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科技的未來,就像大航海時代,只有最勇敢的舵手,才敢勇闖無人區。

​諮詢公司 Gartner 不久前就發佈了 AI 與未來工作的預測報告,聚焦人工智能與人類工作之間的互相影響。《華盛頓郵報》所關注的 2019 年科技趨勢裡,FB 可能的人事變動與特斯拉、蘋果在各自領域的激烈競爭或左右未來美國乃至全球科技的走向。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也發佈了一份 2019 十大科技趨勢,包含城市實時仿真、語音 AI、5G、AI 專用芯片、自動駕駛、數字身份等。

縱觀這些趨勢預測報告,達摩院的這份趨勢最具看點。

一方面,作為聚焦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的世界頂級研究機構,達摩院的趨勢判斷從人工智能到 5G 以及自動駕駛等,都是業界最前沿的技術熱點。展現了達摩院對於數字時代科技發展全局把控的大視野,也展現了此次趨勢判斷對行業的普世性、獨立性和客觀性。

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另一方面,正如達摩院院長,同時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的阿里巴巴 CTO 張建鋒所言,「阿里巴巴是一家商業成功掩飾了技術成功的公司」。如果說 2009 年誕生的阿里雲實現了中國雲計算啟蒙與產業 AI 的落地,並重新定義了阿里巴巴作為一家技術公司的要義。那麼 10 年之後的 2019 年,達摩院以十大科技趨勢為號角,吹響了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科技長征的號角。

01 <strong>數字時代,科技的「新航道」

達摩院此次發佈的十大科技趨勢,代表著目前整個科技行業關注的熱點科技領域。

以人工智能為例,達摩院提出了四個方面的預測:

  1. 芯片:數據中心的 AI 專用芯片
  2. 計算架構:被重構的通用計算體系
  3. 算法:從深度學習到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
  4. 應用:特定領域的語音 AI

這四個方面的科技趨勢也是目前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爭奪的焦點。

先看芯片,在當下人工智能最火的深度學習領域,通過 GPU 完成數據訓練雖然還是主流,但新的趨勢正在改變這個領域。

Google 在數據中心領域推出的張量處理器(TPU)已經展現出不俗的實力,而在 2018 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佈了 AI 芯片計劃。隨後,華為、亞馬遜也先後加入到 AI 專用芯片的研發陣營,這勢必將對 GPU 的地位產生巨大沖擊。

其次,AI 芯片的流行也進一步推動計算體系結構的變化,包括計算、儲存、網絡都需要滿足 AI 對高通量計算力的需求。另一方面,FPGA、GPU、ASIC 等計算芯片以及新型存儲器件的出現,已經為通用計算架構的演進拉開了序幕,由此帶來的不僅是 AI 的快速發展,還有望加速步入量子計算時代。

第三,算法迭代。過去的 2018 年,深度學習儘管進步神速,但始終無法突破自身的瓶頸----常識。

達摩院認為,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系統將賦予機器常識。所謂「圖神經網絡」,是一種基於圖結構的廣義人工神經網絡,它可以直接對真實問題進行建模,又可以利用自動微分科技進行學習,甚至有望將多個傳統人工智能領域進行融合。

通過將深度學習納入圖神經網絡,能給實現端到端的學習與歸納推理的結合,有望解決深度學習無法處理的關係推理、可解釋性等一系列問題。

這也意味著,強大的圖神經網絡將會類似於由神經元等節點所形成網絡的人的大腦,機器有望成為具備常識、具有理解、認知能力的 AI。

第四,語音 AI 的快速發展,有望在特定領域通過圖靈測試。一方面,「會說話」的個人設備和公共設施越來越多,語音交互正在成為一種「默認」的交互方式。

另一方面,實時語音生成與真人語音可能將無法區分。甚至在一些特定對話中,機器已經具備了通過圖靈測試的能力,由此引發的倫理道德以及法律爭議也將在成為 2019 年的重要看點。

上述四個方面,已經勾勒出 2019 人工智能發展的幾個重點。除了AI領域,達摩院在智能城市、數字身份、自動駕駛、圖神經網絡系統、AI芯片、區塊鏈、5G等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上的思考和研究,讓外界看到了阿里巴巴在頂尖科技領域的佈局與積累。不斷加碼技術,是為未來進行投資,現在的阿里巴巴是一家全面投入基礎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

02 <strong>最好的科技趨勢,將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科技行業從來不缺乏科技趨勢預測,但不管是諮詢公司如 Gartner,還是科技媒體如 Wired 甚至 MIT 科技評論,幾乎所有的科技趨勢預測都會演變成「空中樓閣」,要麼還是處在實驗室階段的科技,要麼是沒有落地價值的「現代屠龍術」。

