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消費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樣一個未來

美國當地時間1月11日,為期四天的CES(國際電子消費展)在拉斯維加斯落下帷幕。作為科技圈的“開年大戲”,CES甚至為這一年的消費電子發展定下了基調。

今年,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在現場感受到四個趨勢:

巨頭更親民,

技術在積累,

中國更進擊,

未來可期待。

国际电子消费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样一个未来

巨頭更“親民”,物聯網依然是爭奪焦點

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大公司,很少出現在CES上:蘋果每年自己舉辦WWDC和秋季發佈會;谷歌在告別十年後,去年攜語音助手重返CES,原因是要和2016年CES的“隱形贏家”亞馬遜Alexa一較高下。

国际电子消费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样一个未来

谷歌語音助手展館

谷歌Assistant和亞馬遜Alexa兩個語音助手,在CES上屢次被提及——大至電視和汽車,小到一個門鈴、窗簾和燈泡,基本只要是能聯網的東西,廠商們都想和語音助手結合。

事實上,巨頭們關於語音助手的競爭,三年前就正式打響了。2016年,亞馬遜沒有參加CES,但是展會上處處可見接入了Alexa平臺的產品;2017年CES,谷歌在拉斯維加斯大量投放巨型Google Assistant廣告;今年CES前夕,亞馬遜設備部門高級副總裁Dave Limp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透露,迄今已有超過1億部設備預裝了Alexa服務。谷歌在CES召開後宣佈接入谷歌助手的設備達到了10億臺,雖然智能音箱和物聯網設備只佔了一小部分。

而蘋果這次則前所未有地“親民”:CES開始前兩天,三星稱即將推出的2019年款三星智能電視,內置了蘋果的iTunes電影和電視,而iPhone和iPad用戶可以直接把照片和視頻投影到三星電視上觀看——過去想看iTunes裡的電影,必須加入蘋果自家的Apple TV。

“巨頭們的混戰,其實是為了爭奪智能助手這個流量入口,”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Data分析師Avi Greengart告訴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這背後是幾家公司想構築足夠吸引人的物聯網生態的決心。”

5G和自動駕駛是今年關鍵詞

今年CES的關鍵詞是什麼?國外知名科技媒體Android Authority的工作人員告訴讀創/深圳商報記者,5G是今年的高頻詞彙。

“去年的CES上最熱門的是人工智能,而今年人人都在談論5G。”他表示,去年5G僅是眾多話題中的一個,離真正落地和標準化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今年5G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無不在等待著5G的到來。

與5G同樣熱門的還有自動駕駛,汽車館裡匯聚了展示超強算力的芯片廠商,打造自動駕駛平臺的科技企業,以及在未來座艙發揮想象的老牌車企,它們共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未來出行的藍圖。業內技術人員告訴讀創/深圳商報記者,自動駕駛已漸漸從概念走向現實,商業化的自動駕駛服務將率先出現在公共交通領域。

国际电子消费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样一个未来

柔宇的柔性屏

今年的CES還是一場“屏幕”間的較量,8K電視和柔性屏成為了新的焦點。創維、三星、TCL等廠商紛紛推出8K電視,它的像素是4K的四倍,將在畫面上提供更多的細節,效果也更加細膩。柔性屏則企圖將一切屏幕“捲起來”,展會現場除了柔宇的摺疊屏手機外,還出現了LG的4K柔性屏電視,不過,由於造價高昂,短時間內或許還無法普及到尋常家庭中。

進擊的中國軍團

據主辦方數據統計,今年參加CES的中國企業達1211家,與去年的1551家相比,數量上減少了兩成,在外媒看來,這是中國廠商對CES熱情退去的信號。事實上,展會上的中國元素隨處可見,佔到全部參展商四分之一的中國企業,仍是不可忽視的創新力量。

在CES的各個熱門領域,都出現了“挑大樑”的中國企業,它們紛紛選擇在這個全球最大的科技盛會上,展示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比如自動駕駛領域,百度發佈了支持複雜城市道路的自動駕駛平臺Apollo3.5;在摺疊屏領域,柔宇展示了全球首款摺疊手機柔派;在無人機領域,大疆推出了配有5.5英寸顯示屏的遙控器;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展區,優必選秀出了新一代大型人形服務機器人。

當大型企業集中力量展示新品“秀肌肉”的時候,中小型企業則希望藉助CES拓展北美市場,獲得更多優質的客戶資源。“來最大的科技展亮相,一方面希望打開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是為了找到北美的經銷商。”Apex無人機總經理伍勇告訴記者,想要進入歐美市場,CES是不容錯過的最佳渠道。

概念走入了現實,但還未走入生活

“人性化,”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張建中用一個詞,對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形容今年CES,“很多產品不再停留於概念,而是有了實物。”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了Uber的合作公司貝爾發佈的第一款空中出租車Nexus,深圳柔宇公司帶來的全球第一款摺疊手機柔派等。不過,Nexus離正式投入市場還有幾年時間,而柔派目前也不是大多數人的首選。

“CES上有最尖端的技術,但我們為什麼會需要它們?比如5G能帶來什麼變化?智慧城市是什麼樣子?”在CES現場,參展商Paul Hwang對記者表示。

在今年CES上,超過18萬參會者和4400家公司,帶來了海量展示,但這場會似乎不能回答Paul的問題:儘管很多從概念走到了現實,但是仍然沒有走入我們的生活。

国际电子消费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样一个未来

“科技創新需要充足的時間,同時它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行業觀察者李珺對媒體表示,“目前的無人駕駛、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幾大技術正處於‘爬坡期’,尚未到達拐點。”

也許,CES上展示的一切,更像一次行業創新的預告,描述的是未來,而不是目之所及的當下。

国际电子消费展CES落幕,今年描述了怎样一个未来

來源 深圳商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嚴偲偲/文 嚴偲偲/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