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接下來你將讀到:

  1. 泰國有望打破B輪融資的困境
  2. 人才沙漠中開發綠洲
  3. 放棄所謂的捷徑,B2C轉型B2B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前幾天小羅盤發表了《2018年末,東南亞創投圈7大關鍵事件回顧》之後,有一位在泰國創業的船長問為什麼這些事情發生地不是印尼新加坡就是越南,好像沒有泰國什麼事。於是小羅盤在自我檢討了之後,發現泰國在過去一年裡面的確比較沉寂,雖然前有京東和尚泰(Central Group)達成新零售方面的戰略合作,後有東南亞“美團”Go-Jek宣佈以GET!的名字進入泰國,可是仔細一想,這些企業都只是把泰國當做市場,那麼泰國自己本身的發展情況到底如何呢?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泰國創投生態的5大賽道(來源:The Nation)


根據泰媒The Nation,泰國創投市場比起2017年增長了30%-40%左右,預計2019年會繼續增長超過50%,而且還會帶動幾個方面的突破,小羅盤暫且將其總結為:

1. 破開B輪融資的困境

2. 人才沙漠中開發出綠洲

3. 放棄所謂的捷徑,B2C轉型B2B

仔細的船長應該能發現,泰國創投市場之前一直比較“沉寂”,恰恰就是上面這“錢、人和模式”沒有大的突破,這個三分的結構放之四海皆準,創業無非就是這三把板斧,再加上市場環境和一些運氣。後兩者一個是前提(市場環境),一個是不如不提(運氣全看命),我們還是看看泰國在錢、人和模式三個方面是如何突破的。


人才沙漠中開發出綠洲

原諒小羅盤在這裡不按順序介紹,我們先說“人”,人才是創業的根基。

首先在吸引外來人才方面,泰國政府最近以新加坡作為學習的對象,於今年二月份推出了便利人才簽證的計劃“Smart Visa”。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泰國的“Smart Visa”人才吸引計劃


一個市場的發展靠外來人才遠遠不夠,外來人才來到東南亞,首選的肯定是新加坡,曼谷只能排在第二線,所以本土的人才才是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打破泰國人才稀缺現狀的困境。起來也是奇怪,2018年,創業人才培訓成了中國巨頭跟泰國政府搞好關係的重要籌碼,比如華為和阿里巴巴這兩家。

今年6月,華為與泰國國家創新中心(NIA)、國家科技發展局(NSTDA)敲定了2018-2020為期三年的合作,主要的內容是華為出資8100萬美元支持泰國創新創業發展,專門針對科創類、數據分析類的項目和人才,這包括繼續對2017年就在曼谷成立的OpenLab(華為專業培養雲技術開發及ICT 人才的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硬件和數據方面有華為,而創業模式和戰略人才的培養則有阿里。2018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與泰國工業部在曼谷啟動了關於中小企業及數字經濟人才培養的合作,最關注的領域包括新零售和電商運營。

不過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目前只能說泰國已經在這方面發力,至於成果如何,還需要繼續觀望。


破開B輪融資的困境

人才的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效果,但是吸引外資卻是立竿見影。

根據The Nation的預測,2019年,泰國將會出現好幾起C輪的大融資活動,2018年底已經有幾家估值超過1億美元的B輪企業在嗷嗷待哺。比如說移動原創內容平臺Ookbee,明年9月份前應該就能聽到它的好消息。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這家公司還是騰訊在泰國的重要盟友。2017年1月,騰訊和Ookbee 合作成立數字內容投資公司Ookbee U,將會著力構建一個內容生態系統,其中將包括由用戶生成的各類原創內容,比如漫畫、音樂、博客、故事和小說等,據傳騰訊在這次合作中出資千萬美元級別。

泰國本土的C輪候選者還包括電商一站式服務平臺aCommerce,京東投資千萬的垂直市場電商Pomelo和曾今在幣圈遊走的Omise等,而剛剛融完2000萬美元B輪的移動通信公司則開始大肆吸收大客戶,包括Thanachart Bank(大銀行)和True Corporation(螞蟻金服在泰國的重要盟友)。

當然,這對Eko來說也不難,因為True Corporation就是Eko創始人Korawad他們家的,Korawad的爸爸就是True的CEO謝榕仁,Korawad是泰國最大財團之一正大集團的第三代,他們的A輪投資方是戈壁創投。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Eko創始人—Korawad Chearavanont


500 Startups的泰國分部(500 Tuktuks)負責人 Krating Poonpol表示接下來會看到更多的A輪投資後的推出,因為明年會有更多B輪和C輪出現。


放棄所謂的捷徑,B2C轉型B2B

2019年,B2C機會開始收縮,B2B增長加速,創業開始進入“拼刺刀”階段。


2019年,泰國創投市場“熟了”


在這種情況下,草根創業在泰國不是沒有機會,但需要找到符合自己能力的垂直領域。從500 Tuktuks的Portfolio情況可以看出端倪,非常符合B2B的趨勢,主要是專業的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類。其中比較合理的原因之一,是創業者在2017年以來,整體升級了,越來越多創業者是從大企業裡面辭職出來創業,現在要比拼的不只是創意和戰略,還要看實打實的專業能力。2018年,不少以前定位B2C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決定轉型B2B專注於企業解決方案的開發和針對中小企業的服務。

一到了B2B領域,曾經積攢下來的行業人脈和經驗就開始大放異彩了,畢竟不是所有人出生的時候就是某某集團的三代,要開闢2B業務靠的還是硬核的技術和經驗,而這也再次說明了人才是關鍵。

以上就是泰國2019年在人、錢和模式上的發展趨勢,小羅盤在此要向各位在東南亞尋求機會的船長說一句:關注泰國,從你我做起


*本文編譯自The Nation:Tipping point year forecast for startup ecosystem,原作者Asina Pornwasi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