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看戲之川貝的2018

出门看戏之川贝的2018

2018年共看現場演出35場,寫“看戲日記”19篇。

出门看戏之川贝的2018
出门看戏之川贝的2018

【年度最佳】

吳藝華《王魁-走路》--“吳藝華泉州專場”

張火丁“繡紅旗”、“紅梅贊”

朱一龍《醜》(錄播)

出门看戏之川贝的2018

【年度遺憾】

《醜》-“幻樂之城”節目現場(主演:朱一龍,導演:危笑)

《人民公敵》-德國邵賓納劇院

《酗酒者莫非》-主演:王學兵

喜歡朱一龍緣起《鎮魂》沈巍,8月份的小型舞臺演出《醜》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同樣無可替代。從這段15分鐘的演出中體會到了演員的用心、野心,感知喜愛的演員身上具有無限可能時,內心的喜悅無法描述。因為綜藝錄製現場不對外,遺憾沒能篩選上到現場觀摩,電視播出和現場畢竟千差萬別,何況因為劇透減弱了第一眼的驚喜。

《人民公敵》《酗酒者莫非》,好奇,好奇究竟演成了什麼樣。

【2019Flag】

看戲數量目標<30場,貴精不貴多。

【NT-Live】

2月10日 NTL-《美狄亞》

11月1日 NTL-《悲慘世界25週年紀念音樂會》

NT-Live維持著一貫的高水準。即使年末回想,經典鏡頭還能不停閃回在腦海裡。海倫阿姨的演技,那是神級的。至於“人家的”音樂劇,編導演個個能打,老中青(青暫時問號)代代有人。

【可看】

3月5日《琵琶記》上昆,黎安

8月10日《琵琶記》上昆,黎安

3月6日 《梁祝》紹百,吳鳳花、陳飛

3月9日 《李娃傳》紹百,吳鳳花、陳飛

少有的有動力看的昆和越劇。因為演員有技藝打底,有態度做保。院團人員齊整。

【教授】

5月6日 張火丁學生摺子戲專場

12月10日 萬瑞興京劇作品演唱會

看了學生,看教授。沒啥說的,本命就是本命!

從5月到12月,7個月的時間裡,從部分學生身上看到勤學苦練、踏實用功後的進步。

【話劇】

5月5日《洋麻將》—北京人藝(主演:濮存昕、龔麗君)

5月12日 《深夜小狗離奇事件》—英國國家劇院

5月22日《三姐妹》-立陶宛維爾紐斯劇院

8月24日《海達-布高樂》—德國邵賓納劇院

9月9日《親愛的,胡雪巖》—香港話劇團(主演:潘燦良,編劇:潘惠森,導演:司徒慧焯)

9月23日《繁花》-(導演:馬俊豐、編劇:溫方伊、原著:金宇澄)

10月12日《老舍五則》-(主演:雷恪生、李成儒)

11月21日《茶館》(川話)

話劇看得真多……喜愛談不上,更多因為好奇,畢竟盲區。國內外劇目一對比,差距就特別明顯,從技術到理念,從創意到實踐,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梨園戲】

6月16日 《呂蒙正-過橋入窯》,上海新天地(主演:林蒼曉、曾靜萍)

10月1日、10月3日 梨園戲 《太后賀壽》、 《朱買臣》(主演:林蒼曉、曾靜萍)

12月7日 吳藝華專場—上海交響音樂廳 (主演:吳藝華、許斯斯)

12月12日 《陳仲子》,(編劇:王仁杰,主演:林蒼曉、曾靜萍)

梨園戲的當務之急是維持住五年前的“百花齊放”。如今可看的演員,可看的劇目,越來越少。

一,觀眾沒有等待誰誰誰成長的義務;

二,培養閩南語區的觀眾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本土年輕觀眾流失,長此以往,未來十年即使有演員劇目,臺下也沒人。牆裡開花牆外香,終不是長久之計。

【白眼】

9月18日《鐵冠圖》—大劇院

單列出來不是戲有多精彩,而是戲外的“京昆”、“梅派刺虎”的提法。戲不以技藝服人,單著眼在語不驚人死不休。

【看過沒印象或沒啥特別想說的系列】

4月6日 京劇摺子

5月26日 上昆摺子

7月13日 上京摺子

7月21日 上昆摺子

8月18日 小丑挑梁

10月14日 《鴛鴦冢》上京(主演:趙歡)

11月9日 芭蕾Gala

-END-

出门看戏之川贝的2018

文 | 川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