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上個世紀末,中國最大的包子鋪連續兩年淨利潤翻倍,市值接近100億,但創始人吳小生突然辭職,不久後公司陷入財務危機,轟然倒塌破產清算,這時人們才發現雖然這家企業每天可以同時開20多個新分點,為了吸引顧客允許賒賬,連叫花子都不放過,該企業利潤雖高但積壓應收賬款,故破產了。舉國震驚,於是中國政府要求企業披露現金流量表。————這是現金流量表的由來,如果雷同,是你抄我。

2017年的開始標誌著垃圾公司興奮劑時代的結束,2012-2016年這段時間,資本廉價而且供給充足,成為各類偽成長公司快速炒高市值的巨大助力。他們或是通過各類套路併購又或是通過財務手段虛增利潤,看似年年高增長,實則外強中乾。全踏馬是泡沫。

從15年股災過後,我我就最喜歡去罵那些券商推薦的概念股,這樣顯得特別裝逼,就好像在說:我不針對任何一個分析師,我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毫無疑問,很多人混淆淨利潤和賺錢,包括一些基金經理、券商分析師在我眼裡不過是高學歷的韭菜,他們的估值模型中的變量全都按照企業財報上顯示的數字,不經任何調整,輸出的參考估值自然錯的離譜。

他們都忽視了利潤和賺錢兩者之間的明顯區別是現金的流入。

這次,我來給你解釋一下如何通過現金流量表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

不同於其他財報分析的系列文章,在講三張報表中的現金流量表時往往一帶而過,我將會特意在這個部分作較多的停留。

這是因為,我經常反覆強調要判斷一家企業是否賺錢,淨利潤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唯一關鍵的事情,是建立一整套圍繞能夠創造現金流的體系來開展商業活動。

作為一名專業投資者,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的核心是追蹤現金的流動。

看完之後你將收穫:

1、認識現金流量表

2、如何分析三種活動現金流量

3、通過追蹤現金流來揭開企業經營背後的實質

1、現金流量表與利潤表:兩套體系

先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

假如我的包子鋪今年淨利潤為100萬元,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年初的時候我銀行賬戶和小金庫裡共有10萬塊錢,到了年末就變成了110萬元呢?

答案也很簡單。

當然不是,在很多時候我明明1年下來賺了很多錢,但是我賬面上的現金反而減少了。我的錢具體都到了哪裡去了呢?

這就需要用到三張報表中的現金流量表來解釋。

利潤表是基於「權責發生制」來編制,相當於是一種收益的視角。

而現金流量表是基於「收付實現制」來進行編制的,相當於是一種風險的視角。

說到「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你可能很陌生,但說到錢的流進流出,就很容易理解。

還是以包子鋪給你舉個栗子。

第一年,我拿20萬元去購買生產包子的設備,這個設備假設可以使用10年。

第二年,包子鋪生產出來的包子賣了50萬元,但是其中的20萬元打了欠條,要等明年才能收回。以現金全額支付了做包子的成本費用10萬元。

第三年,我包子鋪的收入增加到了100萬元,其中仍然有60萬元是客戶打了欠條,第二年賣掉包子的那些欠條在第三年都如期收了回來。以現金全額支付了做包子的成本費用20萬元。

接下來我要告訴你一個十分簡單但是又十分魔性的財務規律:利潤≠賺錢

按照上面的描述,第一年我投入的20萬元記錄到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出裡。用符號來表示:第一年,現金流-20萬

第二年,賣包子產生了50萬元的收入,但是能記錄到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入只有30萬元,另外生產包子的成本10萬元全都以現金支付出去,還要算上生產設備的折舊2萬。用符號來表示:第二年,淨利潤+38萬(50-10-2),現金流20萬(30-10)

第三年,賣出包子產生了100萬元的收入,但是能記錄到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入只有40萬元,再加上收回第二年的貨款。因此用符號表示:淨利潤+78萬(100-20-2),現金流50萬(40-10+20)。

包子鋪在第一年過後沒有購買新設備和處置舊設備的情況下,包子鋪每年增加的利潤並不等於每年增加的現金流。而部分成本(如折舊)只會影響利潤,而不會導致現金流出企業。

這就是包子鋪為什麼第三年淨利潤可以比現金流多出28萬的原因。

並且,這裡再補充一下,折舊的概念只是相對於利潤表而言的,它將過去的現金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分期再折成費用的形式進入利潤;對現金流量表而言,就不存在折舊的概念了。這些現金早在購買資產時就已經在現金流量表中全額反映了。

你看,這麼複雜的關係是不是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會計人員來幫老闆搞定?

