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中俄狹鱈出口產品將角逐巴西市場

據俄羅斯狹鱈捕撈協會(PCA)稱,俄羅斯將建立一個挪威式的海鮮出口委員會,將巴西列為其主要目標市場。

根據PCA的數據,2013年巴西對阿拉斯加鱈魚塊的消費量約為6萬噸,主要來自中國,但由於質量問題,2017年這一數字下降至目前的2萬噸。目前巴西市場仍然是中國水產加工廠狹鱈產品的主要出口地,俄羅斯水產行業的這一規劃將使得中俄狹鱈產品在巴西市場短兵相接。

俄羅斯的優勢在於漁業資源以及將逐漸擴大的水產加工業,包括海上加工和陸地加工。俄羅斯的狹鱈加工業由於人力成本的因素將依賴於自動化,而中國的二次冷凍則依靠的是產業基礎以及熟練的技術工種。

狹鱈產品的加工,尤其魚片類的,中國的人工出成率將完勝俄羅斯的機械加工,這也是中國水產行業這麼多年霸主地位的基礎,當然還有與之匹配的配套產業集群。雖然人力成本一直在升高,但是目前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還都無法取代中國加工廠在狹鱈以及野生海捕魚類上的人工技術優勢。

俄羅斯目前增加了一次船凍狹鱈塊的產量。新成立的出口委員會將會為他們提供他們需要的平臺。2017年6月,巴西和俄羅斯政府簽署了旨在減少繁文縟節和加強兩國貿易關係的協議。

在2018年,俄羅斯生產了大約65,000公噸的海上冷凍塊,儘管這不是滿負荷生產。其中約25,000-30,000噸用於俄羅斯國內市場消費。

到2025年,俄羅斯的目標是將魚片和碎肉的產量增加到225,000噸。去年,俄羅斯公佈了一項旨在提高船舶和加工能力的政府計劃,作為漁業擴張的一部分。計劃在遠東漁業地區實施28個項目,包括10個新船建造 - 包括7艘長度超過105米的大型船舶 - 以及18個陸上加工廠。

隨著俄羅斯狹鱈產業的發展,中國狹鱈加工廠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在巴西市場還是歐洲市場,中國的狹鱈產品都將是俄羅斯眼前的一座大山,雖然難以跨越,但終將會過去,中國的產業應該更多的考慮在失去優勢之後的事情,怎樣在俄羅斯的狹鱈行業崛起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短兵相接:中俄狹鱈出口產品將角逐巴西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