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家企業齊聚安博會,為何它能站C位?

無AI,不安防",安博會作為安防行業的年度盛典,成了AI獨角獸們又一角逐的江湖。E1人工智能/國際館穩站C位,人工智能技術又成絕對主角。

2017年,安博會在深圳舉辦,幾乎所有參展商的展臺上都貼上了人工智能和雲概念的標籤,不過這次展會卻被詬病"概念過大,不夠實際"。

2018年10月23日,安博會在北京再次啟幕,超5000家企業集聚,據官網預計,這次觀展人數將達15萬人次。而這次不少展商的安博會之旅可是背上了大件小件。

計算機視覺領域的AI獨角獸們的標語也從"慧眼""慧視"變得更加細化和實際。作為這個領域最晚成長起來的一批,雲從科技也躋身了這個行業。從官方的3張預熱海報:

"倒計時5天:是抓住更多逃犯還是乾脆把逃犯一詞變成歷史?"

"倒計時3天:視頻研判,多少人力,多少時間?去掉[人工],只有[智能]。"

"倒計時1天:口罩、墨鏡、假髮、棒球帽?究竟什麼能阻止它?"

可以看出,雲從科技這次是以公安警務為中心。這次雲從科技C位推出的也是"火眼大數據平臺"的升級版——"安防大數據系統"。

據瞭解,"火眼大數據平臺"是此前雲從科技主打的一款動態人臉識別系統,具備個人人像比對、人臉識別、軌跡追蹤、軌跡分析等功能。

在官微預熱中,"安防大數據系統"是基於雲從科技同在10月發佈的一項國家發改委重大工程——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部署,通過雲+端綜合方案挖掘數據價值,結合人臉識別、跨鏡追蹤、行為模式分析、數據分析等技術,除了"火眼大數據平臺"已具備的功能外,新增群體的關係網分析和基於大數據的事態分析兩大功能。

其中,群體的關係網分析是指當原本無交集的重點人群頻繁出現在同一畫面中時,將會出發關係網預警:判斷是否有協同作案的可能,通知轄區民警前去查看,以警告等方式勸離重點人員,達到事前預警的效果。

基於大數據的事態分析是對轄區內人員的密度以及車輛進行大數據分析,排查可能出現的踩踏事故、交通安全事故、非法集會等各類隱患,在事前或事中及時告知公安民警或交警前往排查,阻止事態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通過平臺部署升級和功能增強,該系統可將傳統視頻分析從事後追溯轉變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實現智能、精準、高效的智慧警務。

超5000家企業齊聚安博會,為何它能站C位?

雲從科技將安防重心放在警務,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1、 警務要求高,場景更為複雜。如果技術過了公安這關,大部分場景的POC測試也不在話下;

2、 公安是to B端,價格敏感性低,算是初創企業實現商業化的最佳途徑之一。不得不說,雲從科技在這方面很有方向,一開始所選的渠道就是金融、安防和機場。現在也已經是中國銀行業第一大人工智能供應商和民航第一大智能化供應商了。

3、 雲從科技出身於中科院,與公安部合作項目破頗。今年7月,雲從科技與公安部依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建設的"安全防範技術與風險評估公安部重點實驗室"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立智能視頻分析研究中心。

另外,雲從科技還將展出一系列邊緣計算的展品。

超5000家企業齊聚安博會,為何它能站C位?

邊緣計算是指將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在數據產生端發起的新型計算模式,對計算機視覺來說,也就是攝像機從"眼睛"變成了會計算的"大腦"。

"把識別、處理的過程從服務器轉移到攝像機本身,當攝像機傳回來的不再是海量的數據,而是內存極小的人臉圖片或識別結果。"雲從科技負責人曾這樣解釋,因此也擁有低時延、本地性高、對帶寬要求低等優勢。

此外,雲從科技還展出了基於人體關鍵點識別技術的AI尬舞機,通過標註人體關鍵點,識別現場觀眾跟跳的動作姿勢。要去現場的觀眾一定要嘗試一番,說不定這就是未來健身或瑜伽教練的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