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交易都是由現金的流入流出來記賬的呢,這時的包子鋪會怎樣?

這是包子鋪的會計就會失業,我的包子鋪這樣,千千萬萬的企業都使用「收付實現制」來記賬和編制財務報表,那麼所有的會計幾乎都會失業。

為了保護身邊從事會計工作的小夥伴,你們還是學點財務知識吧。

2、現金流量表是怎麼來的:三類活動

現金流量表又由三個部分產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營、投資、籌資三大活動,每一項活動下又分為現金的流入和現金的流出,這三種行為的六種結果導致企業在報告期間現金類科目餘額的變化。

下面是一張現金流量表基本的模板。每個活動又分為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差額形成了該項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

當你將三個活動的現金流量金額加總到一起,就是這家企業該年度的現金流量總額,他們最終提現到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個科目當中,現金流量表最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額」這個科目在多數時候就直接相當於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現金相比去年的增加數。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下面,為了方便理解,我將上面這張現金流量表轉換為以下的形式,小夥子們(姑娘們),我對你們貼心吧: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根據上面的表格,核心項目代表的是我們在閱讀現金流量表的時候主要關心的東西,與之相對應的,非核心項目一般來數額應該較小,對我們分析現金流量的意義不大,如果一家企業現金流量表中非核心項目的數額遠遠大於核心項目,那這裡面可就有門道了。

我們一項一項來看。

首先是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核心項目

(1)現金流入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這一項目是核心中的核心,它記錄了企業將產品或者服務銷售出去收回到的含稅現金,是一家企業現金流最主要的來源。這是我們後面重點分析的內容,不要急,這邊暫且擼過去。

(2)現金流出

購買原材料、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反應企業本期採購支付的現金,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接受勞務是來自非企業員工的服務,也就是可以理解為外部的公司對這家企業提供的勞務服務。請注意,這個項目中不包括企業採購的固定資產,如生產設備,採購這些資產支付的現金會體現到投資活動中去。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通常指的是付給職工的工資和獎金。

很多同學誤以為這個項目就是企業營業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其實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的現金通常意味著整個企業的全部工資支出,包括支付給生產人員、銷售、人員管理人員的現金,當中一部分進入了營業成本中去,另外一部分進入了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

另外這裡的支付給員工的現金是不是就等於這家公司員工的實際薪資水平呢?

我們還忽略了股權激勵這一重要的薪酬組成部分,股權激勵作為員工薪酬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不會在這裡反應。就比如像小米這一類公司,你去看他的招股說明書會發現他們研發工程師的工資甚至是低於北京平均水平的。這是因為公司以大量的股權激勵來緩解正常形式的工資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所以,我們不能「購買原材料、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之和去除以營業成本,分析營業成本中有多少比例是通過現金支付的。這是因為他們之間核算的內容並不完全一致。

然後是投資活動相關的核心項目

(1)現金流入

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這個項目反映的是企業出售股權、債券等各種投資回收的現金

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因各種投資而分得的股利、利息等現金。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就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賣價減去有關費用後收回的現金。

當這一項目的數額特別大時,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是否這家企業的經營已經無可救藥,不得不通過變賣資產來調節當期利潤。

處置子公司與其他單位收到的現金:同樣是處置公司,那麼這個項目與上面的「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關鍵在於所處置的股權是否引起控制權的變更。

舉個例子,我今年處置了一家生產肉餡的全資子公司70%的股權,取得70萬元,由原本的控制變為非控制關係,那麼這個70萬元就計入現金流量表中的「處置子公司與其他單位收到的現金」項目。

等到明年我把剩下的30%股權也一併轉讓了,那時收到的現金就要計入「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

