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刀落“零通過”,新發審委到底是個什麼脾氣?

<strong>跑 三 觀 點

是要漫長的煎熬與期待,還是要快速上會卻被一刀斬落馬下“打回原形”?這個問題,就像莎士比亞的“To be or not to be”一樣是個艱難的抉擇。

<strong>11月29日,第十七屆發審委2017年第56次會議召開,這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次發審會,三家擬上創業板公司全部被否。

重慶廣電數字傳媒、博拉網絡、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三個難兄難弟一杯苦酒入喉,心再作痛還是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而“二進宮”的博拉網絡(834484)作為新三板公司,有過三類股東“前科”,此番被擋於A股門外,也讓新三板上的其他IPO兄弟如履薄冰。

手起刀落“零通過”,新發審委到底是個什麼脾氣?

不止擬IPO企業在排隊路上瑟瑟發抖,市場一干吃瓜群眾也是滿臉懵逼,新一屆發審委新官上任以來,豈止燒了三把火,簡直就是鐵面判官、勢威難匹。

到底發生了什麼?

<strong>低通過率成常態:想來就拿出硬本事!

秋風蕭瑟。龍門路上,但見一員上將橫刀立馬,豪氣沖天,對著下首排隊大軍一聲冷笑:“誰想上會,放馬過來!吾有絕技‘核查十八掌’,只要你能接住我這些招,這A股龍門就讓你過!”

這員“上將”就是由63名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組成的發審委。新一屆發審委為何如此受關注?<strong>一方面由於下半年中國證監會對發審機制進行改革,將主板和創業板發審委合併,朝著統一審核理念和審核標準的趨勢發展,重組形成“大發審委”。另一方面,自10月17日新一屆發審委履新以來,給予IPO首發項目的否決情況頻繁出現,遠超以往,企業被否和過會率降低的局面或將延續。

手起刀落“零通過”,新發審委到底是個什麼脾氣?

11月1日,新發審委亮劍,<strong>審6過2;11月7日深夜證監會官網披露當天首發企業的發審委審核結果,新發審委再次“發威”,<strong>審6過1。以往前輩甚至先烈的經驗教訓總結出的IPO審核規律是,淨利潤3000萬元以下,過會率很低。5000萬元以上的,只要沒有什麼嚴重問題,基本會放行;高於1億元的,過會率很高。

但這條老經驗碰到新一屆發審委,似乎失效了。11月7日當天被否的5家企業中有3家企業2016年淨利潤過億,其中國金黃金2016年淨利潤高達4.48億元。這也傳遞出一個信號:即使淨利潤高,<strong>如果業績真實性被懷疑、內控有效性存在缺陷、持續經營能力存在問題、關聯交易非關聯化、商業合理性必要性無法得到解釋、原有產能利用率低募投項目又增加產能,等等等等,都會導致發審委投下否決票!

11月20日,中國證監會舉行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就職儀式。在該就職儀式上,主席劉士餘和證監會黨委委員王會民又敲響了警鐘:

<strong>“對於不合規的企業,要勇於投否決票。”

<strong>“要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終身追責。”

質量把關之下,效果也是立竿見影。新發審委宣誓後,至今開了三次IPO發審會,審核了9家IPO企業,僅3家過會,通過率低至創紀錄的33.3%。這也引得不少人感嘆:“新一屆發審委面向國旗宣誓後,責任感更重了,審核更審慎了!”

事實上,10月17日上任以來,新一屆發審委就保持了這樣的鐵面無私姿態:<strong>截至11月29日,共審核61家公司的IPO申請,34家通過,22家企業被否,5家企業的申請被暫緩表決,通過率僅為55.73%。比起今年前3季度80.9%的通過率,足足低了兩成多。

手起刀落“零通過”,新發審委到底是個什麼脾氣?

<strong>通過率的變動趨勢反映了審核趨嚴的監管取向。正如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所言,發審委員以自己強大的專業認知,對擬IPO企業的質地做出準確的判斷,給出負責任的意見。<strong>這是對擬IPO企業負責,對A股市場廣大投資者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隨著IPO常態化發行的持續,“堰塞湖”壓力得到明顯緩解。未來,IPO通過率降低或成常態。

<strong>毛利率問題不應忽視

一起“殉情”的重慶廣電數字傳媒、博拉網絡、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都出現了哪些問題?

大發審委關注了重慶廣電的資產完整性、缺乏業務資質、同業競爭、財務指標異常、資產折舊等問題;博拉網絡被問詢了股份代持、業務模式、淨資產收益率、同業競爭、員工薪酬問題;而北京全時天地的業務依賴、收入確認、財務指標異常、經營資質問題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有意思的是,其中重慶廣電和北京全時天地均被詢問了毛利率的情況,這或許不只是巧合。根據證監會審核結果公告的提問情況統計,<strong>截至11月29日,IPO申請被否的22家企業之中,有15家企業被髮審委問及毛利率相關問題,佔比為68.2%。

在15家被否公司的毛利率相關問題中,包括雪龍股份、中天精裝、捷眾科技等在內的11家企業報告期內存在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現象。對此,發審委通常要求相關企業著重解釋毛利率較高的原因以及維持高毛利率的可行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strong>發審委對於企業毛利率水平的關注最終是希望瞭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水平。也有專業投行人士表示:“毛利率水平是判斷一家公司產品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最直接的指標之一,並且有助於判斷企業是否有財務造假的可能。”

<strong>“鐵面無私”下的吃瓜群眾:變天了!

關於昨日的三家IPO企業“無一生還”慘劇,群眾也有話說:

1、業務不好做!業務不好做!業務不好做啊!

2、年終獎沒了…年終獎沒了…年終獎沒了!

3、IPO“堰塞湖”問題有效解決。

4、供給側的改革,是大勢。

5、喊了多年的監管從嚴,你們都不信,這下怕了吧。

6、近期IPO上會真不是一個好時機,但輪到你了又有什麼辦法?

7、近期申報企業可能會緩一緩,把質量做好再說。

8、併購重組業務看多,上市公司又可以狂歡。

話說回來,IPO過會率低確實與此前申報項目參差不齊相關,很多項目本著試一試的心態就報會了,被否也不足為怪。

當然,蛋糕擺在那裡,從嚴把控申報材料質量,核查做細,該申報還是要報。做好自己該做的,剩下的就“盡人事,聽天命”吧。相信苦心人,天不會負。(奔跑吧新三板:pao3cn)

【以上部分整理自IPO案例庫、IPO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