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2018年全國創新創業教育交流研討會

11月8日,我參加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這兩天裡與其說自己學習,我認為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創新創業教育過去和未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政策的引領下,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就專門下發文件要求省內各高校成立“創業學院”,幾年來浙江省邁開步伐走出了浙江特色,例如浙江大學確定以“創新的創新”為引領目標,省內其他高校以“創新的創業”為發展方向,雖在具體實施中各有千秋,但是已經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場面。一片熱鬧之後,如今各自有了新的方向和定位。作為高校的工作者,作為創新創業的一個學者,在融入這樣的環境中,甚是欣喜,未來關於創業教育的本質思考我應該有更多的作為。藉此次會議精神,以及我對創業教育的理解與大家分享點滴,望多批評指正。

創新創業浙江的聲音

浙江大學魏江教授在11月8日交流會上說到,“認可業內關於浙江發展的障礙是創業過度、創新不足的觀點。同時他認為互聯網上創新的項目或者企業極少,所以創業不是萬眾乾的事情,只有精英才能做

”。話雖有點生硬,但是確實反映創業實際規律和現實狀況。在此問題上,他還從全國大學生人數、高校實際就業人數以及創業優秀高校大學生創業率幾組數據分析了中國未來需要什麼樣的創業者以及新時期大學的定位。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魏江教授交流發言

其次,他提到了浙江省創業情況。他說浙江省常駐人口5442萬人,登記企業數量近380萬家,其中個體工商戶250萬家,如果估算18-60歲的勞動人口,大概每家企業僅有6人。這組數據以及創新地圖顯示,浙江人創業是有基因的,但同時存在小而散、創新不足、未來發展不足的問題,“過度創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浙江發展。我們很多的企業“0-1做不到、1-20不敢做、20-80都在做,80-100做不到”,“兩頭做不到”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所以,同質化、低端化、大眾化的我們需要呼喚更多的技術型創業、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國際化創業能力的創業者。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浙江大學構建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

最後,魏教授認為未來的浙江,需要真正認識規律和時間的創新創業者,需要以創新為本、積蓄創新中國夢的創業者,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對於高校,他倡議要重塑創新創業教育,不該鼓勵創造更多的“小老闆”,應摒棄急功近利。在大學的創業生態構建系統中,高校應該以“使命為導向、創新為基、情懷為魂,以長遠的目光、組織能力導向、開放的思維”去建立基於創新的創業教育。

反思,是創新創業教育開始

但如何去建立基於創新的創業教育,我認為要立足教育本質,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省和批判: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反思

1.反思對管理課程的質疑。在技術高速發展與高速融合下,新模式、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我們所處的環境越來越動盪和複雜,管理教育的課程能否培育出創業所需的核心能力已經被打上問號。例如在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理解方面(如上圖):一個關注運營機制、一個關注執行機制,二者思維定位以及創造的價值各不相同,如何貫通融合?這與傳統的教育思維發生衝擊,其結果給學生帶去的思考方式也存在差異。又如,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具備的責任感、壓力中學習、實務作風,以及孤獨感等,更多的是創業真實感受,那麼普遍將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管理科目列為創業課程核心內容,這與真正意義上創業者所具備的基本能力感受實際上是南轅北轍。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管理莫斯與商業模式

2.反思創業教育的生產力在哪裡?我們計算機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計算機領域技術人才,醫學院的教育在於培養醫生,師範生教育在於培養教師,那麼創業教育是否在於創造更多的創業者?然而實際情況是,即便沒有創業教育的支持,我們這個社會依然湧現了任正非、馬雲、柳傳志等一大批優秀的創業家,那麼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有些高校把大學生如何寫創業計劃書作為創業教育的成果,但實際並沒有文獻顯示學生能從學習撰寫創業計劃書中獲利,這又談何貢獻。

3.反思創業教育是否具有合法性?因為我們現在欠缺一套合理的論述來證明創業教育在當前社會中是一個可行且必須的教育形式。當然會有很多人質疑這一問題,但是不管如何質疑,最後還是回到教育本質和標準的問題,有時“矛和盾”本身就是兩面。

迴歸教育本質再談創新

上述這些反思,或許正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反倒是讓我們更應該著手反思教育的本質以及創業知識的本體論問題:例如,創業教育中所指的「教育」是什麼?創業教育所涉及的知識又是什麼樣的知識?

創業教育生產力在哪裡?

創業教育

在這些反思的結果下,我們應該用更寬廣的觀點來看待創業教育,創業教育應該是一種關於如何使人類的行動和思考更趨向創業精神的課程,而不再只是自我窄化於創立事業或是培育創業家

;創業教育應減少對「創設企業」的過度執著,轉而應該去關注學生在思考與知覺上的改變。作為教師也許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學生真正創設一家企業,但有機會在課程中看到學生突破自己的思考侷限並改變行為,將來投入社會後也許能真正創業,這或許就是創業教育帶來的驚喜。

歡迎提出不同觀點。


2018年11月12日於金華編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