(2)現金流出

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購買和建造固定資產、取得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但是不包括在建造固定資產時發生借款利息的資本化部分。什麼是利息的資本化?你現在不需要懂,挖個坑以後填。

投資支付的現金:就是企業購買各類債券、炒股票、購買其他公司股權所支付出去的現金

最後剩下籌資活動相關的核心項目。

(1)現金流入

吸籌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包括企業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融資到的現金,這一部分都和資本市場相關。

借款所收到的現金:是指企業向銀行借款融到的錢,這一塊是與銀行相關,妥妥的債務。

(2)現金流出

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是指企業償還借款本金時流出企業的現金,這個項目與借款利息沒有關係。

分配股利、利潤和償還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是指企業對股東的分紅、以及支付借款的利息使得現金流出企業。

well,整張現金流量表從根本上,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句話:

(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賣貨、採購、支付員工工資有關的現金,相當於你的工資收入和日常開銷的記錄。

(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進行各種股票、股權、債券,買賣固定資產有關的現金,相當於你買房、炒股、買理財產品時資金從銀行活期賬戶上被劃近劃出時候的記錄。

(3)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流入就是企業又從外部新找來了錢,流出就是企業歸還外部的錢和向外部支付使用這筆錢的代價。

3、從淨利潤到經營現金流

前面說了,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通常不會相等,這是由於兩套編制體制造成的。

造成他們之間的差異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多的,最典型的比如折舊和攤銷這些會使得我們的利潤減少,但不會造成現金流量減少的項目。

類似的,還有資產的減值,資產的減值就好比老公出了軌,你在心裡對他極度失望,已經預想到未來要與他離婚(對你老公計提全額的資產減值準備),但實際離婚這一動作還未發生。

我們把它們稱作:非付現成本或收入

此外,如果你炒股或者炒房取得的收入呢?是不是屬於你的利潤?當然是。但是這部分又不能算作你的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除非你是職業炒股,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一部分我們把它們叫做:非經營性收入

想要知道具體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某傢俱體的公司現金流量與淨利潤之間的差異?

我們可以通過查看財務報表附註中的“將淨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這份附表,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我上面講的:

(1)將只增加淨利潤不增加現金流的項目從淨利潤中扣除,再把只減少淨利潤但不會減少現金流的項目加回來。

(2)將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利潤進行反向調整。比如你今年炒股賺了100萬,工資收入50萬,生活開銷20萬,結果你的淨利潤是130萬,現在只要從你的淨利潤中將炒股賺的100萬減掉,就是你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30萬)。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萬科的例子。打開萬科2017年報,翻到第234頁。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萬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之間相差了450多億元。

那麼差距是由哪些原因產生的呢?

我們可以看到在將淨利潤調整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的過程中,以下幾個項目都超過了百億級的金額。 Ps:“()”裡的金額代表這個項目在調整的時候要從利潤中扣減出去。

(1)存貨增加了1060億,因為它屬於房地產企業,所以這部分意味著拿地的現金支出在逐年增加。

(2)應收項目和應付項目同時增加,但是應付賬款的增加數比應收項目的增加數多出了1500多億。代表著公司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佔用供應商(包括應付土地款、應付工程款、質量保證金)的現金增多,是公司行業地位更加穩固的象徵。這1500億去掉存貨所佔用的1060億元資金後,差不多就是形成經營現金流比淨利潤高出450多億元的主要原因。

通過這個例子,想必大家已經瞭解了經營性現金流和淨利潤之間的差異是如何產生的,更進一步,當你對每個項目的增減與現金流的關聯性足夠熟悉的時候,你就可以拋開這份“將淨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的附表,直接通過觀察資產負債表就能瞬間聯想到各個項目會對現金流產生怎麼樣的影響了。

萬物生長,優勝劣汰。我所見過的所有通過證券市場最終收穫良好收益,甚至實現財富自由的人,都不是靠押注一輪牛市的一夜暴富,而是長年累月的點滴積累。

看完如果覺得有所收穫請大家點贊並轉發,另,昨夜得知老先生離世,心中難過,本想寫些什麼,提筆卻發現一字都寫不出。

曾有人問老先生: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希望你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可以縱情肆意、瀟灑妄為罷。

