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擾與幻象過後,眾神歸位,價值迴歸!

進入12月中旬以後,支點平臺的社區洋溢著一股期待和焦慮的氣味,都在等著項目方兌現代幣上所的承諾,昨日國際版上看到的置頂公告仍然是年底前上全球TOP10的交易所,但這幾日項目方的運營質量直線下降引起了社區用戶的擔憂。尤其是當前漫漫熊途中,之前還承諾不鎖倉的支點上所計劃有任何風吹草動自然就會引起軒然大波。

用戶們煎熬的心,在今日下午16:30左右,一紙延期上所的公告讓用戶感覺像是一盆涼水澆頭,無論是國內國際版的用戶均是一片譁然,抱怨聲有之、喪氣話有之、失望之情有之、放棄言論亦有之,群裡開懟的也不在少數。下面傑夫貼出支點延期上所的公告:


紛擾與幻象過後,眾神歸位,價值迴歸!

支點延期上所公告



傑夫簡單解析下此公告內容:

1、公告事項:PVT延期上所。

2、延期原因:鑑於區塊鏈市場行情突變。

3、後續上所計劃:尚未具體時間表,視市場情況擇機重啟上所計劃。

4、沒有社區的自治討論過程和結論,沒有對社區用戶的道歉等交代。

5、支點表態: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6、下一步的打算及行動計劃沒有在公告裡做出安排。

若果要將支點此次延期上所作為一次危機來處理的話,支點團隊的危機公關表現可以說不及格。

至於危機公關上的失分,傑夫今天就不進一步分析了。


接下來借支點延期上所和V神前天連發的15條推特內容講講傑夫對區塊鏈、幣圈與區塊鏈內容平臺的一點思考吧。

12月10日,Vitalik在Twitter平臺連發了15條推文,闡述了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中的應用,表示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比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具優勢。具體內容如下:

1. 是時候來簡要闡述一下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了。隨著區塊鏈在擴展性方面日漸進展,隨之而來的是UX(用戶體驗)的提升和交易手續費的降低,這使得區塊鏈將在更為廣泛的領域將得以採用。

2. 有個不被重視的觀點是將區塊鏈視為密碼學的延伸,認為區塊鏈領域從事的是與密碼學不一樣的事情。密碼學允許我們對數據進行加密、證明數據是由某個人簽名過了的...而區塊鏈允許我們證明某條數據*沒有*被公佈出去。

3.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最近我聽說了有個基於區塊鏈的大學學位驗證app。學位可以通過數字簽名來進行證明,但*(學位)撤銷*被搬上了區塊鏈中。僅通過密碼學,我們無法查驗某個學位的撤銷*沒有*被簽名,但通過區塊鏈可以...

4. 為了檢查某個學位是否已經被撤銷了,你只需查看一下區塊鏈,並檢查一下撤銷合約中的所有日誌記錄。如果某個特定的學位已經被簽名了,而該學位的撤銷信息無法在鏈上找到,這就意味著該學位依舊有效。

5. 你可以將這個例子延伸到其他情境中。其中一個很典型的就是在自主身份情境中的密鑰撤銷。如果你持有某個密鑰A,之後你切換成了密鑰B,隨後密鑰A被黑客攻擊了,那如何才能讓某個正在和你互動的人知道密鑰A已經無效了呢?查看一下鏈上的撤銷記錄就可以了。

6. 另一種類型的用例是驗證流程的完整性。比如,在拍賣流程中,你可能想核實是否每個準時提交了競價的人都被囊括進來了,且那些沒有準時提交競價的人被排除出去了。如果競價在區塊鏈上公佈了出來,甚至進行加密了,那你就可以進行核實。

7. 區塊鏈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用例,這些用例都需要建立在一個公用數據庫的基礎上,且如果某個平臺在中立性方面靠得住,那就更加方便了(或者存在更少被操控的風險)。從理論上來說,供應鏈追蹤就是如此。

8. 相比於中心化服務器和聯盟鏈,公有鏈有著一個真正的競爭優勢,即它可靠地展現了自身所具有的中立性。當前類似這種的優勢似乎不與公有鏈的成本成正比,但這是公有鏈的現狀...

9. 未來實現 PoS 機制和分片技術的區塊鏈將效率方面提升好幾千倍,因此,將事務搬上區塊鏈所帶來的效率損失將會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接受。

10. 區塊鏈並不是關於削減計算成本(至少相對於中心化服務器來說是如此),而是關於通過*增加*計算成本的方式來實現*社會成本*的*減少*。

11. 在過去70年裡,每臺計算機已經便宜了1萬億倍。人類勞動力成本也漲了2-10倍。因此,為降低社會成本而帶來的技術成本的增加,這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

12. 如果第1層變得足夠便宜,我簡直可以預見,諸如我們日常消費的收據都會公佈在區塊鏈上。因為區塊鏈是實現我們所需的可驗證性和非雙花消費的最簡單的工具。

13. 區塊鏈提供的另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價值的持久性。比如,從真正的加密意義上說,你在以太坊錢包中持有的一個 ERC721 收藏品就是屬於“你的”,而如果該收藏品存儲在中心化服務器中,則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14. 中心化服務器可以決定在之後的時間更改規則,它們還可能被攻擊,或者還可能因為該公司的倒閉而被關閉。但是一張區塊鏈默克爾收據是永遠都在鏈上的。

15. 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比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具有優勢,這體現在:如果區塊鏈遭到破壞,所帶來的損失會更少,因此在快速部署區塊鏈方面就不會存在那麼多擔憂。因此,非金融領域可能是區塊鏈首先得以廣泛部署的領域,尤其是在機構領域中。

其實,這15條推文,傑夫理解就是一個意思: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才是真正的場景,在機構領域更有優勢!Vitalik這次才說了實話,與之前對IBM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農業領域的嗤之以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原因在哪呢,傑夫試著帶你去一探究竟:

1、去中心化信仰,代碼信仰,被熊市狠狠地扇了大耳刮子,啪啪地打臉了。治理共識與市場共識陷於崩塌的現狀,再強談信仰就太自欺欺人了!

