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區塊鏈DNA 逹士通人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貝爾鏈技術基因

貝爾鏈是垂直於遊戲領域的行業公鏈,旨在打造全球首款以技術驅動的區塊鏈遊戲產業的生態平臺,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其需要在性能、速度和安全性三個方面達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平衡,由於遊戲領域數據種類相對複雜,對數據的連續性處理能力較高。因此,遊戲的區塊鏈化改造對於基礎公鏈的整體架構要求相對較高。

對於遊戲公鏈架構的衡量,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其主鏈如何運行,主鏈與其側鏈和子鏈如何進行數據交換,從而最大程度保證遊戲的良好體驗性、遊戲資產的安全性和交易便捷性。

作為以DPoS為共識算法基礎的貝爾鏈如何在遊戲中形成主要節點,節點的准入與節點的協作方式,並且如何發揮節點的作用將是我們觀察的重點。

由於遊戲涉及的參與方較多且互動頻繁,並且遊戲資產具備一定的價值,在涉及到價值交換時,用戶身份的識別、資產、資源所有權的確權工作如何進行是保證遊戲生態健康運行的基礎;

作為遊戲的行業公鏈,未來應會集合眾多的遊戲資源,而遊戲數據的體量將隨著生態的膨脹而不斷增加,遊戲資產的鏈上鍊下存儲與交換模式也將是對貝爾鏈的重要考量。

本部分內容將從底層技術的角度,對貝爾鏈的技術框架進行一定的闡述和適當性分析: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自愈性DPoS共識算法(SH-DPoS)

貝爾鏈採用的SH-DPoS共識算法,是在一種改良型DPoS共識算法,其核心理念繼承DPoS,屬於一種弱中心化的共識機制,所謂的自愈性(Self-Healing)是指在確保出現惡意區塊後,系統能夠統一的丟棄掉已被標記為癌症(Cancer)的區塊鏈,進一步提高整個公鏈生態的安全性。

DNA解析:DPoS共識機制是目前公鏈領域使用比例較高的共識機制,是在POS(權益證明機制)基礎上進行改良,通過投票的形式委任一定數量的代表來履行出塊任務的共識機制,DPoS能夠大幅度縮減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提高效率,這是遊戲公鏈對交易速度上的要求,但是秒級的共識驗證仍達不到更高速度需求的遊戲要求,但針對目前區塊鏈遊戲種類,基本能夠輻射到位,貝爾鏈將DPoS進一步改良,實現丟棄惡意區塊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公鏈生態的安全性。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數字指紋(DF)

單純的娛樂遊戲並不需要進行實名驗證工作,但隨著人們更多的將精力、金錢和時間等有形或者無形資產附著在遊戲中的虛擬資產上後,遊戲內的各類資產和資源都應該被進行價值量化,而非實名的網絡環境容易誘發玩家在交易過程中產生詐騙等損害遊戲玩家利益的行為。因此,實名認證是玩家與遊戲開發商,玩家與玩家之間進行價值交互的前提條件。

貝爾鏈將遊戲資產進行鏈上處理,資產確權尤為重要,確權的基礎在於有一套比較合理、完善的數字身份驗證識別系統。

在貝爾鏈的賬戶管理系統中,將分別對遊戲玩家個人身份、資產所有者身份以及資源所有者身份進行數字指紋驗證(DF)。數字指紋是將不同的標誌性識別代碼,利用數字水印技術嵌入到數據中,從而保證身份或資產的可追溯性的技術。

身份驗證保證了遊戲玩家的實名狀態,增加了遊戲生態內的作惡成本,被驗證的身份信息將存入貝爾鏈設計的低頻高價值資產鏈中(LSAC)。

遊戲資產的驗證實際上是對其確權的過程,保證了在資產進行跨遊戲交易時的安全性

遊戲資源的驗證確保了遊戲開發權的歸屬,保證了遊戲開發商利潤分成與收益的相對永久性和可追溯性。

所有的被驗證過的數字指紋將通過證書機制進行安全加密,而證書的簽發由去中心化的第三方可信節點來完成,而節點的選擇由CREM經濟模型架構來產生,CREM經濟模型架構在後續進行闡述。

貝爾鏈同時設計了一種聲明式的權限管理系統,實現用戶的權利拆分,例如將遊戲賬號的操作權和資產處理權限進行拆分可以實現多人操作且保證遊戲資產的安全。這其實類似一些傳統遊戲中的二級密碼操作。

DNA解析:貝爾鏈將數字指紋技術運用到身份識別和資產、資源確權中能夠較好的提升整個公鏈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並通過冗餘化分佈式存儲網絡(RDSN)針對不同屬性的資產進行分佈式分類存儲,如低頻高價值資產鏈(LSAC)中儲存的數據屬於高價值、低調用頻率的特殊資產數據,這樣的儲存方式理論上能夠有效對資產進行分類,並提升整個系統的資源利用性和使用效率。

貝爾鏈用於驗證和加密數據的節點屬由大眾投票產生的第三方可信節點,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去中心化的驗證,然而節點的公正度仍存疑,這是DPoS共識算法的通病。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去中心化算力集群(DCC)

貝爾鏈通過其SH-DPoS算法能做到秒級出塊,但即使秒級的交易速度並不能支撐頂級遊戲對於速度的要求,去中心化算力集群(DCC)是基於DPoS算法在速度上不能滿足高併發特徵遊戲的一個補充,同時也滿足了一定的去中心化要求,這是傳統雲資源服務所不及的。