1、增長的幻覺

做過一些生意的老鐵,一定都知道生意裡的本質問題,其實就是能不能把錢越滾越多的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你開了一家飯店,有人天天來你這吃飯,如果大部分人吃飯時都賒賬不付錢,一個月又一個月下來,你一定如坐針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一定時間,你的餐館肯定會倒閉。

為什麼?沒錢了唄。慢慢地你連房租都交不起了。

這種情況,在上市公司中並不少見,甚至更糟,因為大股東還會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方式來掏空上市公司IPO時候圈來的錢。

如果在企業高速擴張的過程中,即便賬面的淨利潤是虧損的,只要有足夠的現金週轉,那麼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商業王國就能健康發展,反之不管企業賺多少錢都是脆弱的。

就像貝索斯在1997年的致股東信中所說的那樣:

在最優化財務報表和最大化未來現金流二者之間,我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

這裡的現金流,即是我們常常說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

要知道這個淨額是怎麼產生的,首先要理解他最主要的來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之間的關係我在以前的文章曾提到過。

重溫經典是我們投資狗的必備素養,這裡再重複講一下。

一家企業每年的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並不相等。為什麼不相等呢?因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要包括:

(1)收到以前的錢,比如說上期賣出的東西這一期才收到錢,只要是在本期收到的錢,不管是什麼時候賣出的貨,都會算到這個項目當中。

(2)收到現在的錢:本期賣出的貨物本期收到貨款。這一部分與營業收入是重合的。

(3)收到未來的錢:第三種情況是預收貨款,比如說我提供的商品非常牛逼,供不應求,客戶為了能拿到貨不得不提前付款。但是在這個時候你還不能確認收入,因為你還沒有將貨物發出去。當你在實際確認收入的下一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不會隨著收入同比再增加一次,這裡就會產生差異。

(4)收到的稅款:即便一家企業的收入全部是現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仍然還是不相等的。因為銷售收入不含增值稅款,我們收到的現金是含稅的。比如說我賣出了1170元的包子,其中只有那1000元我能確認收入,還有170元應該作為應交增值稅進行核算,但是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中記錄的就是全部的1170元。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對於你找對象來說,你不能找一個只會每天給你畫大餅,打雞血的對象。現實與理想不能相差太多,最差的情況也必須先保證溫飽問題。對於一家公司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

企業來說,你的賬面收入和實際收到的錢不能相差太多,最差的情況,你必須保證上一年的白條在本年都能如期收回來。

一家企業的收入和利潤質量,通常由如下公式來計量:

企業收入含金量指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這個指數以1.17作為判斷標準

企業收入含金量指數越高,企業營業收入面臨的風險越小,營業收入的質量越高,如果現金流對銷售收入的比率較低,則表明企業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這加大了收款的壓力和費用,從而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利潤含金量指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

在上市公司利潤操縱屢禁不止的情況下,目前以會計利潤為核心的傳統財務考核以及分析體系已經失效,它們沒有能力揭示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並且可能會誤導投資者看好某些瀕臨破產的公司。大家必須重視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的指標體系,這樣才能揭示公司盈利中可能存在的貓膩,真實、客觀地反映其財務狀況。

直接上案例。

堅瑞沃能(300116)原本是一家生產滅火器的公司,熟讀《毛澤東傳》的董事長郭鴻寶,急於打破一箇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於是大舉介入熱火朝天的新能源電池產業。

如果你去看他過去幾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你會發現比華為的手機還要嚇人。

14年是3.5億元的銷售收入,到了15年是5.8億元,到了16年就更神奇了,收入規模到了38.2億元,到了17年變成了96億。再從淨利潤來看這兩年也漲了10倍不止,這種數字看幾眼我就激動的不行,典型的超級成長股。

不好意思,不知道為什麼,打這些字的時候,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韭菜本色露了出來。

但是這家公司到了17年突然虧了30多億元,18年僅僅前三季度又虧了30個億。股價從最高的13元跌到了1塊多。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故呢?

公司這幾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現金流發生了嚴重的背離,這說明它業績含金量很低,雖然有那麼多收入和利潤,但壓根沒見到錢。

這種畫風,就像XXX的嘴,特大爺的推,誰信誰見鬼。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那這些收入都去哪了呢?