但正如上文所言,達摩院此次發佈的十大科技趨勢,作為達摩院以及阿里巴巴科技佈局的一部分,已經體現在阿里巴巴的業務體系變革中。

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2018 年 9 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的 AI 芯片計劃曝光,不僅成立了一家芯片公司「平頭哥」,還明確了 AI 芯片的量產時間線。

11 月底,阿里雲架構升級,阿里巴巴 CTO 張建鋒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而張建鋒還同時負責達摩院以及「平頭哥」芯片公司,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將 AI 芯片的研發與雲計算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結合起來,實現 AI 從芯片到計算架構到算法的全面升級。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則是城市。達摩院將城市實時仿真科技列為 2019 十大科技趨勢之一,也是基於過去兩年多來 ET 城市大腦落地實踐的最好總結。

ET 城市大腦解決了一個困擾城市管理者的難題,它將城市數據----包括公共基礎設施的感知數據和城市實時流動數據----彙集到一個統一的計算平臺,通過雲端強大的計算力以及大量 AI 算法的加持,實現了對於城市的計算,讓城市成為一個可以被計算、被仿真的全新智能體。

在杭州餘杭區,城市大腦通過接入大量物聯網設備數據,包括獨立式無線煙感、液壓感應裝置、智慧充電樁等及其他視頻設備信息,並收集全區 6 個消防隊、10 個專職消防隊、60 個微型消防站以及 110、120、水務、電力、城管五個聯動部門的數據,通過這些基礎數據對全區消防安全進行評估預警。

這些海量的數據被實時收集、實時處理、實時反饋。一旦發生警情,城市大腦自動推送建議救火方案到消防隊,並設置前往火情現場最優交通路線,利用城市大腦的全局協同機制,讓救火車一路暢行無阻。同時,警情還將自動推送警情到 120、水務、電力等其他聯動部門,實現整個應急部門的協同。

這個案例裡,城市裡的資源,如感應裝置、交通信號燈、城市道路等,不再僅僅侷限在物理的城市裡,也成為虛擬城市的資源,這些全時空感知、全要素聯動、全週期迭代的虛擬城市,將大幅推動城市治理水平的優化提升。

AI 芯片、城市大腦之外,達摩院所預測的其他科技趨勢,也正在通過阿里巴巴的商業服務體系賦能行業與個體。

當生物識別技術越發成熟,生物識別和活體技術也將重塑身份識別和認證,數字身份將成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這一技術也早已在支付寶裡有所應用,未來,手機解鎖、小區門禁到餐廳吃飯、超市收銀,再到高鐵進站、機場安檢以及醫院看病,靠臉走遍天下的時代正在到來。

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當區塊鏈迴歸理性,其更實際的商業化應用也逐步凸顯。今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就將區塊鏈應用其中,通過雙重認證和雙向加密通道,給每個跨境商品打上唯一的「身份標示」,實現了鏈下世界與鏈上數據的可信映射,也讓外界看到了區塊鏈的「鏈接」價值。

03 <strong>從2009到2019,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在達摩院的這份趨勢預測裡,科技不再僅僅是躺在實驗室報告裡的「科研數據」,也不是科幻故事裡天馬行空的想象,這些科技面向未來,同時又貼近當下,擁有常識的 AI、實時仿真的城市、高速的 5G 網絡以及更安全的自動駕駛與數字身份,這一切都為人類未來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科技願景。

這同樣也是阿里巴巴正在努力的方向,再去回味前文提及的張建鋒的話,「阿里巴巴是一家商業成功掩飾了技術成功的公司」。這句話並不為過,倘若沒有在技術的投入與積累,僅僅依靠「小米加步槍」和人力,如何能支撐起阿里巴巴如此龐大的業務和生態體系?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技術基因,更多源自於其在真實業務場景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如果說應對全年不打烊的天貓、淘寶是一次小考,那麼雙 11 的高併發、大流量更像是一場「大考」。過去十年的雙 11,從數據庫、支付、計算到物流,阿里巴巴的技術實力逐步展現。

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2009 年 1 月,當飛天一位工程師寫下第一行代碼時,或許不會有人想到,這將開啟一個屬於阿里巴巴科技賦能的新時代。過去十年是阿里巴巴商業成功的十年,也是推動阿里巴巴科技賦能全社會的阿里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十年,當阿里雲成為中國公共雲的代名詞,當產業 AI 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當物聯網與新制造不斷擦出火花,這一切都構成了阿里巴巴展現科技實力的最佳舞臺。

十年之後,站在 2019 年開年的時間節點上,阿里巴巴通過這十大科技預測,向全世界發出了「新十年之約」,阿里雲的科技賦能能力與達摩院的基礎研發實力,也為這一次的「新十年之約」提供了足夠的信心保障,AI、5G、區塊鏈、自動駕駛、城市仿真......這一系列新科技與新場景的結合,最終也將推動「阿里巴巴商業系統」在更多行業的落地,阿里巴巴下一個十年的科技長征,已經開始。(完)

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阿里巴巴的「新十年之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