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2019年1月8日,珠海格力電器宣佈全員漲薪,總增加薪酬達到10億元。

董明珠對媒體回應加薪10億,說“員工在創造財富的時候,怎麼可以讓員工還在為生活擔憂,這樣怎麼能把工作做好?”

同時,對於大家關心的經濟問題,董明珠說格力電器員工沒有感受到經濟下行的困擾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很喜歡董明珠身上這種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豪情,她說過,解決問題是她人生最大的快樂。

其實,董小姐的2018並非一帆風順。

珠海格力去年9月份已經完成全年目標,2018年營收達到2000億。

跟雷軍的10億賭局,董明珠認為勝出無懸念。這個10億賭局聽上去嚇人,其實是大佬之間的惺惺相惜、互相激勵,甚至可以看成是雙贏的企業宣傳。

賭局勝出,員工加薪,是董明珠2018年的光與亮。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另一面,董小姐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坑。她十分看好的珠海銀隆項目,在被格力董事會否決後,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注資,與銀隆集團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結果不僅項目漏洞百出,高層更是鬧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

董明珠官司纏身,連養老錢都被凍結,這是2018年的至暗時刻。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董明珠的2018年,似乎回答了我們在2017年年底的那些焦慮:傳統行業還有希望嗎;沒能站上風口的人,是否一錯終身;在新舊的選擇上,是否只有選擇了新,才能起飛?

2019年1月,答案揭曉——

風口只是看上去很美,而支撐成功的,永遠不是風起霎那,而是長期的堅持和堅守,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深耕。

02

2018年,我看到了太多焦慮。

一方面,每個人都在全速奔跑、選擇出路、追求變化;另一方面,站在風口上,曾經讓許多年輕人視為偶像的人,有的消失、有的折翼、有的坍塌。

2018年初,萬家電競CEO茅侃侃自殺,將人生的句號畫在35歲。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一個80後的成‘財’之道”,現在再看茅侃侃的這本書,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或許成人比“成財”重要。

茅侃侃年少成名,被譽為“京城IT四少”、“80後創業新貴”。萬家電競資金鍊斷裂,他本人抵押房產,負債高達千萬。茅侃侃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愛你不後悔,卻尊重故事的結尾”。

2018年底,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被法院下達“限制消費令”。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因為對市場判斷失誤,ofo資金鍊斷裂、融資受阻,負債高達64億。作為90後,戴威曾是許多創業青年的偶像,入選《財富》中文版“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業精英”。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北京 ofo 辦公室總部,互聯網金融中心辦理退押金手續的人潮。

過去的一年,甚至幾年,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風口和變革的焦慮。咖啡館、火鍋店,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談商業模式、認知升級、底層邏輯。

我一個朋友眾籌做了家咖啡館,倒閉的時候跟我說,談理想,談模式,談未來的人太多,最後發現連咖啡杯都沒人洗。

這就是現狀:我們焦慮大局、模式、趨勢,卻忘了踏踏實實走眼前的路。

03

心無旁騖,方得始終。

我們活在一個信息過載的世界。珍愛生命,遠離焦慮,首先要學會過濾信息。

經濟學家薛兆豐打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宏觀經濟好壞,就像全球平均氣溫,你要是關心人類的命運,平均氣溫有價值,但是你今天出門辦個事,它真沒啥用。

我們每天所焦慮的,往往是那些看上去特別重要,其實“啥也沒用”的事。

今年,我聽到的最讓我震驚的消息是關於前同事。

我們曾一起供職於全國最牛的雜誌社,紅火的時候,一個編輯部四五十人,大家競爭上稿,稿子上得多的編輯,一個月拿二三萬,上不了稿的編輯,一個月拿二三千。

經過幾輪紙媒唱衰,前天她告訴我,編輯部只剩四五個人,每人每月一兩萬的收入,人人有稿上,其樂融融,“是份可以幹到退休的好工作”。

她的夢想是做個好編輯,如今夢想成真,也算人生成功;而她的成功,不是對大趨勢的判斷,不是對商業模式的分析,而源於自己的定力。

什麼是定力?定力就是初心。

珍視與自己有關的,對與自己無關的一笑而過,就是定力。

定力,是海桑詩裡寫的:

你呀,你別再關心靈魂了,那是神明的事你所能做的,是些小事情
諸如熱愛時間,思念母親靜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樣清白

有定力的人,是成功的人,他們的目標更小,焦慮更少,在多變的世界中,更容易抓住那些寶貴的“確信無疑”。

而“確信無疑”感,讓一個人更靜、更慢,更接近幸福。

04

2019開年,曾經一路狂奔,鼓動“再不上車就晚了”的羅振宇,也開始反思狂躁的2018。

大家發現羅胖變慢了,開始從相信選擇的力量,變成了相信時間的力量,從大趨勢的信奉者,變成了小趨勢的傳教士;不再把機會稱為末班車,而是告訴大家,“車是一會兒一趟,越來越密”。

以前,羅胖說:“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現在,他說:“小趨勢的邏輯裡,沒有末班車。”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什麼是小趨勢?就是個人所能掌控和堅持的事。

曾經把選擇當成命運之光的羅振宇,開始強調堅持的重要,可能是世道變好的開始。

選擇是人們無法預測的,而堅持是每個人可以控制的;選擇使人焦慮,堅持讓人自信。焦慮越來越多,幸福越來越少,是因為整個社會,過於強調成功與選擇的關係,而忽略了成功與堅持的關係。

05

我相信2019年,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屬於平常人的成功和幸福,因為我們終於從“人人想做風口上的豬”,開始迴歸常識。

常識是什麼?

  • 是當我們做一件事,堅持的力量比什麼都重要;
  • 是每個人都應該輕鬆地做自己喜歡並且想做的事,抓住小趨勢,看到小進步,一夜暴富、一朝成名,離普通人很遠;
  • 是把每一個選擇,放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長河中去考量,而不是三個月見分曉,半年出結果。

常識就是尊重自己的初心。往大里說,初心是一個企業的品牌,往小裡說,初心是每個人的風格。正如“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所說:風格就是一個人的信念。

我們曾經以為一切都變了,被拉去操場上跑了一大圈,氣喘吁吁地回過頭,才發現一切都沒變。

董明珠給員工發10億+羅振宇的小趨勢,都不如他

支撐好產品的,不是黑科技,而是匠心;支撐好企業的,不是風口,而是初心;支撐成功人生的,不是一夜暴富,而是充滿希望和定力地過好每一天。

一手締造“微信”這個牛B產品的張小龍,在長達四個小時的演講最後,說: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希望和美”,從一個產品經理口中說出來,格外令人動容。這幾年,我們活得太快而又太硬,忘了生命的本質是柔軟的,而成功的本質,是希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