絕大多數的收入都是以欠條的形式存在於資產負債表中,即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還有一部分都壓在存貨裡面。如果某一年這些項目不合理的突然變大,我們就應該對他產生警惕,如果連續多年都是這種現象,就好像他在公開宣佈說:我做假賬了。

那你說財務分析對你投資有用嗎?當然沒用啊,因為你只是學了一點皮毛就覺得自己找到成長股了,最後歡歡喜喜來接盤。

2、為什麼有些財務造假不易察覺?

如果要評上市公司各種財務造假手段哪種最高明。

我覺得用「在建工程」這個報表項目來搞出利潤,真是妙不可言。

你想啊,如果你通過應收賬款虛增收入,即只有收入但沒見到錢流入企業,將在第一時間被投資者關注,很容易有一票好管閒事者把你揪出來溜溜。

但如果你在資產中誇大了在建工程,然後跟投資者們說:老鄉們啊,我今年把所有賺到的錢都投入到在建工程裡了,等以後這些工程造好了,未來利潤起碼翻一番。

SO標特否!

聽不懂,沒關係,我知道你們最喜歡我來舉栗子了。

我今年為了完成小目標。決定與隔壁老王來一場“革命性的友誼”,我先拿剛剛IPO圈來的一個億和老王兒子的建築公司簽署一份合同,然後在在建工程這個項目中記進去1億元。

錢轉入老王兒子的公司後還沒捂熱,就又轉到我我某個小學同學公司的賬上,然後這家公司作為我的客戶(當然是假的),再用這一個億採購我的包子。

於是一個億的資金出去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來公司的賬上,交完一筆稅,我多出了幾千萬收入,而且還是有經營活動現金流的收入喲,收入含金量槓槓的喲。

這個手段的高明之處就是在建工程的虛增難以被真正估量,只要當年審計糊弄過去了,未來再轉成固定資產,在幾年、幾十年裡慢慢折舊攤銷,一切都將化於無形之中。

等老鄉們發現真相的時候早已滄海桑田了。

你要問,這麼高明的手法我能看出來嗎?

當然能,沒有什麼伎倆能逃脫你我的火眼金睛,

應付這種手段,要警惕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大額為正,同時伴隨大額負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因為你在增加在建工程的瞬間,一定會顯示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流出企業,甚至流出的金額與當年記在利潤表裡的營業收入極為接近。

對於這個概念不清楚的,回去看上一篇。

3、自由現金流

如果說淨利潤在很多時候是虛無縹緲的,那麼對於衡量投資者真正回報而言更重要的是什麼呢?

巴菲特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抓住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即企業扣減維持持續發展所需的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營運資金投資後的現金流量。因為從長期來看,股價與企業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必然是正相關的。

這裡的所謂「自由」,是指這部分現金如果拿來向投資者分紅,不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任何影響。

放在生活中,就有點類似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就比如說,你工資可以掙到1萬,但最後能存下來的可沒這麼多,先去掉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再減掉吃喝拉撒的生活成本,如果你還按揭買了房每個月還要揹負房貸。等國家、銀行、商戶從你身上擼完這些毛,你上繳給老婆的現金才是你的自由現金流。

對於有些企業來說,分紅不是你想分,想分就能分。

因為不管要維持現有的生產能力,還是擴大生產規模,都需要進行再投資,儘管這些支出並不體現為費用,但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花出去了。只有在扣除這些投資之後才能向投資者進行分配,所以對於一家成長型的企業來說,如果將利潤都拿來分紅,可能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表現。

教科書上關於自由現金流的算法一般表示為: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淨營業利潤+折舊和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資金支出

看不懂沒關係,因為自由現金流還有一個比較簡約的算法。

自由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量淨額-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現金流出

是不是有老鐵反應還是看不懂?

