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區塊鏈思維。

由於需要闡述的內容較多,所以我會分為多期內容進行更新,今天我們先來說一說,區塊鏈思維之鏈接思維。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這麼個場景: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在工程學課上,老師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什麼是機械裝置?”

阿米爾汗回答道:“能省力的東西就是機械裝置,比如電源開關、電話、計算器。”

老師對這個答案嗤之以鼻,反問道:“考試你也這麼回答?”

另一名“好學生”這麼回答道:“老師,機械裝置是實物構件的組合,各部分有確定的相對運動。藉此,能量和動量相互轉換,就像螺絲釘和螺帽,或者槓桿圍繞支點轉動,還有輪滑的樞紐之類的。”

老師面帶微笑,非常認可這位“好同學”的答案...

這樣的場景有沒有引起同學們的一些共鳴呢?這跟我們在學校上課的過程多麼的類似?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只想著學習是為了考試考得好,考得好就能得高分,得高分就能上名校,名校畢業就能找好工作...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但是實際上我們明白,很多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到社會上之後往往不能非常好的適應社會。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思維停留在“零維”。

“零維思維”也就是點狀思維,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知識點並沒有發生鏈接,而是像一個一個孤島一樣,單獨的存放在於你的大腦之中。這樣就會造成你的思維方式是碎片式的,如果問到你這個碎片裡的內容,你能倒背如流,但是問你這個與這個碎片相關的知識,你就手足無措。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零維”的思維方式呢?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這得益於獨特的教育體系——應試教育。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應付考試最好的方式就是死記硬背,把書本上的知識牢牢地轉化成腦袋中的碎片。就像π,我們都知道這是圓周率,甚至可以背誦到小數點後十幾位,但是你還記得π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這種教育體系的好處就是隻要你背了,你就可以考得好成績。但是如果碰到實際情況,你還是會依賴於“第一思維”——感性思維進行處理,也就是並不能很好的完成“第二思維”——理性思維的養成。

這也就造成了為什麼那麼多的“好學生”到社會上之後,碰到問題往往不能很好的處理,因為他們腦袋裡都是“這道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沒學過啊!”

學習應該是有邏輯的,是有鏈接的,就像我昨天說到的思維格柵,也是一種多維的思維串聯方式。那怎麼才能完成“零維”向“多維”的轉變呢?

我們要先從“零維”轉向“一維”,也就是線性思維。

所謂線性思維,就是將兩件事,兩個概念,像一條線一樣串聯起來,彼此關聯,相互連接。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舉個例子,小時候我們學習拼音,不就是用的線性思維嗎,我想到e就想到鵝,還有英語的初學者學音標用的中文標註,也是最簡單的線性思維。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兩者之間的相關建立連接,將思維進行串聯。

再比如《論語·子路》中的經典語錄:

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這就是通過線性思維的層層推導的方式推導出最終的結果。

如果無法有效的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因果,你的思維就會變得一片混亂,甚至表達都成問題,一會兒說東,一會兒說西,聽的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線性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基礎,當你學會了線性思維你才能接著產生邏輯思維。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再進一步就是我昨天說到的思維格柵了,通過三維立體的格柵模型將思維碎片進行串聯,形成完整的思維模型。思維格柵就是將腦袋中的碎片進行有序的邏輯串聯的過程。

說到這同學們該問了,這跟區塊鏈有什麼關係呢?

同學們想一想倪老師之前跟大家說的區塊鏈中的“鏈”是什麼意思?“鏈”不就是將思維進行串聯的過程嗎?

區塊鏈通過P2P傳輸,共識機制,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孤島串聯,每個人的想法都得以在整個區塊鏈系統中表達,並且與其他人的想法進行碰撞,達成最終統一的共識。這不正是將碎片鏈接的過程嗎?

你腦袋裡的思維碎片就像一個一個的區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一個一個的區塊進行鏈接,所以,我稱之為區塊鏈思維中的鏈接思維。

區塊鏈方法論:區塊鏈思維—鏈接思維

我想要同學們學習到的就是這種鏈接的思維,將自己腦海中的各種碎片進行串聯,真正形成自己的思維格柵。

接下來的幾天公眾號更新的內容,都會圍繞“區塊鏈思維”進行更新,我將陸續為大家介紹詳細的區塊鏈思維。

好了,今天的區塊鏈方法論就到這裡了,我的音頻首發平臺是在領鹿谷資訊微信公眾號,視頻也會同步在秒拍、微博、優酷等各大視頻平臺上傳,想要收看區塊鏈方法論往期內容的同學歡迎大家前來圍觀,在各大平臺搜索“區塊鏈方法論”以獲得最新內容。我是區塊鏈倪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