2、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ETH公鏈等團隊還是非常清楚的,而且也是熟練掌握。提高TPS也不是什麼難題,只要不追求去中心化的虛幻理想,就可以很快應用到機構領域去;

3、主流經濟的科技巨頭在這兩年時間內,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和研發結果也遠遠超出了幣圈及“區塊鏈”圈內人士的想象,諸多行業+區塊鏈的場景均在實施中。如若仍堅持遊離在主流經濟社會邊緣,那區塊鏈的技術利得將永遠拋棄幣圈與“區塊鏈”圈;

4、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國際主流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掌握與對token發行的掌握,進一步就是能夠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給到明確的監管政策。可以毫無疑問地說,那是一定要將代幣發行納入到證券監管範圍內,也必將是嚴厲監管,並提高投資者的門檻和提高項目方公開發行token的要求。在明確監管政策出臺後,不排除監管層秋後算賬,倒查項目方之前的違規現象。

5、最後一點就是,之前的“區塊鏈”的鏈圈與幣圈均沒有創造任何實際價值,沒有價值的一串串代碼和一串串數字,是沒有存在下去的道理的。當然,作為當前可能最有可能產生價值的一條公鏈--以太坊,在合適的時機也是要做出些姿態,一定需要調整戰略方向脫虛入實,拿出融入主流經濟的態度來,這可以看作是遞交投名狀的表態。


Vitalik的那15條推文表露的意圖與背後的原因,傑夫就自行如此解釋了,歡迎今後圈內人士用事實來打傑夫的臉。順著這個邏輯下去,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想想當下的公鏈、DApp項目及區塊鏈內容平臺的可能的轉型之路,和作為參與其中的普通用戶的行為如何轉換。

項目方如何轉型?

首先,項目方無論是建設自身的生態圈也好,還是融入主流經濟也好,當然這裡講的是還有一定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的項目,而不是純圈錢項目,首要的任務就是重新戰略定位,開始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再也不是拿信仰說事,拿虛無縹緲的炒幣邏輯與炒幣共識來做擋箭牌。商業項目就是要有經濟價值,要對投資者負責!

Business is business!

二是開始做流量及下一步的流量變現業務,或是做行業+區塊鏈的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好主流經濟的實體產業。開始產生正價值,打造項目自身的商業模式,打磨自身的盈利模式,產生項目實實在在的除籌資外的正常的現金流,逐漸形成盈利能力。對項目的投資者做出相應的交代,最好是有實在的投資分紅。

三是開始著手研究政府監管政策,紮實排除政策雷區,馬上立刻開始合規化改造。譬如說,將項目主體從鳥不拉屎的方外之地搬回到你的用戶所在地;開始對項目方和項目運營公司之間的關係進行梳理,VIE可能是行不通的;進一步做好項目用戶及投資者的KYC,參照證券監管去做好投資者關係管理,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梳理之前以上所的token,做好轉化為證券的接受監管的準備;改造好尚未上所的token,可能是變成有價值的積分體系,也可能是一種變相的股權模式。

四是項目方重新設計token激勵體制。讓通證也迴歸實際經濟生活,拋棄圈錢邏輯、炒幣邏輯,摒棄不花錢驅使用戶白乾的投機心理,設計出真正付出勞動的用戶按照其行為的價值獲得激勵的正向反饋的激勵機制,當然需要用戶付費的也要毫不猶疑地要求付費,如此才可形成經濟閉環。從而真正形成螺旋向上的發展趨勢!


用戶和普通投資者如何做呢

作為參與其中的普通投資者,我們需要作出那些行動與改變呢?

1、投資了的項目,保留好轉賬記錄,聊天記錄和一直以來的溝通記錄。嚴格合規地做好實際的實名認證,切不可弄虛作假。為將來token轉型做好資料準備;

2、放下薅羊毛的心態,因為現在薅來的真的絕大部分就是空氣,毫無價值。如此用戶的時間精力就被無情地薅掉了。在平臺上的行為也是轉向正價值輸出了,能正經寫點文字則好好寫寫,能認真評論的再也不要“666”如此這般了,能參與項目建言獻策地還是平心靜氣地好好討論。

3、放下一夜暴富的心態,實實在在地迴歸主流經濟生活,該上班上班,該做生意做生意,該抱娃抱娃,該生活生活!從此不用再焦慮了,財富自由是要靠實幹出來的!

4、關注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也無需徹徹底底地下車!能學習好區塊鏈技術那是最佳選擇,跟蹤好行業的轉型變革時機,整合好區塊鏈技術和主流經濟資源,發揮好自身的優勢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總結

項目方度過了這鈔票滿天飛的蠻荒時期,投資者被販賣了焦慮並裹挾進了“區塊鏈”幣圈經歷了這段時間的幻象,其實是時候迴歸主流經濟社會了。技術歸技術,token的歸token,社區經濟的歸社區經濟,一切要素必然會回到其自身的位置上去,眾神歸位!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紛擾與幻象過後,眾神歸位,價值迴歸!

解析DNA 重構底層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