那就繼續簡化。(這個計算方法不是非常嚴謹,但對於小白可以拿來就用)

自由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

看過我上篇文章的都明白這兩個活動是什麼意思。

我就以這種最簡化的自由現金流的計算方法來給你舉兩個例子。

我們先來看一家公司,他是A股裡自由現金流水平最好的公司之一。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從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可以看出這家公司不需要進行太高的資本開支,而經營性現金流充沛,說明它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成熟期,在市場上地位非常穩固,因此他積累下來了很多自由現金流量,可以每年用來回饋股東(分紅),簡直就是一臺造血的機器。

我們再來看另一家公司。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從這家公司的自由現金流來看,它一直挺差錢的,他的自由現金流量一直是負的。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現象呢?

你只需要通過我剛才講的內容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因為它每年投資流出都非常的大,一直在擴張,即使他把每年賺到的錢全部再投入,也不夠他在投資上的開支。顯然他是沒有能力來給股東進行大額的分紅的。

事實上,他在過去的5年裡僅有2年進行了分紅,股利支付率僅6.29%。

就拿近四年來說,它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加起來只有84億,而通過投資花出去的錢高達了479億,

這個缺口怎麼來補呢?

我們就得去現金流量表中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中去找答案了。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這個分類主要揭示當企業資金出現缺口時,都是通過什麼方式(吸收投資——增發或配股,取得借款,發行債券)來獲得資金。

你發現沒有,最後一行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定是大於前面呈現負數的「自由現金流」的。因為錢不會天上掉下來啊。

第一家公司他的名字叫做貴州茅臺,而第二家公司他的名字是比亞迪。

我只能說在專業的長期投資者眼裡,他們會緊緊盯著企業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而這個價值換個說法就是自由現金流。

弄清這個問題,不論你在哪個行業,都能用來和別人裝X, 從而助你離贏取白富美,嫁給高富帥,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目標,更近一步!

1、不同發展階段的現金流量表的特徵

在讀完我的上兩篇文章後,你一定對現金流量表的結構有了基本的認識,現金流量表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活動下產生的現金流,每種活動最終的現金流淨額又可以分為流入和流出兩種結果。

所以,根據以上的規則,企業的現金流狀況就可以分為8種不同的組合。

這麼說,你可能還是感到比較抽象,這裡我告訴你一個小技巧,在看一家企業的現金流量表時,你可以將其三項活動的淨額用正負號來表示,就像下圖中這樣: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當然,這裡的正負文字也可以換成“+”和“-”,更加清晰明瞭。

以上的8種組合體現了企業不同發展階段中現金流的不同特徵。

根據企業的生命週期理論,可以把一家企業劃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裡的縱軸通常設置為企業的淨利潤或者市場份額等指標。

不過,對於我們的A股市場而言,很難見到初創期的公司,原因你懂的。

企業在成長期時銷售快速增長,由於業務擴張時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所以利潤滯後於收入增長。等到了成熟期發展會放緩,由於企業已經打造了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具有規模效應優勢,體現出利潤的增長速度高於收入的增長速度的特徵,到了衰退期,企業的銷售和利潤均開始下滑。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那麼企業所屬的各個時期對應的現金流量表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來看下面的這個圖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一般而言,初創期的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是否大於流出,視情況而定,一般對於很多高科技公司來說,初期連個產品都沒有搞出來,經營現金流淨額為負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社會現象。我們前面說過,一家企業可以沒有利潤,但現金流必須健康,不然就會倒閉。

所以,對於初創期的企業來說,就靠著活雷鋒——風險投資基金,他們手拉著手,前仆後繼地給企業送錢燒,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燒出另一個阿里巴巴呢?因此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一般均為正。萬一碰到一家以to vc作為生意模式的企業,投資人只能偷偷流眼淚。

該階段的企業現金流量表特徵可能是-、-、+或者+、-、+

當企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後,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可正可負。這個時候有夢想的老闆都會開始計劃登錄到資本市場,為社會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收益(圈錢)。這個時候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仍然很大,但是前任雷鋒同志已經準備功成名退了,那麼錢從哪裡來呢?

