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2018天貓雙11

2分05秒破100億,

107分破1000億...

馬雲很滿意地笑了

實體店商哭了!

每年雙十一

對企業而言,

到底是福,還是禍?

我認為,禍大於福。

<strong> 1

<strong>流水上千萬,淨利一點點


一個價值100元的產品,以10元的價格賣出去100個和以100元的價格賣出去10個,哪個更有分量?

顯然是後者更有分量。因為,前者雖然賣出100個,但損害了品牌,擾亂了市場,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而後者不僅維護了價格,建立了認知,沒準兒還能賺一點。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然而,遺憾的是,在很多企業裡這麼簡單的道理都得不到普及,得不到堅持,很多企業絕大部分銷量都是按照前者的方式完成的。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產品過了“雙11”後的銷售狀況。是否熱鬧過後普遍陷入蕭條?

因為,這樣的大折扣、大降價,實際上告訴顧客:我這個產品可以賣這麼低的價格,平時那個價格是虛高的。這是第一個認知失敗!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顧客知道了,他就算有需求也會忍著,等你再次降價。你到底降,還是不降?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顧客會覺得:你的產品,我有的是機會當你再降價的時候買,平時就不用買。從而,你的品牌就會淪落為“只有在節假日搞促銷的時候才能買的品牌”。這是第二個認知失敗!

<strong> 2

<strong>來客減少、客單降低……

當然“雙十一”不是阿里一家的,京東,蘇寧等電商也在摩拳擦掌;同樣,“雙十一”也不僅僅是電商們的,實體零售企業也在抱團向電商宣戰。自2014年起,風雨飄搖中的實體零售企業聯合發聲:“從今年開始,‘雙十一’不僅是網購狂歡日,更是實體零售企業集體讓利狂歡的中國購物節!”誓要將雙十一也做成線下零售商的節日。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類似這樣的宣戰能挽救實體零售業的頹勢麼?至少近年來接連不斷的零售實體關店潮告訴我們,適合電商的,不一定適合店商,以犧牲自身本就微薄的利潤來讓利消費者的傳統促銷方式,不是對抗電商大潮的有效方式,反而加速了實體店的消亡。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之前就有媒體報道,上海建材市場正在急劇減少。五六年前上海有各種規模的建材市場300多家,現在減少了100多家,預計明年剩餘的建材市場不會超過100家。

曾經

人們如果要買衣櫃

幾乎都會來實體店逛逛,打打樣,領領行情

而如今

這裡也已經人氣蕭條,空空蕩蕩……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顧客朋友,或許今天你還在網上買衣櫃,

因為少花了幾塊錢或幾十塊錢沾沾自喜,

但是過些日子你衣櫃壞了想找維修的時候,

昔日熟悉的那個衣櫃網店可能已經不在了,

看著樓下的實體店,

緊鎖的門窗上貼著衣櫃店出租的紙條,

回想著這裡衛浴老闆之前熱情服務

突然你才發覺:

之前買衣櫃嫌實體店貴,

現在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一個方便了!

107分破1000億!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家居實體店的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