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對孩子的“威脅”,才是最可怕的,家長們趕緊停止吧

01 你會像這樣“威脅”孩子嗎?

朋友圈的“曬娃”,總能讓人從小洞裡,窺見一個家庭的些許育兒真相。比如這一條:

帶娃出去玩,孩子白天玩兒累了,不想走路。

我說,不喜歡你了。

她就跟著說,不喜歡你了。

我說,你討厭。

她也跟著說,你討厭。

整個一個鸚鵡,你能拿她怎麼樣呢?

這種輕鬆的、玩笑式的說法,讓人看得心裡怪堵得慌的。“不喜歡你”“你討厭”這樣的話,能這麼當成家常話一樣對孩子說嗎?或者,它們真的可以對孩子說嗎?

旅行途中,也是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對孩子說這些話、用其他各種各樣的說法威脅孩子的地方。

週末真心媽媽帶孩子做了一次小旅行,飛機上,旁邊就坐了這樣一位媽媽。

三歲左右的孩子,鬧著不想系安全帶,媽媽不是給他講系安全帶的必要性(請相信,孩子能聽懂),而是對孩子說:“你不繫安全帶,等下阿姨會來說你,把你丟下飛機。”

飛行途中,孩子一個人坐悶了,要求坐到媽媽懷裡,媽媽毫不猶豫地拒絕:“不行!”——這當然必要,但是,接著又是威脅,“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不要你了!”

一路上,此類威脅都未曾斷絕。媽媽的態度並不壞,沒吼孩子,更沒打罵孩子,只是和顏悅色地、耐心地在“威脅”孩子。

聯想其之前聽到過的各種隨口而出的“威脅”,我甚至想到一件相當可怕的事——威脅孩子,在很多家庭中是不是親子相處的常態呢?

你這樣對孩子的“威脅”,才是最可怕的,家長們趕緊停止吧

“小男孩和他的母親爬上梯子,他們想要到達他們的樹屋房子不被看到”

02 威脅孩子,不過是仗著孩子的愛和依戀

爸媽威脅孩子,不過是因為你能威脅到他——把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愛和依戀當成武器,避開孩子抗拒的鎧甲,直戳他的軟肋。

如果孩子不是那麼愛你,不是那麼依戀你,你的“不喜歡”,還能威脅到他嗎?

經常隨口威脅孩子的爸媽,很少會想到,自己在對孩子做著什麼特別不好的事,但是在專事家庭關係研究的學者們看來,這些威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情感暴力,或者叫冷暴力,也就是利用對方的愛、依戀等情感,對他施加精神壓力,甚至是精神折磨。

情感暴力有兩種主要的表現形式,一種是直接表現出敵意和攻擊性,一種是敵意和攻擊性很隱蔽,但是同樣會造成對方的不快和負罪感。

爸爸媽媽諸如“我不喜歡你了”“爸爸媽媽不高興了”之類的威脅,就屬於後者;孩子的言行稍有讓大人不滿之處,爸媽就控制不住地吼他,則屬於前者。

你這樣對孩子的“威脅”,才是最可怕的,家長們趕緊停止吧

一個年輕的母親罵她頑皮的小兒子。顯示舌與調侃媽媽的男孩

03 “威脅”比“吼”更可怕

經常見到媽媽們檢討:“今天又忍不住吼孩子了,下次一定要剋制!”但很少見到有父母反思:“我今天威脅孩子了,下次要注意。”

吼孩子當然不好,但威脅孩子,恐怕比吼孩子,壞處更大。

爸媽吼孩子,是直接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憤怒,如果不是每天都控制不住地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是偶爾吼孩子一下,在日本知名心理專家加藤諦三看來,反倒是健康的,“吵架就吵架,開心就開心,這是健全的反應”。

他舉例說,如果被家長督促“趕緊學習”,而孩子可以說不願意,可以和爸媽發生爭執,爸媽的表達,不會變成情感暴力;在這時候被臭罵一頓的孩子,甚至可以說是幸福的,因為大家都在真實、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被父母威脅的孩子,則沒有這樣的幸福。爸爸媽媽隨口威脅孩子,其實經常並不是正面、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我希望你自己走路”“我希望你係好安全帶”“我希望你早點做作業”,而是繞了個彎子,“如果你不如何如何,我就怎樣怎樣”,這會給孩子增加額外的精神壓力。

在父母持續使用威脅方式的家庭中,這甚至會給孩子帶來持久的傷害,也會讓親子關係脆弱且疏離。

我的一位朋友,就有這樣的經歷。

他父母威脅子女的方式,不是“我不喜歡你了“,或者其他此類言語的表達,而是經常表現出“我不高興”。比如,孩子沒有按照他們希望的時間回家,他們就會面沉似水地不理你,然後孩子就會知道,父母不高興了,趕緊小心翼翼。

但因為父母從不直接談論不高興的原因,孩子又會經常忐忑不安:“我到底是哪件事又讓他們不高興了呢?”幾十年下來,子女們都很害怕家裡那種壓抑的氛圍,自然,“回家”也就變成了不那麼讓人愉快的事。

你這樣對孩子的“威脅”,才是最可怕的,家長們趕緊停止吧

04 “威脅”更深遠的傷害

父母的“威脅”對孩子的傷害,還遠不僅如此,更深遠的影響有兩個:

一是,經常被父母威脅的孩子,會慢慢發展成一種“迎合型人格”,先是學會看父母眼色、臉色行事,之後,會變成看所有“別人”的眼色行事。這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加藤諦三稱之為“情感習慣病”,具體表現是:

“曾經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會對身邊的人懷有敵意,但又因為有負罪感,而去壓抑敵意……這種狀態會造成各種影響,如總是沒有辦法高興起來,總是害怕別人說的話,就算是真的出於好心的話也會倍感壓力,就算對方沒有向自己施加壓力,也會感受到壓力等等……這樣的話,他和誰在一起都沒有辦法放鬆,和誰在一起都覺得不愉快,進而讓生活本身都變得不愉快。”

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二是,經常被父母威脅的孩子,很難形成自律,因為他的良好言行,都是靠著“被威脅”才達成的。

比如很多一兩歲的孩子,都沒有養成認真吃飯的習慣,原因之一就是在吃飯這件事上,他一直被威脅“你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不是什麼讓人愉悅的經歷,久而久之,“好好吃飯”就特別容易被排除在孩子“我自己願意做的事”之外。

再比如,前面講的,在飛機山被威脅“你不繫安全帶,等下阿姨會來說你,把你丟下飛機”的孩子,恐怕很難養成一上飛機就係好安全帶的習慣,因為系安全帶,對他來說,是需要由他人來約束的事,而不是“我知道為了我的安全我需要這麼做,所以會這麼做”。很多在自律上表現得特別差的孩子,其實都是被父母的威脅給“教壞”的。

說到這裡,我們還敢毫不在意說出的威脅孩子的話、毫不在意對孩子表現出的“爸爸媽媽不高興”的威脅嗎?


張旭鎧(阿鎧老師)是蒙迪教育的聯合創始人,是臺灣著名的感統專家,比較擅長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優勢並加以培養,倡導:“孩子輕鬆育兒,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您遇到了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可以來問問阿鎧老師,搜搜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一下吧!

搜索“請問問阿鎧老師”,關注公眾號,裡面有你想要的育兒經哦!

搜索“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微博,看看育兒專家每天都在做什麼,可以從中學著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哦!

你這樣對孩子的“威脅”,才是最可怕的,家長們趕緊停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