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不再賣樓,釋放了樓市這五大信號,房產市場大勢已去

在本月20日,SOHO中國舉行了關於2017年的一個業績會;在本次大會上,總結了2017年的一個整體數據,根據業績顯示:SOHO中國在去年的總資產為712.17億,營業額約為19.63億,同比2016年上浮了24%,租金整體收入為16.69億,同比2016年上漲了11%,整體負債為374.9億;而此後,SOHO中國港股出現持續下跌,而潘石屹也在大會中表示:公司資產將不會被繼續出售,而剩下的資產將會作為核心保留。而此次潘石屹的舉動預示著未來的房產市場會出現哪些情況呢?

潘石屹不再賣樓,釋放了樓市這五大信號,房產市場大勢已去

租賃市場逐漸成型

我們都知道潘石屹的SOHO中國主要做的是城市商業地產項目,而盈利的渠道也是來自於商業對外出租獲利,早在2012年的時候SOHO中國就已經從銷售到出租進行轉型了,而去年又大幅度進行資產銷售,可以看出潘石屹對於未來商業租賃這一塊有著極大的信心。

從去年租賃市場提出開始,國內多數地方樓市就已經在發生改變了,而就在國家大力扶持租房市場今年,潘石屹將部分“出售”標籤的房子統統賣出,就是想在今年大力搶佔商業租賃市場,因為住房租賃市場少不了商業配套服務,所以在這一塊上一直佔據較大市場的SOHO中國擁有極大的競爭力。而且潘石屹也在大會上表示截止目前為止,SOHO中國擁有26個SOHO 3Q中心,提供了近26000個工位,而預計到2018年年底,將會再新增24000個。可以看出潘石屹對於商業租賃這一塊有著勢在必得的決心。

潘石屹不再賣樓,釋放了樓市這五大信號,房產市場大勢已去

長租公寓利潤低,競爭大

從去年開始,不少房企就紛紛湧入長租住房市場,所以從競爭壓力來看,長租住房的競爭壓力是十分的大;但是長租公寓也擁有著一大痛點“盈利低”,利潤低長租住房的痛點,也是各大房企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投入市場,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看到市場有長租住房。所以期待長租住房入市還需要一定的條件。

靠“賣房”已經不能支撐房企

回顧房價上漲的這幾年,暴漲的房價給開發商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開發商只要拿地開發基本上都是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去年的調控導致國內房價徹底失去了活力,遭遇限價的樓盤難以賣出高價錢,基本上算是封死了房企盈利出路,所以以目前的樓市房價來依靠“拿地賣房”的方式,房企是難以有出路的,所以租房市場的開發和建立就成為他們必須競爭的一條路。

潘石屹不再賣樓,釋放了樓市這五大信號,房產市場大勢已去

房產稅成房企最大隱患

雖說房產稅並沒有實際徵收,但是它的腳步確實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可以說房產稅是高房價最有利的武器,因為目前的房價實在是太高了,炒房客和投資商沒有高位接盤俠,只會讓自己的房子爛在手裡,而自己卻要承受那巨大的房產稅費。而剛需冷靜的購房熱情就會慢慢徹底磨滅炒房客的耐心,所以房產稅勢必會給房價造成一定影響,不僅如此;對於依靠高房價生存的房企的影響更大,巨大的開發成本會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開發商必須在房產稅徵收以前儘量出售已有住房。

房產市場大勢已去

未來的房產市場已經不同往日,沒有炒房客和投資商的房產市場將會失去進一步上漲房價的可能,而租房也將成為大眾普遍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房價暴跌的可能性還是不大,因為雖然我們要保障剛需的住房要求,但是已經擁有房子的人的利益也應當受到保護,所以房價只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絕不會出現暴漲和暴跌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