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告去吧!”哈爾濱房產中介亂象坑客

“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告去吧!”哈爾濱房產中介亂象坑客

哈爾濱道外區先鋒路419號,易房地產總部。 中房報記者 高中華 / 攝

“公司並沒有挪用這筆資金去投資,而是因為步子邁得太大。”1月12日,哈爾濱市先鋒路419號易房地產總部,一位叢姓負責人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稱。

公司法人魏猛剛並不在。大廳內空空蕩蕩,僅財務部門有三四個人在上班,幾間封閉辦公室的地面上菸頭散落一地。有近20位受害者在裡面逗留,互相交流著自己的遭遇。

易房地產已經不是哈爾濱第一家出現資金問題的房地產中介公司了,2018年年末,通過哈爾濱鉅業地產買房賣房的數百名哈爾濱市民收到消息,鉅業地產法人失聯,百餘家門店全部關門,超過5000萬元房款下落不明(詳見中國房地產報1月4日微信公眾號《數千萬房款不知去向 哈爾濱鉅業房地產法人失聯》)。

現在,數百名通過哈爾濱易房地產交易的市民在為他們被挪用的房款四處奔波維權。數千名受害者的上億元房款被侵佔挪用無法追回,在這個冬天,如同兩顆炸彈,徹底“引爆”了哈爾濱房產中介市場潛藏下的亂象。

“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告去吧!”哈爾濱房產中介亂象坑客

易房地產位於先鋒路的總部。 中房報記者 高中華 / 攝

想買套房好好安居,卻是一個騙局

在哈爾濱工作的姜先生今年29歲,2018年他打算在哈爾濱買套房子,把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接到身邊來讀書。

2018年8月24日,通過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後,他通過易房地產道里區一家門店購買一套總價64萬元的房子,簽了合同後,他通過刷POS機交了包括中介費、首付款等在內一共28.84萬元。交易時,姜先生還特意問了中介人員,首付款是否存入資金監管賬戶,“當時中介人員告訴我肯定是資金監管。”姜先生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得到了明確答覆後,他就沒有再細問。

此後這一等就是數月,中介公司開始稱姜先生銀行流水不合格,讓換一家銀行試試。考慮到等太久,姜先生決定改成全款,結果中介人員又改稱“貸款能辦了”,讓其繼續等待銀行審批。一直到2018年11月30日,姜先生要求中介公司將首付款提出辦理更名過戶,中介公司又找出種種藉口推脫了幾天後,見無法再拖下去,才讓姜先生到總部去問。

趕到了易房地產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先鋒路419號的總部後,姜先生才發現自己徹底上當了,他的那筆首付款根本沒有存到監管賬戶,而是被挪用了,易房地產公司法人魏猛剛稱公司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公司的賬上已經沒錢了。“當時讓我簽了一份補充協議,說是從2018年12月12日開始,每天給我返1.5萬元,一直到把首付款還完為止。”姜先生無可奈何,只好接受。沒想到的是,這筆所謂的返款協議也沒有得到執行,姜先生除了前兩天拿到了3.5萬元,此後再也沒有收到退款。

“去年11月份的時候,去易房總部找的人還沒那麼多,等12月份以後,每天去要錢的人越來越多,前後得有三四百人。”姜先生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

同樣上當受騙的還有在哈爾濱市租房住的李先生,2018年12月14日,他在哈爾濱市學院路一家易房地產門店買房,在簽了購房合同後他轉給了門店經理9.82萬元,當時經理承諾這筆錢會交到資金監管賬戶中,但沒過多久,他等來了中介人員的通知,說首付款並沒有交到銀行,而是被挪用了,讓他去易房地產總部找。最終,在今年1月7日,易房地產和他簽了一份分期還款協議,從今年3月份開始到明年3月份一年時間,按月還款給他。李先生找了律師諮詢後,律師稱簽了這份協議對他很不利,案件已經轉性成了民事糾紛。

原本打算購房結婚用,如今卻陷入了這樣的購房陷阱,李先生嚮往的婚期也變得遙遙無期,更讓他苦惱的是,身份證和戶口本都還扣押在易房地產裡,讓他的維權之路顯得“步履維艱”。

姜先生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據他們統計,目前受害者已有近400人,“前幾天易房地產法人魏猛剛親口承認,目前涉案金額已有6000萬元。”

“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告去吧!”哈爾濱房產中介亂象坑客

易房地產與李先生籤的分期還款協議。 中房報記者 高中華 / 攝

“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去告吧!”