當然是輪到老鄉你們來支持啊。乖乖聽話,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議貢獻出你們的綿薄之力。

這類企業通常就是老鄉們喜愛的超級

成長股,要投資這類企業相當於押注企業不確定的未來,靠的是眼光,是大菊觀。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乾活。

該階段的企業現金流量表特徵可能是+、-、+或者-、-、+

再後面,到了成熟期的企業,經營發展良好運行,已佔據市場一定的份額,經營活動源源不斷地產生正的現金流入,如大家都知道的一些藍籌股,除了正常的再生產投資,企業開始享受前期投資的回報,投資活動現金流可正可負,全憑董事會的戰鬥意志。

成熟期的企業已被市場認可,投資者更傾向於獲得回報從而去尋找更佳的投資對象。再加上前期的現金流積累,企業已能夠分享自身的經營成果給投資者或者債務人,使用的方式包括分紅和償還債務本息,該階段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負。

因此,該階段的企業現金流量表特徵可能是+、+、-(躺著賺錢型)或者+、-、-(積極進取型)。

等一家企業到了衰退期,銷售收入出現嚴重萎縮,經營上可能出現虧損;經營現金流流出可能大於流入,淨額呈現為負值。

企業戰略開始收縮,前期投資開始收回,經營問題嚴重的企業可能出現減少或變賣生產設備等,所以投資活動現金流金額為正。

該階段的企業還可能被債主逼債,被無情的股東時不時來敲打幾下,看看能不能榨乾最後的油水,因此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負。

如果你要問我8種組合中最喜歡哪幾類的公司。

我最喜歡經營現金流為正,投資現金流為負,籌資現金流可正可負的類型。也就是+、-、+或者+、-、-。這樣的公司有錢又不失上進心,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前一種情況說明企業通過當前的經營活動雖然能夠創造現金,但是目前正在加速擴張中,資金缺口需要靠外部融資來補上,常見於擴充產能、實施收購兼併或者通過多元化戰略經營的企業。

後一種情況說明這家企業具有可持續的生存能力,經營活動可以創造現金,並且就算在融資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企業也完全可以通過不斷的自我造血再投資完成一個滾雪球的循環。

我們最應該警惕哪兩類組合?

首先第一類就是+、+、+。

這類企業看上去非常牛逼,三項活動現金都是流入。彷彿在向你招手:老鄉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銀子。

但是等等,你有沒有感覺到有一絲違和感?

這家企業明明通過經營活動可以創造大量的現金,不僅如此,投資活動同樣進入收穫期,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企業,為什麼還要借錢或者增發股份?

可能只有兩種解釋,其一是這家企業可能即將開展大規模的對內對外投資,並且投資的金額是巨大的,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去關注他的投資項目是否靠譜。

其二就是這家企業的大股東或者管理者將上市公司看做是一個圈錢的工具,準備將資金隨時轉做他用,甚至他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是通過關聯交易虛構的。

第二類就是-、-、-,三項活動都表現為現金淨流出,純粹一個賠錢玩意兒。

曾經有家上市公司就是這種狀態,他們老闆當時跑來拜訪我,恩威並施,許以美女重金,讓我幫他把財報“包裝一下”,使老母雞變鴨。我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

2、不同行業的企業現金流量表的特徵

這一部分我就不講理論層面上的東西了,因為行業分類繁多,我既不能給出一套統一的標準和規律,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裡給你一一列舉。因此我僅通過案例,列舉出1-2個行業的財務報表加以介紹。

首先,我們來看房地產行業。

我就拿最典型的萬科來舉慄。

萬科的現金流量表非常簡單,他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下就只有兩個項目發生過記錄,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指的就是賣房子收到款項,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預收款。

「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具體內容在萬科的年報裡也會進行披露,我們只要打開年報cirl+F+關鍵詞就可以輕鬆查找到。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下面的內容也非常常規化,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一般的企業購買的土地使用權計入到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中去,房地產行業直接將土地使用權看做是原料的採購,直接計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再看投資活動,萬科的投資活動中主要體現出來的項目均是一些購買金融產品、進行股權投資、取得投資收益等產生的現金流量。房地產企業的投資活動通常與擴大產能關係不大。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再看籌資活動,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通過藉助槓桿經營的行業,因此可以看到在借款上的現金流入流出吞吐量非常的大。

此外,正是由於房地產企業的高槓杆特徵,一家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是決定其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的關鍵指標。

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要看企業一年利息負擔有多重,你會如何進行計算?