貝爾鏈為了將運算力資源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高效的調配起來,設計並搭載了Quorom Protocal的節點程序客戶端,由Master Standby、Backup Master(主要節點)組成的節點矩陣是Quorom Protacal雙結構中的主要力量,實現對資源節點提供的寬帶和算力資源的調度,從而完成不同資源類型遊戲的邏輯服務。

貝爾鏈在節點設置中,並沒有採用傳統固定超級節點加備用節點數量的模式,而採用以去中心化自治經濟體系運行,以自動化獎勵機制,通過市場經濟模型自發調控的方式,做到去中心化,無人為干預的運行。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DCC會通過節點表現進行評估,對需相應的算力需求進行動態驗證匹配,對相匹配的內存、寬帶、算力等節點資源進行穩定配置。

DCC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能通過智能合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遊戲中的作弊行為,防止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通過中心化的手段對服務器內的概率數據進行暗箱操作,從而導致誘導消費,降低遊戲可玩性等弊端。

DNA解析:去中心化算力集群(DCC)是對SH-DPoS算法的一種補充,希望成為未來接入大型的、高併發的遊戲的一種基礎設施,其節點的運行模式也是希望儘量減少人工干預從而提升整個生態的效率,實現更優化的資源配置。然而,在目前而言,這種設想過於理想,在沒有可複製的良好運行的案例出現之前,我們更多隻能持保留觀點。

DCC對於通過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的鎖定遊戲的數據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對內部數據的篡改是值得肯定的。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分佈式存儲網絡

遊戲在設計之初就是一座礦山,等待礦工玩家去通過時間和精力進行遊戲道具、裝備的挖掘,為虛擬的人物進行能力加持,從而在遊戲體驗中尋求到愉悅。貝爾鏈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將遊戲中的資產收益帶回給玩家,然而,龐大的遊戲數據體量需要永久性的剛性存儲空間進行存儲,並需要高效的生態網絡靜態數據索引以便進行數據調用。

冗餘化分佈式存儲網絡(RDSN)是一套利用了Hash-table技術的分佈式版本華存儲協議,Hash-table是根據關鍵碼指(Key Value)而直接進行訪問的數據結構,通過關鍵碼值映射到表中一個位置來訪問記錄,以加快查找的速度。

在RDSN網絡中,遊戲的資源下載包、補丁等大型靜態數據文件將被分割為固定大小的數據塊(每塊不大於4MB),數據分塊後通過預設協議以加密形式分佈式存儲在各個資源節點中,並且藉助P2P網絡快速進行資源同步。此外,所有數據也將進行冗餘化備份,以避免單一節點文件損壞、數據缺失、網絡故障等因素而影響數據的完整性。

作為提供存儲空間的節點需通過一定的驗證機制來完成數據真實性的反饋驗證,以保證各節點數據的真實有效、防止虛假節點播報。

為了是存儲空間更加合理的被使用,冗餘化分佈式存儲網絡(RDSN)根據數據的調用頻率和重要性,將存儲需求進行了高頻、中頻、低頻的分類,使得數據訪問較傳統的雲存儲網絡更加安全、快速和持久。

對於低頻高價值資產,貝爾鏈通過低頻高價值資產鏈(LSAC)完成鏈上存儲,實現對高價值和特殊資產的確權。

靜態業務資源摘要鏈(SBSC)類似大型圖書館的書目索引系統,通過加密的文件索引,使得整個網絡在數據調用的過程中,將更加高效。

DNA解析:分佈式存儲的關鍵在於保證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而遊戲數據的交互本身對於性能的要求較高,這使得安全和高性能之間產生了很大的難易權衡之痛,貝爾鏈的初衷希望兼顧兩者並不容易,其在冗餘化分佈式存儲網絡(RDSN)的設計之中也包含了很多希望最大化解決這一痛點的想法,根據調用頻率對存儲需求進行分類是其一大特點,理論上可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加密的文件索引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數據調用的速度,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

DNA評測:貝爾鏈(BRC)的技術基因


貝爾鏈預言機

預言機是區塊鏈與外界數據連接的橋樑,在貝爾鏈的生態系統內部分場景需要調用外部的數據和結果來滿足智能合約的合約條款在得到滿足時得以運行,例如法幣支付、跨平臺跨遊戲的交互。用戶需要用法幣支付遊戲道具時,貝爾鏈本身並沒有辦法獲取其支付成功的結果,這時,貝爾鏈的預言機將承擔獲取和校驗支付信息的作用,並將結果映射到智能合約中。

DNA解析:預言機是鏈接鏈內和鏈外的工具,去中心化解決了信任問題,但區塊鏈對外部數據並不能產生或提供信任幫助,通過預言機從外部獲取的信息應該是較為真實的結論性信息,法幣支付信息無法通過區塊鏈的手段完成確認,預言機的使用提高了智能合約的應用範圍。

總結

貝爾鏈致力於打造遊戲行業的垂直公鏈,通過依託于貝爾鏈的LSAC、SBSC雙鏈實現資產與遊戲資源上鍊,並由RDSN提供資源分佈式存儲,而DCC提供遊戲所需的算力資源,實現遊戲與資產的永久在線。並希望通過區塊鏈與遊戲的結合提升遊戲資產的價值和安全性、可玩性,讓遊戲資產的收益重新回到玩家手裡。

從貝爾鏈技術的角度來看,對於目前低頻率、毫秒級處理要求的遊戲有很大的可行性,隨著用戶量和遊戲資源的增多,生態大規模的穩定運行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素,還需時間和技術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