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屬薩摩亞居民持有美國護照,卻不是美國公民

美屬薩摩亞,又稱東薩摩亞,是在南太平洋的美國無建制屬地、美國現有殖民地(但20世紀50年代以來多次要求聯合國將其從殖民地名錄刪去)。東薩摩亞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有人居住,歐洲探險家在18世紀到達薩摩亞。首府帕果帕果,是太平洋上天然良港之一。面積199平方公里,人口67084人(2001年)。主要的島是圖圖伊拉島(最大和人口最高),其餘島嶼為馬努阿群島(Manu'a)、羅斯環礁和斯溫斯島。

美屬薩摩亞居民持有美國護照,卻不是美國公民

美屬薩摩亞國旗

美屬薩摩亞居民持有美國護照,卻不是美國公民

19世紀後半葉,德國、英國和美國為爭奪薩摩亞群島發生了嚴重的國際對抗。最後,根據1899年條約規定,德國和美國分割薩摩亞群島。次年美國正式佔領群島東半部(由5個火山島與兩個珊瑚礁組成)。西薩摩亞現在是薩摩亞獨立國。2005年5月30日,美屬薩摩亞再次要求聯合國把當地從殖民地名單中剔除。

2017年12月5日,歐盟宣佈美屬薩摩亞(即東薩摩亞)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約公元前1000年已有薩摩亞人在此定居。1722年歐洲人發現薩摩亞群島。19世紀中葉英、德、美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1899年根據美、英、德三國協定,西經171°以東被劃歸美國,東薩摩亞正式成為美國殖民地。1922年成為美國非建制領土。1951年前為美國海軍基地,由海軍部管轄,後劃歸內政部管轄。經濟以金槍魚加工和旅遊業為主。1985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9億美元,人均5410美元,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南太平洋地區居前列。兩家美資魚罐頭廠是全島的經濟支柱,年加工量15萬噸,90%出口美國,1989年魚產品出口佔當年出口總額的95%。農業主要種植椰子,1992年產椰子5000噸、香蕉1000噸、芋頭2000噸,椰幹供出口。進口食品、石油產品和機器等。交通主要靠公路,公路總長350千米,其中鋪裝公路150千米。帕果帕果為天然深水港,可泊萬噸級海輪,西南15千米處有帕果帕果國際機場。帕果帕果也是美國在太平洋的重要海、空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太平洋艦隊曾以此為基地對日作戰。

地理位置位於中太平洋南部國際日期變更線東側,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包括薩摩亞群島的土土伊拉、奧努烏、羅斯島、馬努阿群島的塔烏、奧洛塞加、奧福島及斯溫斯島。主島土土伊拉島最高峰馬塔法奧山海拔966米。屬熱帶雨林氣候。5月~10月為旱季,11月~4月為雨季。年平均氣溫21~32C。,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

薩摩亞群島東部島群,美國屬地。又稱美屬薩摩亞(AmericanSamoa)。位於太平洋南部,在南緯13°~15°,西經168°~171°之間,國際日期變更線東側。西臨西薩摩亞。地處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通往南、北美洲海、空航線上,戰略地位重要。面積197平方千米。人口5.1萬(1993),多為薩摩亞族。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語、薩摩亞語。全島劃分3個行政區。首府帕果帕果,位於圖圖伊拉島南部沿海,瀕帕果帕果灣,人口約1.35萬。東薩摩亞由圖圖伊拉島、塔烏島等大小7個島嶼組成,其中5個為火山島,2個為珊瑚礁島。70%的土地為叢林覆蓋。主島圖圖伊拉島是最大的島嶼,島上多山,土壤貧瘠,中部的馬塔福山海拔653米。沿岸平原狹窄,土地較肥沃。四周有珊瑚礁環繞。最高峰為塔烏島上的拉塔山,海拔969米。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四季溫差小。年降水量2000~4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間。

多屬波利尼西亞人種,其中薩摩亞、美國本土和其他島國人約1.7萬,還有少數韓國人和華人。人口增長率2.53%(2000年)。講薩摩亞語,通用英語, 居民多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

美屬薩摩亞居民持有美國護照,不是美國公民(Citizen),是美國國民(National),但比持有美國綠卡的普通外國人優越,他們在美國50州沒有居住時間的連續性要求(既沒有移民監),是一種“天然”的永久居留權,而且在稅收上還按照美薩稅率對待。

美薩居民屬於美國國民身份(National)。這種國民身份擁有在美國任何州無限期工作、生活和居住的權利,除了無投票權和不能擔任公職外,幾乎和美國公民沒區別,也可以持有美國護照。當然也可以申請歸化為美國公民。

美屬薩摩亞居民持有美國護照,卻不是美國公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