有的同學說我們可以看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除以有息債務的平均餘額啊。

但是財務費用中反應出的利息成本這個數字是不準確的,因為我們付的利息既可以資本化又可以費用化。資本化指就是把利息費用計入到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當中,還記得我前幾次跟你講過的長期資產等於賴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費用嗎?

當這部分利息計入到資產裡面去,他自然就不會體現到利潤表裡的財務費用這個項目中。所以財務費用並不能體現一家企業實際承擔的所有利息費用。

通常來說,一共有多少利息資本化,多少利息費用化一般公司的財務報表中是不會披露的。

所以一家企業具體的利息支出可以通過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下的「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項目減去公司本年分配的股利(這個數據很容易查到)來計算得出。

如果公司在本年沒有分配股利,那麼這個項目就可以直接約等於公司實際1年支付的利息總額。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第二個,我們來看零售業,同樣也拿一家行業內非常優秀的公司——永輝超市,進行說明。

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相關項目中,永輝僅比萬科多了一項「收到的稅費返還」。它主要也是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也就是超市裡賣貨,支付工資、稅費、採購存貨等等,非常容易理解,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閱讀這類企業的報表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我們還看到,當中有一些項目是新會計準則下規定需要列示的與金融行業相關的項目,你如果不是去投資金融行業中的企業的話,可以暫時不用去理解它們是什麼意思。永輝和萬科都無這類業務,所以可以直接無視它們。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在投資活動方面,如果永輝超市自己購買土地及地上建築物來開辦超市,需要計入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投資支付的現金同樣指的是購買金融產品或者對外進行股權投資的活動。

最後是籌資活動,永輝超市2017年主要通過股權和借款分別吸收資金5.61億元和2.37億元,有趣的是,這個2.37億元同時出現在了「償還債務支付現金」的項目裡,也就是說這筆借款實際使用的時間連1年都不到,永輝超市本就是一家槓桿率非常低的企業,可見其資金使用效率高到了一個什麼程度?

「深度」揭開公司的本來面目:現金流量表

以上,是關於現金流量表的全部內容。

這些日子裡,我我通過10篇文章,將三張財務報表的骨架和分析方法簡單地給你完全的展示了出來,這些內容原本來自我為天弘基金、中國人壽、招商證券、東吳證券等買方和賣房投資研究部門提供的財務分析內部培訓資料,經過一定的修修改改(主要目的是變得更通俗易懂),希望對大家有用。

該給的打賞和點贊請向我砸過來,come on

最近經常有粉絲後臺留言諮詢:

我,幫我解讀一下xxxxx的三季報如何啊?

我,分眾傳媒怎麼看?

我,有沒有推薦的書啊?

我,能不能搞一次財報的在線課程啊?收費也行。

............................................

事實上,我的能力圈絕不止分析財報,過去的十幾年裡,為了理解從企業的財務報表到經濟的基本面,從資產定價到金融市場的運行邏輯之間的關係,我做了大量時間的堆積。從而使我發自內心的體會到金融市場運行的複雜性,我們不能指望找到簡單的一兩個因素就可以像做數學題那樣求出唯一的解。

所以千萬不要提出像這樣的問題

我讀了關於巴菲特所有的書就能取得和他一樣的業績嗎?

我學會了財務分析是不是就能通過投資賺錢?

我上了清華北大,就能找到好工作嗎?

為什麼美聯儲不斷加息美股不跌反漲?

為什麼國家說要救市,結果從4200救到了2400?

平心而論,我之所以從大企業的高管的位置上出來,是因為到了這個時間點上,我很渴望能在歷史上留下一些我來創造的從無到有,獨一無二的東西。

過去幾年,身邊也有聽說很多朋友自己或者他們的親戚中有人跟莊聽消息結果虧損了80%,有人買P2P被騙的血本無歸,有人加槓桿踩中股市的地雷而傾家蕩產。

所以我希望能去影響到更多的人,使得更多的人在投資的路上少走彎路,不再迷信追漲殺跌,畫圖看線,小道消息和個人崇拜。在股市以外的市場中也不被輕易欺騙,瞭解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識,學會看透本質的分析能力,做一個理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