去試,結果當然就不太好了。

才子出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小乞丐的下聯令人刮目相看

所以說,我們在旁觀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能真的只做一個“吃瓜群眾”,而應該認真觀察局勢,才能真正掌握形勢的變化。這樣一來,就算不能立於不敗之地,至少能把損失降到最少嘛。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