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據統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約2億空巢老人,如何養老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杭州農村一所別墅裡,十幾位65歲以上老人展開了一場抱團養老實驗。一年過去了,他們過得怎樣?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2017年,杭州一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在報紙上發起“抱團養老”,招募願意和他們一起在鄉間別墅裡結伴養老的同齡夫妻。報道一經發布,反響極為熱烈,超過100多對老年人報名,最終有4對夫妻入選。

一年過去了,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老人們,發生過摩擦和爭議,也有過溫馨和快樂;陸續有舊人退出,也有新人補上。原本素不相識的他們,借一起摘菜養雞,散步打麻將,輪流分配家務等活動,集體抵禦孤獨。

現如今,作為國內首個成功的“抱團養老”案例,仍舊有十幾位陌生老人在這種養老新模式下結伴而居,並將繼續實驗和摸索。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發起“抱團養老”實驗前,朱榮林和老伴王桂芬曾有過一段原本還算滋潤的養老生活。79歲的朱榮林退休前是個中學英語老師,王桂芬則是化工廠廠長,倆人育有一對兒女,家境優越,生活和美。

2010年,兒子出資在朱家老屋的宅基地上重蓋了一棟三層高的農家小別墅,面積約500平方米,附近群山環繞,屋前有個大院,花木籠罩,屋後有半畝菜地,養了雞鴨和看家小狗。老夫妻倆日子過得怡然自得,每週日下午,兒女也都會回來在此一聚。

然而,自2016年膀胱癌手術後,朱榮林就開始陷入抑鬱,愈發覺得生活冷清、無聊。周圍村莊拆遷後,老夫妻漸漸連麻將都湊不滿一桌,偌大的別墅裡只剩下兩人四目相對,平時吃飯也開始用速凍食品馬虎應付,不時還互相慪氣。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苦惱之際,王桂芬在報紙上讀到了“抱團養老”的報道。雖然最早嘗試這種養老模式的餘杭張阿姨以失敗告終,但老兩口實地拜訪瞭解後,發現都是因一些諸如衛生間佔用、日用分攤不均的瑣事引發矛盾,倆人對此頗為樂觀。

“我們地方大、房子大,而且房間都有配套的獨立衛生間。”朱榮林夫婦相信,只要仔細把關篩選,儘量找合得來的人,就會避免掉這些麻煩。

為此,在正式登報招募前,老兩口擬定了一些具體的標準或規矩。比如希望最好是年齡在65-80歲之間的夫妻,而非獨居老人,這樣萬一吵架也有伴侶可以在旁邊拉一下;希望脾氣隨和,經濟上不能太斤斤計較;希望身體要健康,因為鄉下偏僻就醫不便;還希望是杭州本地人,這樣大家吃飯口味會更接近,週一到週六可以輪流燒菜,週日也方便回家與兒女團聚,或自主安排活動。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細緻而嚴格的招募標準,成為了朱榮林夫婦發起的“抱團養老”後來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令這種模式更具社會參考價值。

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國內,65-80歲之間的退休老人似乎正在成為一種非常尷尬的存在:明明有不少人身體和心態都還保持著相當的活力,卻往往和行將就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被劃分成同一類。

他們大多退休沒幾年,內心明明還渴望著能繼續參與和投身到各種社會化的生活中去,可等終於有錢有時間、有頭腦也有經驗,兒女已經成家獨立、自己早不再需要掙錢奔波了,反而“無處可去”,只能孤獨地面對衰老。

發起和參與“抱團養老”的這些退休老人們,基本都是這種情況。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在這個小小的實驗社群裡,66歲的退休紀錄片編導蔣一純就是個典型。

他是杭州本地人,在城區有兩套房,兒子有份不錯的工作,也經常安排他出去玩,但日常互不干涉對方生活。他身體硬朗結實,性格外向活躍,雖然上了年紀,心態仍然很年輕,也很在意自己的日常穿著和風度。

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老,還想做點事,相比其他幾對老人,蔣一純更像是藉著參加“抱團養老”實驗,來觀察和記錄整個過程的。他打算把自己在這裡的點滴寫成親歷記,好以後加以推廣,“這個事情這麼火紅了,那我就乾脆把它當個事業來做。”

他曾笑著和我們舉例分享老人間彼此相處的經驗和智慧,比如大家一起吃飯,魚不能燒一條大的,否則謙讓一下,或者來晚了,就沒得吃了。“最好是買幾條小魚,一人一條,都有得吃。”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但儘管如此,矛盾還是會不斷產生。陌生的老人們在磨合過程中,因一些微小瑣事激起的積怨仍然在所難免。

因為接受採訪時的積極活躍,蔣一純被其他人腹誹為“愛出風頭”,是為了“名和利”,也因為他抱怨別人不配合媒體採訪,老人們之間還非常孩子氣地起了衝突,在“抱團養老”一週年聚餐會上厲聲爭執。

而一些生活細節被媒體捕捉放大後,也給他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困擾。房東朱榮林的兒子看到自己在報道中被描述成“因為兒子不關心父親導致父母太孤獨,才決定抱團養老”,就非常生氣。還有一家媒體報道“抱團養老”的標題是“相聚容易相處難”,不少老人看到了都覺得頗為刺眼。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部分老人的質疑,沒有動搖蔣一純推廣“抱團養老”的信念,面對媒體,他毫不避諱自己非常雄心勃勃的一面。

他甚至開始規劃,附近長命村裡家家都是小別墅,房子常年出租,完全可以收回來作為“抱團養老”模式的一個更大的實驗田。“既然是先行者的話,那我們有責任把這個事情推廣出去,是不是?!”

蔣一純甚至會援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們國家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在2.4個億,相當於要佔總人口的17%到18%。”解釋的時候,他似乎也在自我安慰和肯定:“養老是政府和社會要有擔當、有責任的,那我們現在抱團養老,其實我們是在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是不是?”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像蔣一純這麼熱衷於“要做出點事業來”。朱榮林就覺得,這種“房東+租客”的模式很難複製,因為不是所有房東都像他這樣,“只圖熱鬧不求回報的”。

相比之下,朱榮林的抱團養老公寓租金確實是非常便宜的。根據房間朝向和硬件不同,每月租金1200-1500元不等,而且都用來請廚師、園丁等修建花木和燒飯打掃,並沒有什麼盈利。

雖然有過一些摩擦和波折,但朱榮林的兒子也依然很支持父親做這樣的事,他飯桌上笑著說自己父親現在不愛抱怨了,因為沒空抱怨了。他覺得抱團養老,確實讓自己的父親變得更加快樂了。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實際上,在國際社會上,這種65歲上下、還非常有活力的老人,有個普遍的稱呼,叫“第三年齡者”。

“第一年齡”指剛開始接受教育、步入社會的階段;“第二年齡”是工作結婚生娃的階段;“第三年齡”正好是就是朱榮林或者蔣一純這種,有儲蓄和時間、可以實現自我的圓夢階段,有些人甚至在這個歲數開創新的事業和人生;“第四年齡”才是需要他人照顧起居、走向死亡的階段。

而在我國,65-80歲之間的“第三年齡”階段人士,需求其實是非常多樣化的,他們仍然非常需要人群的歸屬感,需要社交互動和精神文化,這些需求卻經常被漠視。

“抱團養老”這種新的養老模式,大概正是這些“第三年齡”人士們突破現有狀況的一種自主的嘗試。無論最後結果如何,當老人們能保持這樣開放積極的心態,去運轉和推動這樣的小群體自助行為,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製作團隊簡介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中國老齡化加劇,65歲以上老人杭州農村別墅抱團養老,每月租金15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