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源國際閃崩前兩機構精準套現2億港元 V型反彈日發債仍取消

1月17日大跌80.62%,1月18日大漲79.76%。然而,市場對於這家公司的疑慮並未消除

佳源國際閃崩前兩機構精準套現2億港元 V型反彈日發債仍取消



《投資時報》記者 王宏

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般必然。

一個交易日內,港股多個股票同時出現閃崩。其中佳源國際控股(2768.HK)跌幅達80%,仁天科技(0885.HK)下跌73.33%,弘達金融(1822.HK)及陽光100中國(2608.HK)股價跌幅亦都超過60%。

當然,那個跌幅最大的總是最能吸引眼球。1月17日,佳源國際控股盤中一度跌至1.4港元/股,截至當日收盤,該公司每股報收2.52港元,較上一交易日縮水80.62%,公司市值也從326.43港元減少至63.28億港元,合計蒸發263億港元。

到底發生了什麼?《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佳源國際控股一筆規模為3.5億的美元債確於1月17日到期。

就在市場對於該債券是否違約進行猜測時,佳源國際控股迅速做出澄清,稱有關價值3.5億美元票息8.125釐的優先票據,集團方面已全部償還完畢。

但市場仍在疑慮,畢竟這個原本不起眼的港股中型內房企,因為“增長最快的銷售額”事件,已在幾天前成為關注的焦點。

據悉,在不久前樂居統計的《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中,佳源集團2018年年銷售額計875.5億元,較2017年79.2億元的年銷售額翻了近10倍,並由此成為2018年銷量增幅最高的房地產公司。

實際上,按照樂居統計的數據,佳源集團2018年年銷售額甚至已超過中糧集團、萬達集團等老資格大牌房企。這樣突如其來的“新面孔”,難免引發外界議論。

但佳源集團卻對外界回應稱,2018年銷售額統計對象為佳源集團,而2017年統計對象為佳源國際控股。佳源集團為一家大型控股集團企業,佳源國際控股只是擁有佳源集團一部分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

相關信息顯示,佳源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沈天晴,旗下除了港交所上市的佳源國際控股外,還包括兩家在澳交所上市的博源控股和聯合錫礦,以及一家新三板公司西谷數字。此外,沈天晴控制的佳源創盛還於2018年7月通過網絡司法拍賣持有美麗生態(000010.SZ)14.56%股權,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

佳源集團背後果真有一個能夠媲美王健林的房地產業務?《投資時報》記者通過該集團財報瞭解到,2017年該集團總營業收入239.16億元,淨利潤為15.37億元。而集團房地產板塊業務收入為112.33億元。

事實上,該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反而是電器零售,僅2017年該業務收入即達到120.48億元。據悉,佳源集團在2014年末以19.41億元的代價接手了百思買旗下的五星電器。百思買是北美最大的家電零售巨頭,在2006年通過入手五星電器進入中國。數據顯示,百思買曾前後斥資3.69億美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從創始人汪建國手中獲得了五星電器的控制權。不過經歷八年失敗的運營後其最終黯然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年關於五星電器二次易手的消息中,曾出現國美等多個重量級潛在買家,而一家房地產企業接盤也令市場感到驚訝。不過,也就在沈氏接管五星電器後,有關其為“嘉興首富”的坊間說法開始浮出水面。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已有不少關於佳源集團上市公司體系外地產規模是佳源國際控股五倍,以及大股東未來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信息流傳。要知道,2018年中報顯示,佳源國際控股去年上半年總營業收入為41.34億元,淨利潤為9.73億元。

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佳源國際控股的股價一路走高。2017年9月1日,該公司股價一度低至4.39港元/股,而至2018年9月4日,其股價已上漲至15.61港元/股,一年之內股價上漲2.5倍。

實際上,在股價最高的2018年12月20日,其市值一度達到410.8億港元,市盈率則為31倍。在內房股估值並不高的港股市場,佳源國際控股的市盈率遠高於碧桂園(2007.HK)的5.47倍和中國恆大(3333.HK)的6.71倍,而其“天花板市值”卻只為兩者的19.5%和13.6%。

2017年末,在佳源國際控股股價快速上漲時期,中國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山東高速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5.8%和5.2%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不過,據港交所信息顯示,2018年3月28日,山東高速金融集團拋售了佳源國際控股部分股權,套現7000萬港元,持股比例遂下降至4.92%;2018年12月20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拋售了佳源國際控股部分股票,套現1.44億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4.96%。

很明顯,兩家機構套現時間均在佳源國際控股股價高峰期。如今二者持股比例均降至5%以下,這也就意味著機構後續減持過程不再受及時披露等義務的限制,即可以在二級市場隨意出售。Wind數據顯示,1月17日的閃崩中,佳源國際控股成交額達到11.04億港元。

“對於這樣一家中小型房企而言,其此前市盈率本來就高估,此次閃崩屬於風險出清”,有業內人士這樣表示。果然,1月18日佳源國際控股上演V型反轉,股價全天反彈79.76%,最終報收4.4港元/股,市盈率為5.3倍。1月21日,該股以4.78港元/股開盤。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佳源集團曾在2019年1月15日計劃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5億元超短期融資債,1月17日本是認購的截止時間。但18日當天,該公司取消了發債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