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今天,有這樣條新聞上了熱搜。

16歲初三男孩小剛情緒突然失落不想上學,母親覺得是青春期叛逆,於是帶自己孩子去心理諮詢。

令人震驚的是,小剛的困惑竟然是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女孩。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原來,母親從小就像女孩一樣打扮他,孩子從小到大活得很“擰巴”。

青春期來臨,班裡男生叫他“娘炮”、說他另類等,導致小剛越來越自卑,不願意上學。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媽媽說孩子小時候長得好看,有羊毛卷,胖乎乎的,惹人疼愛,像個漂亮的小姑娘。

因此從小就會給他抹個腮紅、化個淡妝,誇他漂亮。另外,小剛的父親常年在外地,孩子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

01

“當初並不是刻意地把他當做女孩來養的,就是覺得好玩。”

媽媽的好玩殊不知讓孩子彆扭了十年!

心理諮詢師施宇說,3至5歲是性別教育的關鍵期,男孩要像男孩養,女孩要像女孩養。

孩子不會因為穿了公主裙就得上公主病。真正讓孩子得上公主病,是家庭環境,和父母賦予“性別”的教育。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從小,孩子就認不清自己的性別,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自身的性別認知障礙。

大家從外貌上就會誤認為他是個小女孩,誇獎他美麗可愛漂亮等。

日復一日地這樣對孩子講的話,他自己都會產生疑惑:自己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越長大,他自己就會越懷疑。這樣對男孩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傷害。

其次,孩子父親在成長教育上的缺失,會造成男孩勇敢、大膽、甚至是調皮等這樣的性格缺失。

讓孩子難以融入自己團體生活,其他小夥伴也會投來異樣的眼光,讓小夥伴們也會排斥他。

02

在網友紛紛討論這位媽媽做法的同時,一位狼爸也上了熱搜。

“狼爸”設計特別回家方式,兒子響應執行,獨自騎行150公里從學校回家。

其父稱,是想考驗兒子的體力和毅力,鍛鍊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騎行回家的少年叫李明釗,目前在瀋陽一家學校讀小學6年級。

在學校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學校每月會放幾天月假,以往他都是自己坐火車回家。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李明釗與同齡孩子相比長得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

由於經常參加各種學習和實踐培訓,李永生積累了很多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想法,經常帶兒子騎行健身。

1個月前,他決定給兒子設計一趟特別的騎行回家方式。

當徵求意見敢不敢騎自行車從瀋陽回家時,不料兒子竟然爽快答應。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這樣設計是不能讓孩子超越體能極限,因102國道車太多,走濱海大道主要考慮孩子騎行安全;而騎行在瀋陽大城市裡會有不同的體驗。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另外買票、託運自行車、住宿吃飯等諸多問題要靠孩子獨自解決,從而鍛鍊孩子應對生活難題的能力,也增長了孩子的見識。”李爸爸說。

03

一個貓媽”,一個“狼爸”,對於孩子的培養方式塑造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少年。

現在的家庭教育裡,經常會出現「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兒」的普遍現象。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男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長期和母親在一起,會讓孩子對性別的概念越來越模糊。

瞭解男女有別,是教孩子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應該有意識迴避。

比如,男孩子稍微懂事了,洗澡的任務就應該理所當然交給老爸;

女孩子換衣服,媽媽可以故意把門關上,告訴孩子:爸爸是男生,女生換衣服男生不能看……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同時,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品質的塑造,爸爸也起著巨大的作用。

就像“狼爸”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你可以瘦弱,但是不能軟弱。

孩子自然在面對對於普通小孩“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時候,會爽快的答應。

而小剛就是因為在少年時期缺少父親的陪伴與教育,才會到了16歲還在彆扭自己是不是“娘炮”。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直接的也是有你想象不到的高效率的。

父母之間互相教育,互相配合,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教材。


初三還覺得自己是女孩?!男孩當女孩養危害竟然這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