公司出事之後,知情人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易房地產法人魏猛剛曾給受害者們開過幾次會協商解決辦法,魏猛剛稱,易房地產公司從2018年9月份就出現問題了,並坦承自己的行為屬於詐騙。但他表示目前確實沒錢,對於這筆錢的資金去向他則始終“三緘其口”。

一個受害者給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提供的視頻中顯示,魏猛剛對受害者說:“這事不要告訴媒體,因為媒體給不了你錢。之前被哈爾濱媒體曝光2次,把事情整複雜了,更沒法解決。客戶的錢,員工的錢,還有我們創業的錢全投進去了,現在都沒了,本想找朋友借點錢,把這個關過了,但現在確實沒辦法了,你就是一棒子把我打死,錢我也還不了,你們可以去報警,把我抓進去,這是我最大的解脫。現在的事我沒辦法處理,請大家給易房一個機會,讓我們正常營業,讓我慢慢還錢。”

事情發生後,不少受害者選擇報警,但讓他們困惑的是當地警方的態度。姜先生說,最初他在2018年12月25日去了道外區公安分局大有坊派出所報案,然而派出所不受理,讓去道外區公安分局。去了分局後,分局也不受理,還是讓去派出所。他們最後去了道外區法院,一位法官稱,派出所不受理需要給出書面證明,寫清不受理的原因。之後他們又去了派出所聲明此事,總算被受理,登記和錄筆錄之後,至今仍沒有看到警方對易房地產採取什麼措施。姜先生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現在已有200多人選擇了報案。

“我承認我詐騙,你們告去吧!”哈爾濱房產中介亂象坑客

易房地產總部辦公區內,空蕩無人。 中房報記者 高中華 / 攝

“原來易房有三四十家門店,員工也就500人,結果去年一年公司門店開到了100多家,員工達到了1700多人。你算算,這麼多人,這麼多店面每個月的開銷要多少錢?” 易房地產叢姓負責人稱,正是因為盲目擴張,經營不善造成了易房地產的資金鍊斷裂,“這很正常,你說誰家做買賣光賺不賠呢,是不是?”

據叢姓負責人稱,前幾天,哈爾濱審計部門已經將易房地產的所有合同這些相關資料全部帶走進行審計。對於挪用客戶房款造成損失一事,易房地產始終堅稱,希望能繼續經營下去慢慢還錢。“現在這種情況,我們也沒打算跑路,還是想繼續做下去,欠的錢再慢慢還,畢竟這個行業還是能賺到錢的。”

當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提出,目前出現這種狀況,易房是否還有機會繼續經營下去時,該叢姓負責人稱:“我們這些天也接待不少媒體了,你說你們媒體要是給我們曝光了,我們就幹不下去了,那這錢也還不上了。”

“有牙齒”的監管為什麼總被穿透

像鉅業地產、易房地產這種違法違規挪用客戶資金的現象,消費者維權起來苦不堪言。

對於這種亂象,其實,2018年9月1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要持續深入開展專項行動,通過部門聯合執法,把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等房地產亂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並予以曝光。

2018年12月,黑龍江省住建廳、黑龍江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也聯合發文,要求嚴格落實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的各項要求,經備案且為交易雙方委託代理存量房交易貸款業務或劃轉交易結算資金的房地產經紀機構,應在銀行開立資金監管賬戶。如果通過房地產經紀公司辦理的存量房貸款業務,首付款資金未進入監管賬戶的,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予審批發放貸款。此外,哈爾濱市住建部門也已建立了房地產經紀機構統一查詢聯網平臺“哈爾濱房地產經紀網上管理和服務平臺”,正在對各經紀機構設置的交易資金監管賬戶進行分批公示,經紀機構的備案信息、從業人員實名和執業資格、政策法規、經紀機構誠信檔案等,均可通過該網站進行查詢。

雖然哈爾濱市已聯合發文要求,如果首付款沒有進入中介在銀行開設的資金監管賬戶,銀行就不給辦貸款。但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調查發現,兩起事件中大部分受害者交的房款直接轉到了中介公司賬戶,根本沒有進入辦理貸款這一步,並直接被挪用侵佔了,等到幾個月後受害者發現不妙,此時事態往往已無法挽回。

鉅業地產、易房地產事件正是在交款這一環節出現了監管真空,最終造成了上億房款的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