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無法改變人心,但寬容卻能歸正人心!

懲罰無法改變人心,但寬容卻能歸正人心!

良寬禪師(1758~1831)是日本名僧,他住在山腳下的一間小房子裡,過著儉樸的生活。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良寬禪師受到美麗月光的吸引,出去賞月。

這時碰巧一個小偷進入了他的房子,然後發現房子裡空空如也,什麼東西都沒有,於是就打算離開。良寬禪師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那個小偷。

看到禪師回來,小偷非常驚慌,不知所措。良寛禪師溫和的對小偷說:「沒有找到值得拿走的東西,對吧?那麼,要不你把我身上的袈裟拿走吧。」

小偷接過了禪師的袈裟,頭也不敢回的跑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嘆了一口氣說:「真是太遺憾了!我真希望把這美麗的月光也送給你啊⋯⋯」

懲罰無法改變人心,但寬容卻能歸正人心!

慈悲的禪師將袈裟送給了小偷(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還有一個關於七里禪師與盜賊的故事。

有一天,七里禪師在唸經的時候,一個盜賊破門而入,手持尖刀、威脅七里禪師說:「快把錢交出來,否則就要你的命!」

七里禪師溫和的說:「錢在抽屜裡,你自己去拿吧!但請留一些給我,不然我就沒飯吃啦!」

盜賊想了想,也覺得有道里,於是在抽屜裡留下了一點錢。當他準備離開時,七里禪師又說:「等等,你拿了我的東西,總該說謝謝吧?」

那個盜賊雖然覺得奇怪,但是想想反正又沒損失,於是在向七里禪師道謝之後,就跑走了。

幾天後,那個盜賊被官府抓到了,經過審問後,他終於招認了自己的罪行,其中包括偷走了七里禪師的東西。

官府帶著他去見七里禪師,當面質疑。但是七里禪師卻說:「這個人沒有偷我的東西,是我自願給他的。他離開前,還向我道謝了呢!」

盜賊聽了禪師的話之後,非常觸動。在被帶走前,他淚流滿面的看著七里禪師。

在刑期滿後,他再次上門找到七里禪師,請求禪師收他作弟子。

一開始七里禪師並不打算收他為徒,但後來盜賊在門前跪了三天三夜,才終於打動了禪師,將他收為徒弟。

懲罰無法改變人心,但寬容卻能歸正人心!

佛祖始終對眾生寬宏大量(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慈悲與寬容自古以來就是做人的根本。那麼,為何我們不能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彼此,卻偏偏以「以惡制惡」的方式來處事呢?

就像一個孩子,如果犯了一個小錯誤,「嚴格的懲罰」肯定比不上父母「愛與溫和的教育」來改正孩子的錯誤。

用「惡」的方式永遠不會戰勝「惡」,換句話說,若以「惡」來感化「惡」,是永遠不會有好的結果的。

懲罰無法改變人心,但寬容卻能歸正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