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吃過好多牛肉乾,不管是內蒙古牛肉乾,青海犛牛肉乾,黃牛肉乾,母親牛肉乾,發現一個特點就是為什麼肉乾總是絲絲縷縷、肌理分明,而不像豬肉脯那麼沒有纖維感…於是,我們就找來了牛肉乾的流水線製作過程!(¯﹃¯) 流口水預警啦~

原料選擇

首先,優質牛肉乾的原材料一般會選擇牛後臀和腿部上的肌肉。這部分通常比較貴,如果像豬肉脯一樣弄成肉餡把纖維打散了,就不能呈現昂貴天然的姿態了...肌肉是骨骼肌,當然就運動的部位比較好吃啦!脂肪含量還低,就有了那種充滿活力的緊緻感~(¯﹃¯)~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接著將大塊的肌肉放入切片機,切成厚度一致的片狀牛肉,這裡切片的尺寸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需要考量到後續醃製和燻蒸的工藝。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醃製入味

再接下來就是把肉條們放入攪拌機中進行秘製配方的醃製。肉片與不同口味的調味,混著醬汁一起倒入攪拌機中,1 個小時攪拌後再靜置 24 個小時,就可以啦~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這裡查到一個加工方法的分類:切片後醃製,更容易保證每片肉乾的口味均勻,因為薄一點醃製也就更入味了;而有的人喜歡的五香牛肉乾、麻辣牛肉乾之類的,肉感提供的更多是嚼勁,也有工廠選擇尚未切片前進行醃製。

煙燻慢烤

醃好的肉片會由工人們放到不鏽鋼棍上,肉片和肉片之間要有足夠的空隙,好讓熱空氣從中穿過,讓肉好好地受熱。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掛滿肉片的不鏽鋼棍們會被放到支架上,再被送入煙燻室。用被特殊調味液體浸過的木頭,進行緩慢燃燒,就能散發出大量濃煙。與此同時,煙燻室再保持在不超 82℃ 的溫度內,也就是對這些肉片進行低溫慢烤,保證持續的入味。

煙燻一般需要 5~7 個小時,讓不斷循環的熱空氣去烘乾肉片表面的水分,與此同時肉片再被濃煙滲入「煙燻」的味道,如果想要肉感有不同的口味,還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木頭。比如以前寫《香腸的兩邊是怎麼擰起來的?》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煙燻用的是橡木屑,查到說這樣做出來的香腸味道最好,在蒸發烘乾香腸表面水分的同時會滲入煙燻的味道。

像這次介紹的牛肉片,煙燻之後會失去 3/4 的重量。想想看 50 塊錢 1 斤的牛腿肉,就變成了 1/4 斤,相當於 200 塊錢 1 斤的牛肉乾啊!能不賣的貴麼!

測試厚度

燻好的肉乾還會被抽取樣品測試厚度,這次介紹的品種,肉乾合格品的標準是 3~4 mm 才能做出最佳口感!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分裝成袋

最後符合標準的肉乾們,還會被切成大概 8cm 的長度進行分裝,嘩啦啦地送去分袋,簡直令人垂涎三尺...

耐嚼易存、肌理分明的牛肉乾,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等等!Cast 還有話說

冬天已經到了,作為沿海地帶的孩子,老家的奶奶們已經開始晾燻雞和醬油肉了…啊!突然想回家過年了!(雖然還有很久...)

另外,果殼是飯點屎尿屁,我們飯點發不出文章,但有趣的製造可以睡前吃吃吃呀~哈哈哈,目測今天小可愛們會爭論原味加一點點鹽好吃還是五香、麻辣、手撕...我先舉手,就喜歡甜甜的沙嗲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